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意這些,賺了也虧:傭金和滑點的交易經濟學

財判小新 2024-04-18 10:11:15
爲什麽大多數交易者發生虧損並被洗出市場?

情緒化與盲目交易是主要原因,但還有其他的原因。

遊戲規則決定了大部分人要虧錢——交易行業的傭金和滑點正在漫無聲息地消滅著交易者們:進入或退出一筆交易都需要支付傭金。

傭金:每次你跳入市場的懷抱或匆忙逃離時,都要向券商支付一筆小小的“過橋費”。

滑點:滑點是指你下達指令時的價格與你成交價格之間的差價。當你下達一個限價指令時,它將以你設定的價格或者更有利的價格成交,或者不成交。但當你急切地想入場或者退出時,下達了一個市價指令,通常成交價格會差于你下指令時看到的價格一一滑點誕生。

滑點,就是個刁鑽的小賊,常在你下單的一刹那,將成交價與期望價之間的差額偷偷摸摸塞進它的口袋。

大多數初入江湖的交易者忽視了這一點,就像過去的人們難以相信看不見的微生物會奪去生命一樣。如果你對這些“隱形的敵人”熟視無睹,那麽,你的交易生涯,就會如鈍刀割肉般被蠶食掉利潤甚至本金。

市場就像個永不停歇的狂歡派對,交易所、監管機構、中介和顧問們都在其中跳舞,而新一輪的交易者不斷地被淘汰出局。

市場需要不斷有新的“輸家”上門捐款,就像古埃及的金字塔需要不斷有奴隸投身于沙漠中的石磚海洋。

這些虧損者的資金,就是支持這個交易生態圈蓬勃發展的血液。

交易是零和遊戲?

交易,往往被描繪成一場激動人心的零和遊戲。就像舞台上的魔術師,在觀衆眼皮底下將虧損轉化爲盈利。

比如一場關于上證指數未來走勢的賭注,我花1萬元買漲,你花一萬元買跌。如果漲了,賭金從你的口袋跳進我的,1萬元的轉移,清晰又幹淨。

但不要被這幻影迷了眼。實際上,市場是一台精心設計的負和遊戲機器,它在每次交易中都悄悄抽取著油水。贏家的口袋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鼓,因爲市場的齒輪總要留下它們的痕迹。

想象一下,你在賭場的輪盤上下注,每轉一圈,賭場都會從賭金中切一小塊蛋糕作爲他們的服務費。長久來看,這個小小的切割就意味著玩家的勝算越來越小。就算你和我通過經紀商下賭上證指數的走勢,最後的收益也是殘缺的。輸家的損失比贏家的收益要大,因爲經紀商會笑著從中抽取他們的份額。

交易者的傭金和滑點,就像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稅收和死亡。它們無情地削弱著我們贏得遊戲的希望,將我們推向一個不斷努力但收益微薄的結局。要在這場“負和遊戲”中脫穎而出,平凡是不夠的,你必須要有卓越的見識和技能。

傭金

傭金在過去20年裏降低了很多。20年前,還曾經有經紀商對單向交易收取交易金額0.3%~0.5%的傭金。

經紀人向你展示他們的價格單,就像你在理發店沒有提前問價格,已經開始給你洗頭了,洗頭小妹“友善”的提醒你一句:先生,總監造型199。

交易一筆簡單的股票,可能得上繳20000元的0.5%作爲交易的“入場費”。那就是100元的額外開銷,只爲買入,賣出時再來一次,簡直就像是財富的雙重打擊。

但時光飛逝,傭金的數字減少了,宛如夏日冰塊在太陽下慢慢融化。這是幸運的,對于今天的交易者來說,這無疑是個喘息的機會。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收到了一位零幾年就開始交易的老股民的私信,他告訴我在一家頭部券商那裏,每筆交易的傭金至少仍要支付千分之一。

聽到這個數字,我不禁爲他感到震驚,因爲我的經紀商只需要象征性地收取每筆交易萬分之一的費用。

數字雖小,卻猶如隱藏在水面下的冰山,就算是泰坦尼克號碰上,也難逃覆滅。

設想一位現金20000元的活躍交易者,他每天都忙于買賣,一周四次回轉,每次交易僅僅10元的傭金。到了一周的尾聲,他就已經不知不覺中貢獻了80元給經紀商。

如果他能在市場的殘酷潮流中保持一年(50個交易周),那麽他在年終時會發現自己的賬戶已經輕了4000元,僅僅因爲傭金,這已經相當于他本金的整整20%。這樣的數字,是任何一個志在高遠的交易者都不能忽視的。

喬治·索羅斯,這位傳奇的金融巨鳄,在市場的棋盤上以年均29%的回報率連續畫出了勝利的弧線。想象一下,如果他的經紀商每年要割走他20%資金作爲傭金,那他的投資傳奇也許就此終結。

所有交易者一定要明白:即使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傭金,對于追求長久正收益的我們來說,都可能成爲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

我曾聽到經紀商竊笑著閑聊,他們的客戶即使絞盡腦汁也僅僅能在交易中打個平手,而他們經紀商則是可以“旱澇保收”,穩定的在交易者身上吸食血液。

貨比三家,挑選傭金最低的經紀商,不要對爲傭金而討價還價羞愧。我只聽說過經紀商報怨客戶太少但從來沒聽過顧客報怨經紀商太少。

告訴你的經紀商,收取較低的傭金才符合他的最大利益,因爲如此你才能存活下去,並成爲他的長期客戶。

我自己有兩個賬戶用于交易。首選賬戶所使用的經紀商對我任意規模的每筆交易都收取萬分之一。次選賬戶使用的經紀商收取比萬一稍低,但信用賬戶更便宜。

對于剛入門的交易者,第一件事是找一家"萬分之一(甚至兔5)”的經紀商。這樣,你每交易10000元時只用花1元傭金了。

滑點

滑點,就像是你在紅旗連鎖看到的那個標價2.3元的可樂,當你走到收銀台時卻被告知要付2.5元(2.3僅限會員)。那2毛聽起來微不足道,但想象一下如果你要買上1000瓶可樂,或者你打算買1000股股票,每股價格上揚了那麽2毛,這就意味著你的口袋輕了200元,這個數字有時候甚至比你支付的傭金還要多。

在下單的世界裏,我們有兩種魔法咒語:限價指令和市價指令。你的滑點大小,就像是在兩者間的平衡。

限價指令,它就像是對售貨員說:“我只付2.3元買那個可樂。” 這確保了你不會多付一分錢,但卻可能讓你空手而歸,因爲如果沒有人願意以這個價格賣,那瓶可樂就不會是你的。

市價指令,則是告訴售貨員:“我要買那瓶可樂。” 這保證你能拿到可樂,但價格可能就不是你心目中的2.3元了。當市場價格在不停跳動時,就像是在坐過山車,你點擊“買入”按鈕的那一刻,可能已經不是原來的標價了,這就是滑點捉弄人的時刻。

市價指令的滑點隨市場波動而上升,當市場開始飛奔時,滑點也會飛漲。

滑點,這個不請自來的“交易稅”,一次交易造成的損失可能足夠讓你少吃一頓火鍋。

那麽,它到底能把多少銀子從你的口袋裏悄悄掏走呢?

唯一揭開這個秘密的方法就是記錄:每次市價指令後,把你眼見的價格和實際成交價格的小小差距記錄下來,將這個價差與你交易的股數相乘,你就能得到一個數字,這數字有時候會讓你大吃一驚。

但別擔心,我在這裏不只是給你指出問題,還有解決方案。爲了幫助廣大的交易者朋友們,我在後台提供了一份精心設計的電子數據表,這可是你記錄滑點的好幫手。

成功的交易值得慶祝,但那些讓你眉頭緊鎖的虧損交易,才是你寶貴的教科書。而你的記錄就可能揭示這樣的驚人事實:交易者在滑點上的開銷,往往是他們支付傭金的三倍還多。

我們早已知道傭金是成功的攔路虎,但現在看來,滑點的坎兒更大,足足高出三倍。這就是爲什麽,無論一筆交易多麽吸引人,你都得避免市價指令的誘惑。

自律是你的盾牌,它保護你不會在狂熱中做出沖動的決定。市場上無數的股票和期貨合約就像星海中的星辰,遺漏了一個,還有無數個機會在前方。不要因一時沖動而付出額外的代價!

我個人幾乎總是使用限價指令,除非是不容商榷的止損時刻,那時速度就是生命,市價指令就成了唯一的選擇。記住,慢慢地建立你的倉位,但在必要時要快速地撤出。

爲了減少滑點,盡可能選擇在流動性好、成交量高的市場進行交易。避開交易冷清的股票,因爲那裏的滑點通常較高。在市場平靜的時候,用限價指令在指定價格交易。記錄好下單的價格。如果有必要時,讓經紀商到場內爲你爭取更好的價格。

買賣價差

想象一下,市場就像一家永不打烊的超市,而每個貨架上的商品都貼著兩個價簽:一是願意出手多少錢買走它的“求購價格”,另一個是標明最低能接受多少錢賣出去的“出售價格”。而這兩個價格之間,就好像是售貨員的小小心思,總是處于微妙的變動之中。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兩者總是跳躍著像是在捉迷藏。

就像每件商品的價簽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交易品種間的價差千差萬別。即便是同一種商品,不同的時間也會穿上不一樣的價簽。交易量小的商品,比如那些市場上稀罕的古董或限量版球鞋,它們的買賣價差就如同它們的獨特性一樣,通常更大——因爲你想要它們,就得花更大的代價。而平時則可能只需要付出最小的價差,就像是在超市的促銷日撿到的便宜貨。

但是,當市場的情緒像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時,這個價差就會像是被風吹大的風筝,忽然變得讓人措手不及。無論是股票,期貨,還是期權,當市場在大波動後平靜下來,這個買賣價差可能會暴漲至幾十倍于平常。

使用市價指令就像是在超市的結算台,不問價就買,往往需要接受較不利的價格——高價買入,低價賣出。難以想象專業的交易者會依靠這種方式來維持生計。所以,別讓自己成爲狼口中的羔羊,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都應盡量使用限價指令來精打細算,以最合理的價格成交。

本文轉載于公某號《龍華娅甯信息咨詢》。想要深入了解如何在交易中將這些損耗降至最低,查看公衆號原文——《不注意這些,賺了也虧:傭金和滑點的交易經濟學》,揭開交易成功的秘密。
0 阅读:0

財判小新

簡介:多年金融民工,專注于分享財經知識和投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