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大:引領文物智能保護修複創新,助力文化遺産傳承

微享校園 2024-05-10 15:58:13

近年來,文物保護修複領域迎來了一股科技創新浪潮,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文譜科技團隊依托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王慧琴教授研究方向專業背景以及信息、建築、藝術、土木等優勢學科,在陝西省文物局領導下,與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陝西曆史博物館深度合作,主要圍繞文物的數字化保護修複開展了全方位、深層次的技術服務工作,爲陝西省文物的高效無損檢測分析與數字化保護利用與演繹做出了重要貢獻。

團隊長期專注于文物數字化保護領域,一直將前沿性基礎研究成果與文物保護重大需求緊密相連,經過深入理論研究,通過創新設計將光學成像、計算機智能AI多學科方法融合應用到文物科技保護領域。目前科研方向聚焦文物無損檢測分析、數字化演繹、信息知識發現等問題,在以下方面開展了科研工作:文物多源異構數據融合與建模、顔料與病害的檢測識別與智能評估、文物數據挖掘與人工智能數字化修複,並在文物保護修複工作中進行了廣泛試點,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

圖1:觀鳥捕蟬圖局部顔料識別分類結果

圖2:隱藏信息提取增強前後

圖3:國寶級唐代墓室壁畫馬球圖修複前後

圖4:病害監測分析‍

自2014年以來,團隊配合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古遺址、石窟、古墓葬、古建築等不同類型文物的保護修複試點工作,先後對延安、天津薊縣、甘肅泾川縣、渭南白水縣等地的寺觀壁畫與石質文物進行了現場數據無損采集與檢測分析。2021年至2022年期間,鹹陽機場周邊村落建設工地多處出土漢唐古墓,團隊參加了考古現場的文物搶救性發掘與保護工作,提高了文物保護修複的效率。2023年至今,團隊參與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的數字化虛擬修複工作,爲文化傳承和數字化演繹提供了技術支持。

截止目前,團隊已擁有6項發明專利、論文40余篇的科研成果,形成了技術壁壘。團隊圍繞文物的數字化保護修複,同時在大遺址的智能探測與無人巡檢方向開展了研究,將逐步實現文化遺産的多維、多元信息的智能發現與驅動,最終完成數字化保護多平台技術的跨越,滿足文化遺産保護、展示與利用的重大需求。

0 阅读:0

微享校園

簡介:這裏是校園展示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