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影響下的淚水:當海鮮成了'輻射食品',我的家庭如何生存?

財判小新 2024-04-12 15:44:55

林浩(化名),今年二十五歲,一名漁民。自小成績不好就跟隨父親早早出海了,對海有一種說不清的情愫。

他的生活簡單而純粹,早出晚歸,皮膚被海風吹得粗糙,手上的老繭記錄著歲月的痕迹。林浩是一個老實人,說話不多,但每一句都沉甸甸。

這樣的性格,源于他對大海的敬畏和家族世代相傳的堅持。

林浩的日常是在網上直播售賣新鮮捕獲的海鮮。自從半年前,得知日本開始排放核廢水,這個消息便像一塊巨石壓在他的心上,他也逐漸意識到也許他再也不能靠海吃飯了......

林浩的直播間通常充斥著各種色彩斑斓的海鮮,從鮮豔的紅色大龍蝦到深海的藍色魚類,每一種都代表著漁民的辛勤和汗水。往年通過直播現場售賣,還能獲得還算滿意的收入

但從那一天起,林浩的直播間幾乎沒有了訂單。

那天的直播,林浩特意選擇了一只剛剛捕撈上來的大龍蝦,它的殼閃著健康的光澤,大大的鉗子似乎在展示著它的生命力。

林浩輕輕地將龍蝦放在鏡頭前,試圖用它來吸引觀衆的注意力。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看看這只大龍蝦,多麽的鮮活和美味。我們每一只海鮮都是新鮮捕撈不超過24小時,絕對安全,請大家放心購買。”

但屏幕另一端的評論卻是冷嘲熱諷的風暴。一條條刻薄的評論像刀子一樣劃過林浩的心:

“賣輻射食品,良心不會痛嗎?”

“我看這龍蝦都快發光了,還敢吃嗎?”

“海裏的東西現在還能吃嗎?不怕死就買去吧。”

林浩的手微微顫抖,他努力保持著微笑,但眼神中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了傷心和無力。他嘗試著回應:“我們的海鮮都是直接從海裏捕撈的,每一批貨都進行了嚴格的放射性物質檢測,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標准。”

但似乎無論他怎麽解釋,都無法平息網絡上的惡意。直播間的氣氛越來越沉重,觀衆的數量也在不斷減少。林浩默默地關閉了評論區,心裏卻像被巨石壓著,喘不過氣來。

直播接近尾聲時,林浩深吸了一口氣,凝視著鏡頭,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種從未有過的堅定與深情

“我是林浩,一個普通的漁民。我在這片海域生活了一輩子,我愛海,更愛這裏的每一寸土地和水域。我知道現在很多人擔心海鮮的安全,但請相信,我們比任何人都希望這片海洋是幹淨的,因爲這關系到我們的生計和未來。我只希望,大家在指責之前,能夠嘗試了解和相信。我們是無辜的,我們也是受害者。”

說完,林浩微微彎腰,像是向每一個觀衆致謝,然後緩緩關閉了直播。

鏡頭外,他獨自坐在昏暗的屋子裏,望向窗外那一望無際的海域,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他知道,這場風暴才剛剛開始,但他還想繼續堅持下去。

事實上,彼時核廢水才剛剛排放一周。按照正常的海洋運動軌迹,還需要200多天核輻射才能影響到中國沿海地區。

海洋的運動是緩慢無聲的,人心的恐懼卻是傳播的快速又洶湧

面對網絡的風暴,林浩嘗試保持鎮定,但內心的波動無人能知。每天結束直播,他都會獨自坐在海邊,看著那浩瀚無垠的海洋,思索著他們這些小小漁民的出路在哪裏。

海洋賦予了他生命,現在卻仿佛將他推向了絕路。

而今,面對這一切,林浩只能深呼吸,嘗試著理解那些冷嘲熱諷的網友。他們可能只是出于對健康的擔憂,但他們知道嗎?真正的罪魁禍首不是這些勞苦的漁民。漁民也是受害者,漁民的生計和心血,難道就活該被無情抹殺?

林浩實在是想不明白:這些在評論區冷嘲熱諷,巴不得漁民失業的人又是什麽心態?哪怕不放心健康,也應該譴責始作俑者,漁民難道就不是受害者?那些叫囂著“不健康”的人,不過是用擔憂的借口掩飾起哄的目的。嫁接罪惡就能消解掉核廢水的危害嗎?無辜的漁民,究竟何罪之有!

相關海洋專家模擬實驗預測,日本核汙水到達中國沿海地區時間可能爲:2024年4月20號浙江,25號上海,5月1號江蘇,15號福建,25號山東,6月18號遼甯,7月6號廣東,11號河北,21號天津。

而受核汙水影響的魚一定會早于二百四十天到達我國沿海。

現在的林浩,已經轉行成爲了一名外賣小哥。離開了大海,偶爾也會直播日常,這不僅是他一個人的生活,也是萬千漁民的縮影。

然而依然還有不少漁民堅守著祖業,哪怕,身處風浪之中。

海風依舊熱烈。但是,百姓還願意爲海産品買單嗎?

0 阅读:103

財判小新

簡介:多年金融民工,專注于分享財經知識和投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