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車碾麥:急需提高全民糧食安全意識

農民日報 2024-04-21 11:20:27

近日,有網友反映,有越野車在浙江嘉興熙華珑園南面的一片麥地裏行駛,肆意碾壓地裏的麥子。經當地派出所調查,車主是個年輕人,之所以會駕車進入麥田,是因爲他不認識麥子,以爲是荒地上的野草。民警已對其進行批評教育,車主也已向麥田承包人當面道歉並得到諒解。

至此,事情似乎畫上了一個句號,但正值抽穗期的小麥被毀已成事實,好端端的莊稼就這樣被糟蹋,著實讓人痛心。據附近居民說,“麥子的長勢不錯,綠油油的,已經抽穗了。”小麥抽穗期是決定産量的關鍵時期,如今被碾倒了一片,不僅可能到手的豐收化爲烏有,種植戶此前從播種到春管的辛勤勞動更是付之東流。何況據當地住戶所說,事發麥田原本是塊荒地,一直沒有使用,後來才被人種上了麥子,更顯示出這片糧田的可貴,如今無端被碾壓更不應該。

痛惜之余,從車主錯把小麥當野草可見,如今有些人與農業之間的隔膜有多深,糧食安全意識有多淡漠。不可否認,城市居民和糧食主銷區居民平時接觸農田、參與農業生産的機會較少,或許人人都對“粒粒皆辛苦”爛熟于心,但真到了農田裏,依然會分不清小麥和野草,甚至毀糧而不自知。因此,進一步增強全民糧食安全意識,尤其是城市居民和糧食主銷區居民的糧食安全意識,刻不容緩。糧爲國本,谷爲民命,保障糧食安全不只是政府部門的責任,不只是農業農村戰線的工作,不只是農民的事情,不只是主産區的擔子,而是需要全民都來關心和出力的事。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種糧食,不從事農業生産,無處出力。其實不然,糧食安全關系國計民生,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領域多、主體多、環節多,並且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且不說越野車碾麥這種個例,就拿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來說,從我做起、節約糧食,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題中應有之義。近年來,隨著“光盤行動”深入人心、反食品浪費法的實施等,“舌尖上的浪費”有所改善,但個別高校食堂還存在食物浪費現象,公司寫字樓外賣浪費等新情況又引起廣泛熱議。爲此,不僅需要加強宣傳引導,讓全民對糧食來之不易、端穩中國飯碗的意義有深切認識,還要讓人們領悟糧食安全背後的戰略考量。

雖然我國糧食生産已經實現“二十連豐”,但居安思危、未雨綢缪素來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經驗智慧,增強糧食安全意識與糧食豐收並不矛盾。還要看到,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從國內看,近年來糧食生産資源環境約束加劇,我國糧食需求剛性增長,口糧消費結構隨著居民食物消費結構升級發生改變,這些增量和變量都要依靠有限的18億畝耕地來完成;從全球看,當今世界變亂交織,14億多人的飯碗如果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很可能出現買不到、買不起、運不來等問題。在這種內外部環境下,更需要進一步增強全民糧食安全意識。

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糧情結,曆史上也流傳下很多記載與佳話。《三國演義》中就有一段“割發代首”的故事,講的是曹操率兵經過麥田時,號令“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並皆斬首”,但曹操的馬受驚竄入麥田踐踏,曹操要按軍令處置自己,被衆人勸住,遂割發代首算作懲罰。古人尚能如此,今人更當對糧田倍加愛惜。我們今天傳承發展優秀傳統農耕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把這種惜糧重糧的文化傳下去、發展好。

糧食安全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所有“0”前面的那個“1”。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麽階段,都千萬不要不把糧食當回事。要避免錯把麥田當野草的事情再次發生,不妨先從讓更多人走進農田、分清五谷開始。當糧食對所有人來說都不只是一個抽象的名詞,而是真實鮮活的一株株小麥、一粒粒水稻、一穗穗玉米,相信中國飯碗一定會端得更穩、更好。

作者:趙宇恒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