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波斯都督府的興亡:或是阿拉伯勢力進入中亞的預演

人文之光 2024-03-17 10:52:10

說起波斯,相信很多人會想起現代的伊朗。從空間距離來看,華夏的黃河流域距離波斯高原是相對遙遠的。在世界曆史上,波斯文明和中華文明,都是亞洲古代文明的代表之一。

其實在中國唐朝時期,唐朝皇帝曾冊封波斯的君主官職,並在波斯設立屬于大唐的波斯都督府——因此從理論上說,似乎大唐的勢力已經抵達波斯一帶。當然實事求是來說,這個波斯都督府其實有名無實,同時,波斯都督府的消亡,或許也是中亞曆史的預演——因爲數十年後,阿拉伯人的勢力進入了中亞,並和大唐發生了武裝沖突。

1、唐朝與波斯

西元7世紀,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半島崛起,並建立了強大的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奉行對外擴張政策,對西亞、北非以及小亞細亞,都發動了擴張。在阿拉伯帝國的擴張之下,東羅馬帝國失去了大片土地。

同時,和阿拉伯半島近在咫尺的波斯,也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入侵。在中國的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波斯君主被阿拉伯人殺死,同時波斯的王子卑路斯也成了阿拉伯人追殺的目標。

卑路斯對阿拉伯人的情況很清楚:阿拉伯帝國正處于強盛階段,因此自己想要保存波斯帝國,依靠波斯人自身的能力肯定不大現實。所以,卑路斯把目光投向了極東之地——早就聽說極東之地有個強國叫大唐,幅員遼闊、兵強馬壯。于是卑路斯派人抵達長安,請求唐朝皇帝派人出兵幫助波斯抵禦阿拉伯。

“出兵波斯?”唐高宗倒吸了一口涼氣。對于唐朝人來說,波斯的遙遠雖然不能視爲世界的盡頭,但在那時候的交通條件下,從甘肅往返波斯一次,需要很長的時間周期(按:之所以說甘肅是因爲軍需物資需要從內地集結到甘肅,然後經西域抵達中亞、波斯),更何況,這一路上的軍需補給開銷太大,所以唐高宗答複波斯使者:路太遠了,沒辦法派唐軍過去。

數年後,卑路斯眼看波斯覆滅在即,于是再度派人出使長安,請求高宗皇帝無論如何都要救助一下波斯。而此時李治也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或許真的可以在西域培養一些“衛星國”來擴張唐朝的影響。于是李治派遣使臣抵達波斯,並在波斯境內設立波斯都督府,以唐廷的名義冊封卑路斯爲波斯大都督。

當然卑路斯需要的並非是唐廷一紙空文的冊封,而是需要唐廷派軍隊來支持波斯人抵抗阿拉伯人。但是唐廷的軍隊因爲財力問題和後勤保障問題(其實也包括兵力投放問題),根本無力介入波斯和阿拉伯之間的戰爭。最終,卑路斯被封爲波斯都督不久,波斯全境差不多就被阿拉伯人占領。

好在此時卑路斯有唐廷冊封的身份,于是帶著部分屬下逃到了長安,並在長安去世。

卑路斯臨終的時候,一直念念不忘波斯的複國。

2、阿拉伯人的東進之路

之後的歲月裏,阿拉伯人繼續向東進行擴張。阿拉伯君主也知道唐朝和印度的富裕,爲此在阿拉伯人抵達中亞之前,阿拉伯君主就冊封了負責管理華夏的總督,來在未來征服唐朝以後,對唐朝地盤的管理。

當然唐朝在這期間,對西域和中亞的經營也相對積極。到了唐高宗的孫子唐玄宗在位期間,阿拉伯人的勢力進入中亞,並和唐朝的勢力多次發生碰撞——幾十年前未能在波斯爆發的短兵相接,此時在中亞頻繁爆發。當然主體來說,阿拉伯人和唐軍的較量,阿拉伯人也沒能討到太大的好處——雖然很多人熱議怛羅斯戰役,但其實這場戰役並不是唐朝勢力退出中亞的主因。

之後由于唐遭遇安史之亂以及吐蕃崛起,唐失去了繼續經營中亞和西域的能力。而吐蕃的強大也讓阿拉伯人放棄了繼續東進的想法。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