"爛片"的定性,豈會因爲隨意“撤檔”而改變?

老白的文藝小醬 2024-05-08 23:23:12

由丁晟導演、楊冪于謙田雨等主演、前期票房預計5億+的電影《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五一檔期的總票房僅過5000萬元。

也許是落差太大,制作方很是沮喪受傷。5月5日,也就是五一假期的最後一天,《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以下簡稱《一頓火鍋》劇組宣布“撤檔”。

“打不過就跑”,這已經不是第一部因爲票房未達預期而中途主動“撤檔”的上線電影,中國電影的獨特潮流讓人不可理喻。

但是,《一頓火鍋》的所作所爲尤其令人厭惡,喪失了基本的底線,吃相委實難看!

爲何這麽說呢?

人家選擇撤檔或許是有難言的苦衷的,主要是因爲院線不怎麽配合,要麽不給排片,要麽排片了但是時間很垃圾(半夜淩晨或者早間上午的時段),導致看片觀衆稀少,票房自然受到拖累。但論及電影作品本身,質量雖然不能說屬于上乘,也還過得去,至少不能歸爲“爛片”那一種;更重要的是,人家制作團隊態度誠懇,相對敬業,能夠用心對待電影創作。

反觀電影《一頓火鍋》,完全是兩碼事。

它撤檔,不是因爲院線給它排片不夠或時間不好,而是由于影片本身質量堪憂、“不能打”、粗制濫造,卻癡心妄想著收割一波韭菜。被觀衆們識破,不得已給自己“找台階下”、然後灰溜溜地臨陣逃亡。

歸納起來,影片《一頓火鍋》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弊端”:

一、影片名字就起得讓人一言難盡

過于隨意、過于口語化,沒有丁點與電影這門藝術有關聯的東西。

隨隨便便就起了個電影名,說明了制作人自己對這個作品也沒有什麽期望,嚴重信心不足。就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完全是糊弄大衆。讓人們下意識覺得這就是一部爛片,我爲什麽要花錢花時間去看它?

二、電影竟然在極短的時間火速完成

據坊間的消息,這部片子僅僅拍攝了不到三個星期,可謂火速完工。這個效率,讓人驚掉下巴!

20天,對于電影這樣嚴肅的文藝創作來說,它夠幹什麽呢?即使後面大肆采用電腦特效制作和剪輯,也得有足夠多的拍攝素材才行吧。況且這部影片都是寫實,並沒有什麽特效在裏面。

而且,電影的場景太單調和簡陋了,雖說是“小成本”,但也不能搞成室內話劇的模式,光靠對白推動劇情的發展。總得根據故事情節來適當變換人物活動的空間環境吧,這樣才有基本的觀影體驗保障啊。否則,人們憑啥要進影院看電影呢?

三、劇情注水,粗制濫造的“三不像”

它是故事片?喜劇片?還是犯罪懸疑片?好像都是,好像又都不是……

沒有笑點、沒有撐得起電影的故事脈絡、更沒有犯罪懸疑的緊張刺激和壓迫感,劇情像注了水的發面饅頭,拖沓拉胯、忽東忽西、虛張聲勢,看得大家一臉懵逼、不知所以然。

最諷刺的是,打著犯罪懸疑的噱頭,始終沒有提到誰犯事了、人死在哪了、案件怎麽樣了……就瞎忽悠、自我意淫式高潮。

四、過于“精明投機”的小販心態,惹怒了觀衆

制作方的精明讓人“作嘔”。

本來這個片子是要上春節檔的,但是春節檔對手太強,估摸著自己可能成爲炮灰,趕緊改在五一檔上映。

五一假期的紅利,它可是一天不落地全部享受完了,然後宣布從6號起“撤檔”。有這麽玩的嗎?

有網友犀利地指出,《一頓火鍋》撤檔只是借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影片的主演楊M最近深陷輿論風波,被全網痛批和惡搞形體欠佳演技垮塌。

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出品方判斷這個風波可能會連累到電影的口碑和票房業績,爲了撇清關系,于是玩起了“主動撤檔、擇期重映”這一出戲,還指望著“一頓不夠,那就兩頓”,以待重開盛宴的時候。真是溜啊!

電影是嚴肅的藝術。做電影,就要有一顆敬畏之心,認真對待,對電影負責、對觀衆負責;而不是只想著如何投機取巧、如何收割韭菜。

觀衆不傻。

嘩衆取寵、粗制濫造的電影,最終都會被人們激烈抵制和果斷抛棄,沒有出路,更沒有未來!

0 阅读:58

老白的文藝小醬

簡介:從文藝和善的視角,看待紛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