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撤?蘋果、富士康之後,特斯拉也開始行動了!

一個有靈魂的作者 2024-04-25 13:28:48

巅峰時期的富士康,營收能達到華爲的兩倍之多、小米的四倍之多,每年能爲國內創造數十萬工作崗位,更爲當地創造千億級的營收。

有人將富士康的成功歸咎于郭台銘的慧眼識珠,傍上了蘋果這一大金主,但歸根到底還是因爲我國良好的運營環境、完善的物流體系、上下遊供應鏈和廉價高素質的勞動力,更離不開政府的優惠政策。

但在郭台銘等某些人眼裏始終不這麽認爲,打心底認爲大陸建廠就是給大陸人賞飯吃,就算被捉奸在床,他們依舊會大言不慚地說是普度衆生。

于是,當外界變幻莫測,蘋果開始推動産業鏈多元化,向勞動力更廉價的印度市場轉移,富士康也不裝了,積極響應蘋果號召南下建廠,不僅決定搬空大陸3000億産能,還要幫蘋果將印度打造成下一個“世界iPhone工廠”。

近期彭博社報道,蘋果上一財年在印度組裝了140億美元的iPhone,産能已經來到了總占比的14%,提升了一倍,而未來5年內iPhone的産能將增加五倍。對此富士康還在不斷追加印度投資預算,一旦蘋果、富士康的計劃完成,東南亞將替代大陸,成爲蘋果新的生産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富士康之後,新能源巨頭特斯拉也開始行動了!

特斯拉開始行動了

近期馬斯克發了一封內部信,宣布特斯拉要大裁員,僅1天的時間1.5萬名左右的員工集體失業,同時還毀約大量應屆生offer,而裁員的重災區就是中國。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馬斯克給的理由是,經濟放緩,電動汽車增速放緩,特斯拉産能過剩。

但從業內人士來看,馬斯克給出的理由有些冠冕堂皇,裁員、取消應屆生offer,似乎是一張進入印度市場的投名狀!

據CNN報道,馬斯克將展開對印度的訪問,預計會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馬斯克在自家媒體平台也發帖稱“期待與莫迪會面”,寓意非常明顯,特斯拉也要赴印度建立超級工廠。而特斯拉裁員1.5萬人,外界一直有“給印度人騰位置”的說法。據悉,特斯拉在印度工廠規模預計投資20-30億美元。

要知道,當年特斯拉遇到産能危機時,上海向特斯拉伸出援手,邀請特斯拉上海建廠,並且以超低價格出售給特斯拉8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建廠,還給特斯拉極低的利率貸款。國內的政策紅利和充沛的勞動力和完善的供應鏈,幫助特斯拉一躍成爲全球新能源龍頭企業。如今爲什麽心系印度呢?

首先,小鵬、理想、華爲、小米等企業都在發力電動車行業,並且傾聽市場需求,技術、配置、體驗等方面已經趕上了特斯拉,還更安全、更具高性價比。進入2024年後各大車企大刀闊斧紛紛降價,曾經不可一世的特斯拉,在小米、極氪等新勢力面前已黯然失色。長此以往將無特斯拉的“容身之地”。

而印度市場,電動汽車的占據印度汽車銷量的占比不到1%,未來幾年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新興市場,潛力巨大。特斯拉作爲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市場經驗,有望在這個市場中取得顯著的競爭優勢。

其次,印度地狹人稠,勞動力非常廉價,據悉印度最低工資1500元/月,而國內特斯拉員工的薪資範圍大約在8000-13000元。算下來人工成本能降低七八成。暫且不論印度的營商環境是否穩定,印度給予的政策紅利、人口紅利、關稅等因素,讓一衆美等企業前赴後繼。正是如此,一些外媒表示:徹底不回頭了!

其實不管是蘋果、富士康還是特斯拉紛紛撤離,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恰恰代表了中國科技企業、汽車企業及供應鏈已經全面崛起,與此同時,中企也應該抓住這一機遇,加大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力度,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

對于美等外企紛紛撤離,大家怎麽看?

18 阅读:10132
评论列表
  • 168 52
    2024-04-25 17:01

    松下、西門子以前也撤了,現在都快沒有了!哈哈哈哈哈

    昆侖劍派 回覆:
    確實,德國是個鐵憨憨嘛[呲牙笑][呲牙笑],能源和俄羅斯深度綁定,經濟和中國深度綁定,這都是默克爾的功勞,俄烏戰爭讓德國脫了一層皮,中美如果沖突,躺的最快的估計就是德國了[呲牙笑]。德國政客建議德國資本去風險,但德國資本陷入太深,很難轉向,加上其他國家資本退出讓出一些空間,搞的德國資本不退反進了,德國資本也知道這有問題,但沒有辦法,不想承受巨大損失,還心存一些幻想,于是德國資本就給德國政府施壓,讓德國政府出面和中國談,夢想中國能接受德國的訴求。現階段除了彈棉花有結果,其他談都是徒勞的[呲牙笑]
    開開心心 回覆:
    松下還有啥技術[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 2024-04-26 09:37

    這些公司早晚會走的,中國自己的技術起來了,他們競爭不過我們的,他們在中國躺著賺錢的時代結束了,還是要感謝他們曾經爲我們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 天際 35
    2024-04-26 13:30

    如當年什麽東芝,樂聲,索尼,三洋等等電視機廠,各種各樣電器廠,電子廠樣。在國産品崛起了,一去不複返,幾乎把他們破産了,如索尼連美國紐約總部,都要賣了還欠債還錢。[笑著哭][笑著哭]

    煙味 回覆:
    中國目前大部分技術與松下比,落後最少50年,了解一下
  • 2024-04-26 17:54

    華爲什麽時候走

    蛻變 回覆:
    你走了華爲都沒走
    回覆:
    政府也不會允許的。高端一定把握留在國內。人口過剩失業過高就要發動戰爭,否則最壞情況會變成內戰。本來曆史作業就是絕大多數都是因爲內戰。
  • 浪子 33
    2024-04-25 20:05

    好走不送,如若真的哪麽我本土企業將會好過許多

    Gavin J 回覆:
    都走了,就關起門來自己定價,比亞迪宋30萬一輛。唐50萬,全體漲價,你能如何。工人工資可以在降一波,
    州周 回覆:
    好過,你去BYD上班試一下,再比較一下是特斯拉上班好過,還是你說的本土企業不好過?
  • 行者 26
    2024-04-26 11:54

    看到資本家是什麽嘴臉了吧,它們眼裏只有利益利潤,與普羅民衆的生活質量好壞沒有毛線的關系。在帝國主義勢力範圍之內,資本主義只是它們拿來利用的工具。而資本主義在哪盛行滋生也是輔助帝國主義勢力霸權的手段。

  • 默語 23
    2024-04-26 08:30

    特拉屍間諜車滾得越早越好。

  • 2024-04-26 11:51

    印度人很聰明!

    乧嘜惪屮呾丿铑孜歨惜兯 回覆:
    聰明?你看著老美怎麽搞印度阿三的[得瑟]
  • 飛天 16
    2024-04-26 22:30

    有種的,別只說不做!

  • 秋天 15
    2024-04-26 21:22

    都死了

  • 2024-04-26 11:48

    一路走好!

  • 2024-04-27 12:13

    二十年前富士康說這句話一點毛病都沒有

  • 2024-04-27 06:44

    不羨慕一下人家裁人的賠償N+3!!!

  • 2024-04-27 12:25

    ′[呲牙笑]印度有公路嗎????印度有多少電網[呲牙笑]哈啊哈哈哈,到印度喝西北風是嗎

  • 2024-04-27 07:30

    好!

  • 2024-04-27 13:26

    讓蘋果在印度生産賣阿三,在印度賺錢給阿三花[呲牙笑]

  • 2024-04-27 01:01

    無知啊,無知啊,

  • 這不是一個好的兆頭,單單從基層農民工來說是一個厄運。在中國不管是哪裏的省份,外資的待遇就比中國民企業的待遇強的多,就拿廣州黃埔開發區來說周圍的哪家外資企業工資不比民企工資高。

  • 2024-04-27 02:59

    不可一世的三星走了中國人一樣的用手機。而且用的還是不會爆炸的手機。[笑著哭][鼓掌][呲牙笑][點贊]。

  • 2024-04-27 02:34

    上學時老師說中國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充足的廉價勞動力!後來出社會發現我才是那廉價勞動力!我想,什麽時候中國的勞動力不廉價了才能成爲真正的發達國家。[靜靜吃瓜]

  • 2024-04-27 11:18

    撤了就是要打仗了

  • 2024-04-27 08:45

    時代不一樣了,00後與80後比較,自己去腦補吧,中國目前情況很尴尬

  • 2024-04-26 23:26

    就怕外資企業走了國內企業就更加陰了你們懂得

  • 2024-04-27 12:38

    來去自由!!!!

  • 2024-04-27 08:16

    不管爛蘋果,特屍拉,只要中國人不買它的産品,搬到哪裏都是死路一條。

  • 2024-04-26 23:22

    離開中國的好像都不行了,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特斯拉也就中國人玩玩,離了中國照樣不求行

  • 2024-04-27 07:14

    再加個禁售我看行

  • 2024-04-27 08:36

    市場調節資源配置是定律,此消(國外資本市場競爭力下降)彼長(國內資本競爭力上升取代它)而已。

  • 2024-04-27 00:24

    勞動密集型企業出走是早晚的事,不必糾結,轉型是必須的

  • 2024-04-27 11:01

    一個不把工人當人看,一個監控使用人,一個間諜車,走就走吧。

  • 2024-04-27 08:33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們覺得會有戰爭

  • 2024-04-27 11:24

    已經飽和了電動汽車

  • 2024-04-27 10:29

    外8中3

  • 2024-04-27 00:33

    人力成本的制度,很多都受不了。撐都很困難。每個企業按時發工資不准拖欠就是不錯的,還需要啥自行車。

  • 2024-04-27 11:48

    曾經不可一世的特斯拉,在小米、極氪等新勢力面前已黯然失色? 銷量遙遙領先怎麽說?

  • 2024-04-27 11:57

    逼著中國搶奪世界市場

  • 2024-04-27 13:28

    它們走了,中國就沒有手機用了,沒有汽車開了嗎?

一個有靈魂的作者

簡介:一個具有靈魂的作者,網羅科技最前沿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