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日軍武器——手槍篇,除了抄襲都是拿不出手的歪貨

爆裂曆史 2024-05-03 09:23:56

一、26式轉輪手槍

26式是日本1893年裝備的“無槌式”左輪手槍,由小石川兵工廠研制,以日本紀年明治26年命名。

該槍長231毫米,槍管長121毫米,空槍重0.88公斤。口徑9毫米,發射日本自研的9毫米左輪手槍彈,彈容6發,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米,八角形的槍管,刀片式准星、V型照門。

26式是日本第一款自研制式手槍,因爲經驗不足實際上是抄襲了美國史密斯韋森3號轉輪手槍的設計並加以優化。

該槍總共生産了約6萬支,參加過日俄戰爭、一戰、二戰,一直服役到1945年日本投降。優點是精度較高,殺傷力、穿透力出色。缺點是只有雙動模式,扣扳機費力行程長,影響射速和准確性。

二、桑原式轉輪手槍

桑原式轉輪手槍是日本在甲午戰爭期間(大約1894年)研制的一款轉輪手槍。

槍長150毫米,槍管長77毫米,空槍重0.375公斤,容彈量6發,口徑0.32英寸,使用美國史密斯韋森0.32英寸左輪手槍彈。

桑原式轉輪手槍是日本研制的第二款左輪手槍,也是最後一款,産量很少,後面就是自動手槍了,可以看做26式左輪手槍的改進型。優點是價格便宜,美國0.32子彈威力大,單雙動兩種模式射擊精度高射速快。缺點是表面電鍍鎳反光嚴重,勾狀的擊錘容易被衣物、樹枝挂住造成走火。

三、日野-小室M1908自動手槍

日野-小室M1908自動手槍是1908年由日本財閥小室裕次郎出資由槍械師日野熊蔵設計的日本第一款自動手槍。

因産量少只有約一千兩百支,經曆兩次大戰的損失,目前已經基本找不到實槍。基本數據比如槍長、槍重等都不可知,只知道其采用過0.25英寸、0.32英寸和8mm口徑,使用8發或15發彈匣。

這把槍很奇葩,其自動方式爲槍管前沖式,也就是上膛的時候,是將槍管向前拉,擊發的時候槍管也是向前運動。

該槍優點是結構簡單,槍機小巧,也不怕炸膛,炸了槍管向前飛出去不會傷到射手。缺點是槍管運動會嚴重影響射擊精度,後坐力大容易脫手,不頂實後坐力還會造成二次上膛不到位。還有一點,就是外形醜陋,拿不出手。

四、南部十四式自動手槍

南部十四式手槍是1925年由日本最著名的槍械大師南部麒次郎(號稱日本的勃朗甯)設計的一款半自動手槍,也是日本的第一款半自動手槍。

槍長230毫米,槍管長117毫米,槍重0.91公斤,口徑8毫米,使用南部8×22毫米手槍彈,自動方式爲槍管短後坐,有效射程50米,彈匣容量8發。

外形上抄襲了著名的德國盧格P08,被日本人自豪地稱作“東方盧格”。其皮制槍套非常有特色,有一個巨大近圓形光滑的蓋子,很像烏龜殼,所以中國人稱之爲“王八盒子”。這款手槍也可以像毛瑟C96一樣和木質槍套結合當沖鋒手槍用。

總産量達27萬把,是二戰期間日本軍隊的標志性武器。

優點是結構簡單,保險機構簡單有效,握把窄小適合日本人手型,握把與槍管軸線之間的夾角設計爲120°符合人體工程學,出槍指向性好,射擊精度高。缺點是故障率高,頻繁卡殼,撞針易斷,彈匣易脫落,槍型過大過重,8mm子彈威力太小等等,被評爲二戰各主要參戰國最差制式手槍。

五、南部94式自動手槍

南部94式手槍是日本1934年開始裝備的制式半自動手槍,設計師是南部麒次郎,用于替代南部14式自動手槍。

全槍長183毫米,槍管長95毫米,重0.765公斤,口徑8毫米,使用南部8毫米手槍彈,6發彈匣,自動方式爲槍管短後坐。

南部94式手槍總産量約7萬2千支,主要配發給飛行員、坦克兵、軍醫以及二線人員等。公認的外形醜陋,最大的問題出在握把上,設計的又窄又短,和槍身比例不協調,感覺頭重腳輕。

優點是和南部14式比重量輕、長度短,適合狹小空間佩戴使用。缺點是外形醜,載彈量少,保險機構不牢靠,槍聲大,威力小。總體性能並不比南部14好多少。

六、稻垣式自動手槍

稻垣式手槍是1941年日本東京小石川兵工廠的槍械師岩城內垣設計的一款半自動手槍,從1941年1943年大約生産了5百支。

全槍長140毫米,槍管長70毫米,口徑7.65毫米,使用勃朗甯7.65毫米手槍彈,8發彈匣,自動方式爲自由槍機式。

稻垣式手槍無論設計還只制造都有很大的問題,因爲質量太差,比南部14和南部94更差,所以沒生産多少就停産,算是日本國內設計師的一次不成功的嘗試。

優點是槍型小巧適合中級軍官和二線人員以及飛行員、車輛駕駛員、警察等人員配用。缺點是造型醜陋,口徑不是日軍主流的8毫米,後勤保障麻煩,故障率高,有效射程只有25米比較短,殺傷力不足。

七、浜田1式自動手槍

浜田1式手槍是1941年由日本槍械制造公司的設計師浜田文治設計的一款半自動手槍,基本上是抄襲的美國勃朗甯M1910。

全槍長165毫米,槍管長90毫米,重0.65公斤,口徑7.65或8毫米,使用7.65毫米勃朗甯手槍彈或南部8毫米手槍彈,9發彈匣(7.62mm彈),自動方式爲自由槍機式。

總共生産了約5000支,該槍是日本陸軍制式將佐手槍,主要配發給侵華日軍,因爲是抄襲的勃朗甯花口撸子,性能比南部14和南部94強得多。

優點是外形精致漂亮,小巧輕便,適合高級軍官佩戴參加儀式和特種人員自衛使用,結構簡單只有27個零部件,很少出故障。缺點是如果作爲戰鬥手槍8毫米子彈威力不足,7.65毫米更弱,無論是歐洲還是中國軍隊都認爲這種槍就是女人用的。

八、浜田2式自動手槍

浜田2式手槍是1942年由日本槍械制造公司的設計師浜田文治對浜田1式的改進型。主要是根據日本軍部要求統一手槍口徑和彈藥,采用8mm口徑,使用8X22mm南部手槍彈。

全槍長176.5毫米,槍管長94.5毫米,重0.75公斤,口徑8毫米,使用南部8毫米手槍彈,6發彈匣,自動方式爲自由槍機式。

總産量約1500支,全部運到中國戰場使用,因爲數量太少,沒有發揮什麽作用。

優點是相較于濱田一式口徑更大,8mm彈藥威力比7.65mm大,可以作爲戰鬥手槍使用。缺點是價格昂貴,制造加工難度大,只有6發彈匣,火力持續性差。

九、杉浦式自動手槍

杉浦式手槍是日本抄襲美國柯爾特M1903設計制造的一款半自動手槍,1943年開始裝備。又被稱爲杉浦式將佐手槍,主要用來作爲將佐禮儀手槍,總産量約3千支。

全槍長178毫米,槍管長102毫米,重0.86公斤,口徑7.65毫米,使用勃朗甯手槍彈,8發彈匣,自動方式爲自由槍機式。

優點是外形大氣美觀,安全性好,射擊精度高。缺點是口徑小,子彈威力小,停止作用差。

1 阅读: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