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墨西斯星,爲什麽被視爲地球的“複仇女神”星?

人文之光 2024-03-17 15:24:52

從地球的曆史來看,地球的曆史存在一個很詭異的現象,那就是差不多每隔600萬年,地球上就會發生一起周期性的物種滅絕。仿佛在冥冥之中有推手影響著地球上的衆多生物一樣。當然,科學精神就是刨根問題找出問題所在。

同時,人類也通過對宇宙的研究,發現了太陽系的可疑之處:那就是放眼銀河系,絕大多數星系都是多個恒星的系統,唯獨太陽系是單一恒星系統。當然對于這個另類的現象,天文學家起初解釋認爲是太陽系物質匮乏,所以只能形成一個恒星。並且,很長時間以來,人類也沒意識到單一恒星和2600萬年周期有什麽必然因素可言。

不過,近年來,科學家根據地質方面的發掘,開始對太陽系的隱藏恒星和2600萬年周期的合理性,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那就是或許,2600萬年周期和隱藏恒星涅墨西斯有關,而涅墨西斯,就是太陽系的第二個恒星——即太陽系其實也並非單一的恒星星系。

1、銥元素

科學家通過對地質勘測的結果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似乎每一次生物大滅絕,地質方面都發現了大量的銥元素。在地球上,銥元素屬于十分稀缺的一種化學元素。所以,如果地質年代的某一個時期銥元素含量激增,那麽唯一的可能就是這個時期曾存在地外物質活動——說直白一些,就是存在地外還有銥元素較多的小行星對地球發生了撞擊,並通過這輪撞擊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銥元素。

而是什麽緣故,導致每隔2600萬年,就周期性發生小行星撞地球的現象?因此,天體物理學家經過觀察和計算,提出了涅墨西斯存在的問題。

2、涅墨西斯的依據

首先,在太陽系的外圍,存在天王星和海王星這兩個巨無霸行星,而這兩個行星的軌道比較異常,所以天體物理學家一直懷疑在這周邊存在一個太陽系的第九行星,是第九行星的作用力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産生了作用力。因此人類才在觀測技術較差的1930年代,認定冥王星是第九個行星,並認爲體量大約和火星差不多。但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進步,人類才知道鬧了烏龍: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不足以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造成影響。因此天文學界一度還要尋找第九大行星,但時至今日,人類也沒能找到第九大行星存在的痕迹。

但是,如果太陽系的外圍奧爾特雲一帶確實存在一個涅墨西斯,那麽,關于天王星和海王星軌道比較混亂的情況,也就可以有一個很完美的科學解釋。

同時,假定涅墨西斯的公轉周期是2600萬年,那麽,關于地球上每隔26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的生物大滅絕,也就有了一個很合理的解釋:那就是每隔這段周期,涅墨西斯就會對小行星帶産生一定的作用力,導致小行星帶的天體運行軌道發生變化,並導致部分小行星對地球造成沖擊,並給地球帶來生物滅絕。

3、複仇女神

當然,對于火星、木星這些沒有生物存在的星球來說,涅墨西斯存在與否並不重要,而對于地球上的物種來說,涅墨西斯似乎真的是來尋仇的:因爲,涅墨西斯對地球物種的危害,真的是毀滅性打擊。

2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