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滅絕日本的絕密計劃-富士山計劃

朝宗驚鳴 2024-05-12 17:31:16

在二戰末期,歐洲的意大利和德國相繼投降,只剩下了亞洲的日本在苟延殘喘。而此時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攻勢接近尾聲。日本本土成爲了日本軍部的最後壁壘。瘋狂的日軍高層拿出了“一億國民玉碎計劃”,打算用日本滅國滅種的風險來阻止美軍進攻日本本土。而美軍面對進攻日本本土可能産生的巨大傷亡,最終放棄登陸日本,投下了原子彈,結束了日本本土的戰役。

但其實,在美國原子彈投放之前,和日本隔海相望的蘇聯,正准備執行一個比原子彈還要恐怖的計劃。如果實施成功,日本可能真的要滅國滅種,至少也要損失一半以上的國民。這就是蘇聯絕密的富士山計劃。

1945年以後,太平洋戰場拉開了最激烈的序幕。這裏主要是美軍和日軍之間的決戰。從1944年底,美軍和日軍進行了萊特灣海戰。這場海戰結束後,美國就已經全面占據太平洋的局勢,日本海軍幾乎被消耗殆盡。開始使用神風特攻隊這種自殺行爲來反擊美軍。此外,日軍還占據了靠近本土的一些重要島嶼。這些島嶼上有機場、油庫等完善的設施,既可攻又可守。如果不拿下這些島嶼,美軍艦艇的補給就很成問題。因爲要進攻日本本土,勢必要使用遠程轟炸機轟炸,那麽就必須要清除掉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占據的島嶼。使用這些島嶼作爲跳板進攻日本本土,這樣美軍就能縮小日本的戰略範圍,最大程度的減少傷亡,爲最終戰勝日本創造條件。

所以從1945年1月開始,美軍開始對這些島嶼進行登陸作戰。但他們發現要拿下這些島嶼相當困難。頑強的日軍如發瘋了一般,靠著武士道精神和特種藥物與美軍對抗。硫黃島戰役美軍傷亡5萬人,沖繩島戰役美軍傷亡12萬人。在占據這些重要島嶼後,美國制定了攻擊日本本土的“沒落計劃”,組建了有史以來最強的艦隊:42艘航母、25艘戰列艦,以及400多艘各種型號的戰艦。

美軍決定在登陸前對日本本土進行對島轟擊,還有1000架B-29遠程轟炸機准備對日本各大城市進行地毯式轟炸。之後再派出14個精銳陸軍師登陸日本,進行本土決戰。這次登陸行動將超過歐洲的諾曼底登陸,登陸人數將高達90萬人。兩支美軍的登陸部隊從九州島和關東平原登陸後,同時向東京推進,最終完成會師。

大戰即將打響,日本軍部做了垂死掙紮。他們制定了一個變態的“一億國民玉碎計劃”,也就是所有的日本國民,包括婦女兒童、老弱病殘都要參加戰鬥。他們組織起了3000萬人的民間戰鬥隊,叫做“志願戰鬥隊”。這些人沒有制服和武器,有的只是刀劍、匕首等兵器,再就是簡易的啤酒瓶、燃燒袋。日軍對他們進行了簡單培訓,並對這些平民灌輸“只要是殺掉一個美軍都是好樣的”。

他們打算和美軍死磕到底,目的就是讓盟軍看到日本的抵抗精神,增加他們攻入日本本土的難度。只要戰爭能夠拖下去,就能獲得更多的談判籌碼。這些平民戰鬥隊是保衛日本的第二道防線,而第一道防線則是由1萬名神風特攻隊員組成的自殺攻擊隊。他們將使用自殺飛機、自殺潛艇、自殺魚雷、自殺快艇、自殺潛水員對美軍登陸艦艇進行攻擊。日本將所有的攻擊力量全部集中到了美軍的預計登陸地點。

面對這種情況,美軍在登陸戰之前進行了戰場評估和軍旗推演。最後,美軍參謀部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中表示,如果盟軍的登陸作戰持續90天,將會有45萬人傷亡;持續180天將會有120萬人傷亡;而要完全占領日本,預計傷亡人數將達到400萬人。這個數字是美國軍方和民衆無法承受的。因此美軍開始尋求一種非接觸式的不對稱作戰方式。

到了1945年7月,傳說中的終極武器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引爆成功。美軍了解到這種武器的威力後決定放棄傳統的登陸戰,而采用原子彈攻擊的方式進攻日本本土。1945年8月6日,美軍使用B-29轟炸機向日本廣島投下的第一枚原子彈,日本傷亡14萬人。但日本非但沒有投降,還准備進行更大的反擊。于是三天以後,美軍又對長崎投下了最後一顆原子彈,日本傷亡7.5萬人。這樣日本的抵抗意志徹底瓦解,而且日本政府不知道美軍是否還有更多的原子彈。爲了防止美軍將原子彈投入東京,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美軍投放原子彈的行爲,讓和日本隔海相望的蘇聯非常被動,因爲他們早已准備好了一個更爲瘋狂的計劃,准備把日本打回石器時代。

二戰期間,日本以中國東北爲跳板,開始對中國進行大規模侵略。但在東北和蘇聯交界,日本和蘇聯都部署了大量的軍隊對峙。蘇聯叫做遠東方面軍,日本叫做關東軍,鼎盛時期有120萬人。相比關東軍,蘇聯的遠東方面軍常年保持在100萬人,只是在東線戰役最激烈的時候抽調過25萬人。爲了防範日本從遠東進攻蘇聯,造成蘇聯兩線作戰,即使是在莫斯科戰役期間,遠東方面軍的主力也沒有抽掉。因此日本和蘇聯在中國東北邊境常年對峙,誰也不敢主動進攻誰。

在1945年5月歐洲戰場平息後,蘇聯也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日本這邊。就在美軍准備執行進攻日本本土的沒落計劃時,蘇聯的一個驚人計劃也浮出水面。因爲有了和美國在歐洲爭奪柏林的經驗,他們知道一旦美國先占領日本,那蘇聯就無法從日本獲得任何利益。只有先下手爲強才能有戰後話語權。但使用常規部隊,尤其是蘇聯缺少軍艦和飛機的前提下,想要攻下日本本土是不可能的。于是蘇聯人制定了一個瘋狂的富士山計劃。

他們認爲,日本處于太平洋地震火山的多發地帶。如果通過軍事手段引發日本的地質災害,那麽威力將超過任何形式的武器,包括美國正在研發的原子彈。畢竟人類所有的武器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鑒于此,蘇聯通過對日本本土的地質研究發現,距離東京120公裏遠的富士山是一個休眠的火山。如果使用超級炸彈投入到富士山的火山口中就能引爆富士山,那麽火山噴發帶來的威力將會覆蓋日本東京400公裏半徑的範圍。日本的人口將減少一半,而且火山噴發帶來的地質海嘯等災害將會把日本徹底打回石器時代。蘇聯特別組建了一支飛行大隊,叫做“雄鷹飛行大隊”。一切准備就緒,1945年5月之後就可以執行這個任務。

蘇聯爲何要執行這個計劃?除了和美國爭奪日本戰後的管理權之外,也和日俄的曆史恩怨有關。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沙俄趁亂占領了與區接壤的中國東北地區,引起了其他列強的不滿,尤其是日本。因爲日本早就想利用東北作爲跳板來攫取中國更大的利益。1904年日俄針對中國東北的利益談判失敗,兩國斷交。日本海軍未經宣戰,突然襲擊了俄國駐紮在中國遼甯旅順口的艦隊。之後兩國在中國領土上開戰,最後日本擊潰了俄國從波羅的海增援的艦隊,占領了占領了東三省。沙俄軍隊退出中國,而這場屈辱之戰使俄國和日本結下了深仇。

日俄戰爭之後,兩國在中蘇邊境有過沖突,但未擴大戰爭規模。直到二戰接近尾聲,蘇聯才調轉火力,開始全面針對日本,這才有了富士山計劃。而蘇聯也將歐洲的大量兵力調集到遠東方面軍,讓其數量達到了100萬人。

就在蘇聯准備執行富士山計劃的時候,美國卻突然使用了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投降,蘇聯強攻日本的計劃就此破滅。就在美國投下第二顆原子彈的兩天後,蘇聯終于按耐不住出動遠東方面軍,從東、西、北三個方向攻入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展開大規模進攻。

而此時的遠東方面軍,都是剛剛參加完東線戰役的老兵,鬥志昂揚,裝備精良,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就殲滅了日本關東軍的大部分。日本傷亡8萬人,被俘60萬人,這些人都被押送到了西伯利亞做勞工。在沙俄時期,通過不平等條約迫使清政府割讓的庫頁島,在日俄戰爭後也被日本占領。

于是蘇聯的遠東方面軍在東北擊潰關東軍的同時,還發動了對庫頁島的戰鬥,占領了庫頁島。不僅如此,爲了最大限度搶占在日本的利益,蘇聯還對日本的北方四島,也就是千島群島發動了攻擊,強行占領了千島群島。讓日本被迫放棄了這些島嶼。基于美蘇兩國當時在日本的利益分割,美國也默認了蘇聯的這種行爲。

所以千島群島也是近些年來日本一直想要索回的領土,但這些島嶼的地理位置對蘇聯在遠東地區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使其控制該地區的海上交通要道。如今的俄羅斯是不可能歸還的。

由于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導致蘇聯的富士山計劃流産。那麽回頭來看,蘇聯的這個計劃是否真的能夠成功了?

富士山計劃源自于一份據說是冷戰後被解密的原蘇聯絕密文件,正是因爲這份文件的解密才讓人們知道了這個驚人的計劃。但互聯網上並無該計劃的原始文件,所以這個計劃的真假目前還存疑。不過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富士山計劃有無實施的可能性。

首先,我們來看蘇聯在二戰末期是否有能力對日本執行遠程轟炸任務。我們知道,二戰期間最優秀的遠程轟炸機就是美國的B-29轟炸機,這是一種四引擎的戰略轟炸機,也是美國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和投擲原子彈的機型。最大航程從5000公裏到9000公裏不等,二戰期間一共生産了2700架,這種轟炸機是可以完美執行這種任務的。而蘇聯在二戰期間僅有一款四引擎重型轟炸機,它就是Pe-8重型轟炸機。

但這款機型在研發過程中非常不順利,發動機設計有硬傷,曾經執行過空襲柏林的行動,但戰績不佳。Pe-8只生産了不到100架就停止了,二戰快結束時,數量只剩下了十多架。如果蘇聯使用這些Pe-8去執行富士山計劃,顯然是不可行的。不說數量不夠,就算蘇聯擁有足夠多的Pe-8,也要考慮航程和其他因素。當時蘇聯離日本本土最近的軍用機場是庫頁島的遠東第一大機場。

這個機場雖然規模很大,但其跑道長度只有1.2公裏。直到60年代中旬蘇聯才對這座機場進行了擴建,將其跑道拉長到了2.5公裏。爲了保證重型轟炸機的起降安全,跑道長度非常重要,需要預留有足夠的安全空間。Pe-8的起降長度在2000-2500米,所以二戰期間蘇聯的Pe-8無法從這裏起降。而從蘇聯本土的轟炸機機場起飛又超過了Pe-8的最大航程。

另外,富士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如果要使用軍事武器引爆其地下的岩漿和氣體,需要非常大的外部壓力。富士山的爆發通常需要地殼深部的岩漿積聚並達到一定的壓力才能引發噴發,而外部引入的炸彈是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來改變富士山的地質運動。此外,火山爆發是一個複雜的地質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會僅僅由炸彈引爆所觸發。不要說投入普通炸彈,即便是投入核彈,也不一定能夠引爆富士山。

富士山是一個巨大的火山體,高度約爲3776米,體積約爲1.08立方公裏。從火山口到地下岩漿室的距離約爲幾十公裏。要對其進行破壞,首先要炸開幾十公裏的地層。所需的核彈規模異常龐大,而且還要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投放位置、投放精度、核彈設計、爆破時機。

要對這樣體積的山體進行引爆,相當于地震級的威力。需要的核彈威力至少要相當于1億噸TNT當量,也就是相當于5000顆廣島原子彈的威力,這是一個極爲龐大的數量,目前沒有單個核彈的威力能夠達到。

假設這枚超級核彈的爆炸高度和位置選擇得當,以最大程度影響富士山,在這種情況下,超級核彈可能會引發富士山的劇烈地震和火山爆發,導致山體崩潰和噴發物的廣泛分布,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蘇聯當時根本沒有能力執行這種任務,即便是現在的軍事科技也無法做到。這個富士山計劃,要麽根本不存在,要麽就是蘇聯軍隊高層的一個臆想計劃。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類的科技不值一提。

之前一直有個說法是,人類引爆所有的核武器可以毀滅地球,這也是無稽之談。如果這樣做,人類也許會因此滅亡,但地球將豪放無傷,繼續迎接下一個新物種的到來。

0 阅读:57

朝宗驚鳴

簡介:熱愛體育,探索未知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