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的2024,一個字:拓!

悲了傷的白犀牛 2024-03-07 21:18:07

中國移動的2023年是突破性的一年,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大關,利潤再創曆史新高,5G建設制霸全球,算力網絡初見規模,經營業績等各項考核均獲得優秀,在全球電信運營商普遍萎靡的大背景下,說一句“學霸”並不爲過。

尤其是近日中國移動在MWC2024上對于通信行業未來發展以及對于數智社會建設方案,侃侃而談,妥妥的學霸本色!

這是當前的發展基礎,過去的成績對于未來可以是基礎,但也是負擔,畢竟“百尺竿頭”容易,“更進一步”很難!

在2023成績的基礎上,基于國資委對中央企業的考核要求,中國移動2024年的目標仍然是“兩增長四提升”:“兩增長”-收入良好增長,利潤的協同增長,“四提升”-發展質量提升、科創能力提升、投資效率提升、人員效能提升。與2023年基本保持一致。

那2024年中國移動將如何完成這個目標呢?我認爲關鍵在于一個字:拓!

一、拓業務邊界

當前,中國移動形成了以CHBN+VG爲核心的業務體系,可以說,這個體系基本上對中國移動能夠提供服務的領域和行業實現了全覆蓋,接下來面臨的就是業務深度和業務廣度上的拓展。

以下是我認爲有較大拓展空間的業務領域:

1、算網業務:當前社會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算網業務空間巨大,經過前期的密集建設,當前中國移動具有強大的算力資源,疊加其強大的網絡能力,在算力網絡業務場景上是具有明顯優勢的,2024年應進一步深挖場景,打造示範項目,推進算網業務市場側的發展,形成一個穩定的算網資源的變現渠道。當然,如果能成爲國家大算網的重要組成和主要承載,那後面算網業務前途無量。

2、AI+業務。大模型興起,在一年時間內,中國移動發布了多個大模型,包括衆擎基座大模型、海算政務大模型、客服大模型、網絡大模型、企業通話大模型、川流出行大模型等。這些大模型對內可以推動運營管理模式智能化升級,但更重要的是,對外可以圍繞生産、生活、治理方式數智化轉型需要,提供高水平的智能業務應用,這裏面也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尤其是結合中國移動原有的資源禀賦,對各行各業是有吸引力,也是能發揮價值的。

3、數據業務:中國移動在數據上的優勢無需多言,當前也正在數據變現的路上,比如,梧桐大數據平台可以爲政府、金融、旅遊、交通等多個領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洞察;比如,數聯網DSSN,提供低成本、高效、可信的“數據物流”服務。這些都有寬廣的市場空間和變現能力。

4、中台業務:中國移動能力中台已經彙聚人工智能、北鬥高精定位、大規模數據采集等優質能力近千項,當前對內價值的發揮已經頗爲顯著,主要體現在節省成本上。而下一步毫無疑問就是要全面對外,把中國移動的能力中台打造成千行百業的能力中台,爲各行各業提供數智化轉型解決方案。

5、安全業務:網信安全是當前國內層面最高的工作之一,從商業角度來看,安全是萬億級市場,中國移動本來自身有相對強大的網絡安全能力,再疊加近期收購的啓明星辰,以及自主研發的安全能力,是有實力把安全做成一項業務/服務/解決方案,去爲各行各業提供服務的。

6、大視頻業務。當前視頻、直播、雲遊戲、雲VR等多媒體服務大行其道,對高質量視頻內容的需求蓬勃,對有網絡、有數據中心、有邊緣計算的中國移動而言,這可以說是天然的業務,實在是不容錯失。

7、衛星互聯網業務。去年華爲Mate60發布後,中國電信的衛星通信出盡了風頭,下半年,中國移動明顯加快了在衛星通信、衛星互聯網上的部署力度,從當前的風向看,中國移動衛星通信的相關牌照,我估計應該也快了,一旦牌照下來,這對中國移動而言又是一塊新業務。

二、拓網絡能力

中國移動是全球移動網路規模最大的運營商,沒有之一,光看5G,中國移動5G基站190萬個,妥妥的全球一哥。但同時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移動在網絡上仍有不少課要補,仍需進一步拓展網絡能力,這既是當前發展需要,也爲未來布局需要。

1、全光骨幹網:中國移動需要進一步建設可靠穩定、可視可管的全光網絡,這是中國移動拓展工業互聯網的基礎,這應該是中國移動當前網絡建設的一個重點。

2、5G專網:中國移動已經有一定規模的5G專網,但仍需進一步加速精簡網絡5G RedCap和跨域網絡5G LAN能力落地,比如“即插即用”的5G快線、“一跳入雲”的5G直連等輕量化服務。

3、5G-A:5G-A被視爲5G網絡的進一步演進和提升,將釋放5G技術的更大潛力,此前,中國移動宣布2024年將在超過300個國內城市啓動全球規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這一部署將包括推動多項5G-A網絡技術的試商用,如通感一體、無源物聯網、網絡智能化、XR增強和工業互聯網等。這些技術將有助于提升網絡性能、擴大覆蓋範圍並增強網絡功能,爲5G在生産行業的應用奠定基礎。

4、6G:當前全球已經進入6G的爭奪期,結合當前中美博弈的大背景,6G面臨國際標准分裂、技術融合創新更難、産業模式深刻調整等全新挑戰,2024年,中國移動其中一個重要且緊急的任務就是要加快6G的研發,實現6G理論、技術的突破,引領國際標准,同時還要提前培育6G自主可控産業。這個任務很重。

三、拓海外市場

國內通信市場已經超飽和,這是事實,但是如果跳出國內的邊界,放眼海外市場,會發現外面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當前5G還是少數國家的專屬,大部分國家仍停留在4G甚至3G階段,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嚴重落後。

近年來,中國移動一直積極推動國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一帶一路”沿線和全球資源布局,持續深化中國與全球的互聯互通,國際“路(海陸纜)、站(網絡接入點)、島(數據中心)”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布局完善。截至2022年,中國移動國際公司已在全球布局36個業務點,爲全球客戶提供數智化服務。

而立足當前看未來,中國移動應當充分發揮我國數字經濟領先的比較優勢,聚焦5G、雲網等優勢領域,積極推動中國方案、中國能力向海外延伸,不光要打造出海“樣板房”,還要將5G智慧工廠、物聯網平台、5G無人機等相對完善的數智化方案實現常態化推進。

考慮到地緣政治因素,我們可能不能奢望在海外市場複制一個中國移動,但至少可以把海外市場做成一個收入的有力的增長點,這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四、拓投資空間

近幾年,中國移動明顯加大了對外投資的步伐,2016年成立了中移投資公司,下設2個直投主體和3個基金平台,過去幾年的年投資額度不低于200億元,累計投資企業超500家,投資規模超1900億元,在管資産規模超2500億元。尤其是2023年完成了大華股份、郵儲銀行、鳳凰傳媒等多個重大戰略項目投資,投資額度接近600億元。而從財報的數據看,中國移動對外投資對于中國移動整體利潤的貢獻非常大,估計接近150億元,光投資的收益就跟中國聯通整體利潤差不多了。

當然,投資的收益不僅僅在于利潤貢獻,還在于生態的拓展,當前,中國移動在芯片、半導體、量子通信等“卡脖子”關鍵的計算産業領域投資企業超150家。這對于中國移動聯合産業力量做大做強是非常有幫助的。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啓明星辰,收購啓明星辰後,中國移動在政企市場的安全相關項目上競爭力至少上了一個檔次。

五、拓員工活力

中國移動的員工隊伍結構在分化,這是我一貫的觀點,但是,如何讓不同條線不同崗位的員工能夠共融一體發力,支撐中國移動的長遠發展,這是中國移動當前及未來幾年面臨的關鍵問題。

企業間的競爭最終歸結于企業團隊間的競爭,如何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激發員工活力,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創造力,這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課題,尤其是在當前新質生産力課題前,如何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開發新産品、新服務,這是中國移動2024的一個重要任務。

結語

2023年,中國移動攀上了一座高峰,在這高峰上,前行的路更陡,風更急,2024年,就看中國移動怎麽繼續開拓局面了。

1 阅读:228
评论列表

悲了傷的白犀牛

簡介:TMT行業分析師、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