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鎮起步,12年成長爲正科級公務員!背後是3點因素,很不容易

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2024-04-30 10:28:29

胡先生當年考公務員的時候因爲專業受限報考了鄉鎮崗。沒想到的是,這一幹就在鄉鎮幹了12年,直到被提拔爲正科級領導才離開。

作爲區裏面最年輕的正科級幹部之一,胡先生才不過36歲。但他的工作經驗卻是非常豐富的,剛上班的時候在計生辦工作,後來調入經發辦、鎮辦公室,工作5年時間就進入鄉鎮領導班子隊伍。在擔任副職期間,他分管過民政、經濟、工業、安全等等,能力得到了組織的認可,工作7年即被提拔爲區直部門正職。

1)

可能有人會說,工作12年才擔任正科級領導,速度不算快。這要看處于什麽平台,如果是地市級機關的公務員,這確實比較慢。不過胡先生是鄉鎮公務員,平台較低,他能用12年時間走到正科級領導崗位上,是很不容易的。至于爲什麽能成爲區裏非常年輕的正科級幹部,他認爲主要是以下3點因素。

第一,紮實工作,不斷學習

一個人的能力強不強,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看出來。胡先生工作有計劃,事後又懂得反思改進,是公認的單位裏的“骨幹成員”。而且他喜歡學習,不僅學習專業知識,也向別人學習工作方法,可塑性很強。

第二,尊重同事,服從領導

機關單位裏的很多工作,一個人是完不成的,必須要得到領導的支持和同事的協助。而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怎麽能獲得這些資源呢?那就要看爲人處世的能力了。

胡先生對身邊的同事很尊敬,不管是“老人”還是“新人”,都客客氣氣的,同時積極協助他們開展工作;對領導的指示則是嚴格執行,如果在執行過程中遇到困難,會先自己思考解決辦法,然後再跟領導彙報,等待領導定奪,而不是直接把問題甩給領導。

第三,善于表達,注重口碑

體制內人員適當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比如工作部署,能把核心的東西和重要的東西以簡單明了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所有參與的人都了解上面的意圖,知道自己的任務,並願意相互配合完成工作;再比如向組織表達進步的想法,不是生硬地提出要求,這樣會被認爲是“粗魯”和“功利”,而是策略地用迂回的方式表達出來。

善于表達是一方面,注重口碑是另一方面。公務員能不能得到重用,口碑非常重要。所以必須要跟領導、同事搞好關系,讓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口碑。

2)

必須要承認的是,鄉鎮公務員與層級較高地市級機關公務員相比,進步空閑是非常有限的,這也是許多大學畢業生不願意報考鄉鎮公務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我們不要受這種氛圍的影響,而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報考崗位。如果實力很強,肯定優先選擇地市級或者以上機關單位;如果實力一般,又希望能盡快上岸,就報考競爭比相對較低的鄉鎮公務員崗位。

倘若考上了鄉鎮公務員,就認真幹活,把上面交辦的事情做好,把群衆關心的問題處理好。“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鄉鎮工作繁瑣,很影響人的情緒,但也非常鍛煉人。不少鄉鎮公務員身兼多職,既要負責民政、社保工作,又要參與城建、安全生産工作;既要做一些中心工作,如鄉村振興、文明創建等,又要協調群衆之間的事情,幾年下來就“脫胎換骨”了。

事實上,機關公務員要想得到提拔重用,也要到鄉鎮鍛煉一段時間。因爲這種深入一線的工作兩三年的模式,會讓機關公務員更了解基層,以後再次回到機關制定相關政策時會更接地氣。

今日話題:你參加過公務員考試嗎?你身邊有同學或朋友考上公務員了嗎?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0 阅读:150

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簡介:多維視角,冷靜思考,做一個理性的獨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