阋神星:本來可能成爲太陽系第十大行星,卻意外改變了冥王星的地位

人文之光 2024-04-25 18:18:54

阋神星是太陽系中的一個矮行星,本來阋神星一度被視爲太陽系的第十大行星,但也因爲阋神星的發現,引起了天文學界的爭議,這導致原本具備行星地位的冥王星也失去了行星身份,被降格成爲矮行星。

1、第十大行星

阋神星的發現很晚。雖然阋神星也位于太陽系內,但是人類發現阋神星卻是在2005年的7月底——也就是說,從阋神星被發現到現在還不到二十年的時間。此外,人類在發現阋神星的同時,還發現了鳥神星。阋神星和鳥神星的發現,在當時的天文學界引起了轟動。

人類在確定發現阋神星以後,又根據過去的天文影像來尋找過去關于阋神星影像的記錄。最終人類發現,早在1954年,阋神星的影響就被天文觀測儀器拍攝到,只不過當時天文學界沒有意識到阋神星的身份。直到2005年,人類才確定了阋神星是太陽系的一個類似行星的天體。

本來天文學界認爲阋神星是太陽系第十大行星,但是,因爲阋神星和鳥神星的發現,也讓天文學界有了擔心:那就是如果阋神星是第十大天體,鳥神星是第十一大天體,那麽,按照這個標准,以後萬一陸續發現了更多類似阋神星的天體,是不是都得歸入行星?這樣太陽系的行星數量是不是太多了?

所以天文學界認爲,阋神星和鳥神星不該被視爲行星,同時,爲了保證科學分類的嚴謹性,冥王星也該被刪除行星的名單,降格爲矮行星。因此,2006年,天文學界召開會議,就此事進行了一番研究,最終做出決定:冥王星失去行星資格,從此,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而阋神星自然也就沒能成爲第十大行星。

2、阋神星概況

阋神星距離地球距離太遠,所以人類目前對阋神星的了解當然不比對月球和火星的了解。

目前人類通過一些觀測設備對阋神星有所觀測,認爲阋神星的公轉周期大約相當于559年——也就是說,在阋神星上如果過一年,相當于地球上過了559年。如果以2024年作爲原點,反推559年,可以推到明朝的景泰帝在位後期——景泰帝,就是那個在奪門之變中被廢掉的皇帝。

這意味著,在這559年時間裏,中國乃至地球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阋神星上僅僅才過了一年。

阋神星是一個岩質星球,科學家認爲這個星球的表面存在甲烷冰的存在,而且地下存在地下海洋。所以如果人類能夠解決星際交通問題的話,完全可以開采阋神星的能源儲備,來維持人類文明的發展。

阋神星距離太陽很遠所以受到太陽的光照也較差。如同冥王星是充滿冰雪一樣,阋神星的氣溫也很低,一般來說,阋神星的最高溫度大約是零下的217攝氏度。這樣的氣候,無疑是地球上的生物不敢想象的——阋神星距離太陽的距離是太陽-冥王星距離的三倍,所以可想而知,其自然條件要比冥王星更惡劣。

3 阅读: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