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隨地吐痰被罰款,李鴻章訪美都經曆了啥

朝宗驚鳴 2024-05-07 23:43:29

提起李鴻章 我們知道他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淮軍的創始人和重要領袖,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鴻章也是一位外交家,曾經在1896年訪問過美國。特別是他在訪美期間,見證了當時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大都市紐約,看到曼哈頓遍地林立、直插雲霄的高樓時,李鴻章不見了當年的意氣風發,說出了一句讓人心酸至極的話,哪怕100年後的今天看到了也唏噓不已。那麽 李鴻章到底說了什麽?他當時爲什麽要訪美?他回國後又做出了哪些重要的決定?

清朝在整個統治階段的大部分時間官員都由滿人組成,而漢人則很少在高級官職中占據重要地位,但是到了19世紀中期西方列強開始強行打開中國國門,由此和清朝發生了一系列戰爭,國內又爆發了反清的太平天國運動。在這種內憂外患的環境中,腐敗陳舊的滿人政治體系已經無法應對。清朝于是開始提拔一些重要的漢人官員,特別是曾國藩和李鴻章等人。相比曾國藩,李鴻章更年輕,並且展現出了更出衆的外交能力。

被慈禧先後任命爲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北洋大臣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這相當于京畿最高長官大軍區司令、外交部長和商務部部長。這些都是清朝重要的政治軍事和外交事務,說明了慈禧對李鴻章極爲信任,也是她和外國列強斡旋的最佳人選。慈禧的很多重要政策都會受到這些漢人高級官員的影響,可以說在清朝末年,李鴻章就代表了慈禧,代表了清朝,他就是國外看待中國這個落寞王朝的縮影。

李鴻章被慈禧認爲是一個能夠應對國內外挑戰,同時還能夠維護清朝利益的人,所以但凡是重大的外交問題都由李鴻章出面解決,因此李鴻章訪問過日本,之後又出訪過歐洲的英、法、 德、比、荷等多個國家,目的也都是進行外交談判簽署條約。在1896年 他又訪問了加拿大和美國,這次歐美之行曆時190天,總行程9萬多公裏 李鴻章所到之地均作爲清朝的最高官員,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

在清朝末年中國淪爲了半殖民地國家,世界主要列強都想來中國分一杯羹,當時流行一幅很形象的“時局圖”, 是由香港《輔仁文社社刊刊登》的一幅漫畫。

畫上代表俄國的黑熊占據了東北,代表英國的獅子橫行于長江一帶,代表法國的青蛙盤踞在西南和兩廣地區,代表德國的香腸在山東半島,代表日本的太陽野心最大,光芒射向了東北、遼東半島和台灣島,而美國則是一只鷹,正在飛往中國的路上,這是因爲美國離中國最遠,在瓜分中國的道路上行動最慢,所以沒有獲得太多的利益,這就讓慈禧和清政府看到如果和美國搞好關系,就可以用來平衡各國在中國的關系,以求得在夾縫中生存,這也是李鴻章訪美的重要目的。

1896年73歲的李洪章受慈禧委托,全權代表清政府開啓對美國的訪問。這次訪問在美國引起轟動,很多美國市民也是第一次目睹這位來自神秘東方國度的重量級官員。很多人誤以爲李鴻章就是中國的皇帝,當時還有報紙以中國王儲來訪爲標題。

50萬美國人爲了目睹中國王儲了風采,擠滿了大街小巷。有的報紙頭版頭條全部報道李鴻章,還印上了李鴻章的親筆簽名書法和畫像,這說明李鴻章訪美事件在當時的美國,絕對是一個轟動的事情。李鴻章到訪了美國的兩個城市 一個是首都華盛頓 一個是第一大城市紐約。

在到訪華盛頓時,時任美國總統的克裏夫蘭臨時取消了度假趕回來親自接見,並給予了李鴻章國家元首級別的儀式 :21響禮炮齊鳴,軍警和豪華馬車隊林立,兩邊高挂清朝的龍旗,並組織美國的華人高呼歡迎口號。

面對這一情形李鴻章感覺到一喜風發,李鴻章雖然已經73歲高齡,但本人有著一米83的身高,比當時的很多美國人都高。他腳蹬後底朝靴,身著清朝的官府頂戴,外罩禦賜的黃馬褂,努力挺直腰板,闊步而行。多年身居高位的氣度讓他在一衆行人中顯得高大威猛,氣宇軒昂。

當時的很多美國人得知黃色是清朝的皇家色,專門把自己的自行車、摩托車、汽車外面用黃色絲帶裝扮,以給這位清朝來訪者尊重。李鴻章看到這些也不免露出得意的笑容,在歐洲訪問期間,李鴻章被媒體稱爲中國總理。而在美國 ,媒體的報道更爲誇張,說李鴻章是東方俾斯麥。他的言行舉止,甚至是飲食作息都登上了美國大小報紙的頭版頭條。

通過報道人們得知李鴻章的這次歐美之行是乘坐英國遊輪聖路易斯號,攜帶了超過兩噸的行李和物品,贈送給美國的國禮包括金轎一頂、珍貴奇鳥八籠、慈禧禦賜的檀木寶櫃一個,還有絲綢、畫作、茶葉、瓷器等。行李中除了隨行衣物和日用品外,還有中國帶來的白酒數十箱,腌制的各種菜肉、大米,甚至還有專供李鴻章飲茶使用的天山雪水,每日三餐都有李鴻章自帶了一名廚師和兩名助手烹饪,連全套的廚具都是自帶的。

這樣巨大的排場引起了美國民衆極大的好奇,這是因爲李鴻章的出行長達半年,他自己無法忍受國外的西餐,所以出發前就攜帶了大量的中國食物和日用品。據說有一天李鴻章在紐約參加了好幾場的宴會,對西餐已經厭惡。 他在宴會結束後要求隨行人員去唐人街買中餐,結果當隨行人員到達唐人街後,發現餐廳裏的大部分食材都賣光了,于是廚師只好把一些剩余的海鮮邊角料和蔬菜進行爆炒,做出了一道美味的佳肴。 李鴻章吃後叫絕,說這才是正經的食物, 當時在場的記者詢問這道菜的名字,廚師說叫炒雜碎。由此 美國的唐人街就多了一道叫做“李鴻章雜碎”的菜。看了報紙的美國人陳群結隊湧入唐人街去吃這道菜。

然而對于李鴻章而言,美國這個建國才100多年,卻在短短幾十年時間裏就躍居世界第一的經濟和工業強國,也是讓他非常好奇。特別是在他訪問的第二站紐約,李鴻章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雖然李鴻章之前訪問過歐洲的主要強國,但由于歐洲的建築多爲古建和幾百年前並無二致,所以李鴻章除了感歎歐洲的軍艦大炮先進之外並無太大的感受。但來到了紐約,看到的那些密密麻麻的高聳天際的摩天大樓,徹底說不出話來,雖然當時的曼哈頓剛剛開發,不像現在 都擁有幾百米的高樓,但也有很多20-30層的高樓,以當時的標准來看絕對是震撼。要知道在清朝的最高建築都是一些高塔,民居都是平房。即便是在上海這樣的通商口岸高樓的數量也非常少。

在紐約美國總統克裏夫蘭也陪同李鴻章參觀,在參觀一棟新落成的摩天大樓中,李鴻章第一次乘坐了電梯 ,他怎麽也想象不到,一個像廁所一樣大小的房間,一下子就能到達幾十層的高度。在飛機還沒有發明的年代,這樣的科技無異于是天方夜譚。電梯所到的高層建築中,李鴻章參觀了美國一家公司的辦公室,帶落地玻璃的通透環境,數百張辦公桌一字排開,西裝革履的員工在打字機前不停忙碌。這樣的工作場景讓李鴻章無不爲之驚訝。

當時的中國剛剛經曆了甲午戰爭的慘敗,之前李鴻章和清政府都認爲只要購買了西方的先進武器就可以打敗日本,可是這次訪美讓他意識到單單是武器是不夠的,還需要工業科技和全方位的人才,還有先進的管理制度。他一方面看到美國的繁榮富強,一方面又聯想到清朝日漸西山的破敗景象,這些讓李鴻章的內心充滿了悲痛。站在這些高樓大廈之間,李鴻章深深歎氣說道:我大清不但不可能趕上美國,連入門都很難。

在訪美期間李鴻章也發生過一些趣事,他本人是煙不離手、痰不離口,走哪都要拿個煙袋抽煙,也因此他的痰也極多。有些地方有痰盂還好,可是在外面都是隨地吐痰。他在參觀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時,拿出煙袋就要抽煙。可是被工作人員告知圖書館禁止吸煙,雖然李鴻章有些郁悶,但出門在外代表的是清政府自然要克制一些,所以他就收起了煙袋。可當他走出圖書館還是忍不住吐了一口濃痰, 這口痰正好吐在了圖書館的大理石台階上,圖書館的這名工作人員見狀立刻沖了上去,要求李鴻章清理幹淨,這就讓李鴻章不樂意了,自己怎麽說也是來訪的客人,怎麽可能做這種下人做的差事,大清朝的臉往哪擱,可是這名工作人員不依不饒一定要他清理幹淨,最終李鴻章交了些罰款,又讓隨行人員清理幹淨後,才算解決此事。

這次李鴻章訪美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和美國進行外交談判,以解決中美之間的一些爭議,其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就是中美之間的《望夏條約》,該條約是1844年中國和美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美國當時號稱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就是當其他國家在中國有什麽利益他就要有什麽利益,這就等同于美國在中國一直享受的是頂格的利益。清政府認爲這不合理,所以在簽訂時就加了一條:50年後可以修約的條款。現在時間已到,所以李鴻章這次訪美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求修改和取消部分不合理條款。

第二,李鴻章希望通過訪美尋求美國在工業和軍事上的支持,實際上就是想通過購買一些美國的武器,再獲得美國的幫助和知識以發展國內的工商業。

最後就是他希望通過訪問搞好和美國的關系,這樣在未來的沖突中就可以讓美國在列強中周旋,獲得平衡。

李文章在紐約下榻在華爾道夫酒店,這是紐約1893年剛剛開業的最新最豪華的酒店。李鴻章在其中的總統套房中爲各路美國媒體召開了一次記者招待會。

在會上,李鴻章爲記者們介紹了自己幾日來在美國訪問的感受,記者們也想通過這位清朝重臣來了解神秘的東方古國。美國方面提前准備好了一套得體的西裝禮服,但李鴻章依然穿上了他的黃袍馬褂。

記者問李鴻章這次訪美最大的感受是什麽?李鴻章說到他在美國看到的那些在歐洲的未曾見到的摩天大樓,這些樓從外表看起來十分高大。但建的這麽高能擋住大風嗎 ?來訪的記者心裏都暗自發笑,他們一定認爲這個老古董完全不懂現代科技,沒想到李鴻章接著說道:在我們的南方多發台風和水災,如果修這麽多的高樓是很難抵禦災害的。

有記者就教育問題問李鴻章:閣下,您贊成貴國的普通老百姓都接受教育嗎?因爲在當時的美國適齡的兒童不論男女都要入學。李鴻章回答道:我們的習慣是送所有的男孩上學,女子無才便是德。而一旁的翻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這句話,就翻成了:在大清只有男孩才是真正的孩子。這讓在場的記者一臉錯愕。

之後記者又問到了中美關系問題,記者問:您如何看待美國的排華法案?這是美國在1882年頒布的一個針對限制大量來美國淘金的華人的法案,李洪章說道:他在美國這個世界最強的工業國,卻看到對待華人的不公正現象,他雖然不便評價美國的政治,但仍然希望各位能夠助在美華人一臂之力去廢除這個法案。

這次出訪使李鴻章眼界大開,對西方尤其是美國的發達刮目相看。在寫給回國的信中,他得出了歐美立國政教的好處,使上下一心,故能齊力合作,無事不舉,積富爲強。 李鴻章的這次訪美是有一定成效的,只是讓李鴻章沒想到的是:四年之後的八國聯軍侵華,攻占了北京,八國之中正有美國。

李鴻章的訪美並沒有讓美國由此對中國手下留情,該攫取的利益一點也不放過,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八國聯軍占領紫禁城後,美國主動提出派兵守衛紫禁城。如果是讓火燒劫掠過圓明園的英法或者是對中國觊觎已久的日本來守衛,後果就可想而知了。當然這也有聯軍將領德國人瓦德西的功勞,而占領北京城其他地方的列強軍隊,均對北京進行了劫掠。

美國軍隊的守衛避免了其他幾國軍隊對紫禁城的劫掠, 也避免了當時北京城內土匪和太監們的監守自盜,確實是值得慶幸的事情。而美國此舉的目的並不是給李忠堂面子,只是想在日後和清政府的談判中占據主導地位,潛台詞就是我都幫你守衛皇宮了,日後你不還得多分一點利益給我。所以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可見 一般。

提到李鴻章,很多人會把他和賣國賊千古罪人聯系起來,這是因爲他是簽訂賣國條約最多的人,包括中英《煙台條約》、中法《會議解明條款》、中法《越南條約》、中日《天津條約》、中日《馬關條約》、中德《膠州租借條約》、中英《香港界止條約》,還有與11國簽訂的《辛醜條約》等30多個條約。其中《辛醜條約》是中國曆史上賠款數目最多、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的條約,共計賠款9.8億兩白銀。這些賠款在清朝滅亡後,後續政府爲了獲得在國際上的認可依然在還。 一直還到了1943年國民政府和美國簽訂了《中美條約》後,才徹底終止了《辛醜條約》。到此時,中國已經向各國賠付了42年 共計5億多兩白銀,相當于如今的1000億美元

縱觀李鴻章的一生,他從曾國藩門下的一個書生,到權傾朝野的名臣, 依然將名、權、利攬入懷中。他和一衆漢人高級官員試圖在不改變清朝落後體制的前提下,嘗試將西方的硬件和清朝的軟件相結合,結果顯然是失敗的。而且他身不逢時,在清朝快滅亡的時候才得到了如山般的重任,他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在夾縫中騰挪,自然難成氣候。

0 阅读:33

朝宗驚鳴

簡介:熱愛體育,探索未知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