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新能源車拉動了整個行業,豐田等日系車銷量出現下降

三叔科技 2024-03-12 23:42:13

3月12日,日經中文網發文稱,1~2月中國新車銷量(含出口)同比增長11.1%,達到402.6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和對海外出口起到拉動作用。不包括出口的國內銷量增長7%,達到320.4萬輛……

日經中文網這個數據來自3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

該數據顯示。

1~2月新車銷量(含出口)同比增長11.1%,達到402.6萬輛;

不包括出口的1~2月中國國內銷量增長7%,達到320.4萬輛。

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的表現較爲突出,1—2月共銷售206.6萬輛,同比增長26.7%,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9.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7.6個百分點。

在主要外國品牌中,與上年同期相比,韓系品牌銷量呈兩位數增長,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銷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

2月份開始,比亞迪開始了大降價策略,其他中國車企也紛紛緊跟,這一價格競爭中,外國品牌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浮動。

其中,豐田汽車、日産汽車1~2月在中國的新車銷量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豐田下降0.6%,降至24.21萬輛;

日産下降0.1%,降至10.7377萬輛。

此外,中國海關總署在3月7日發布的2024年1~2月貿易統計(以美元計算)數據顯示。

出口額同比增長7.1%,達到5280億美元。

進口額爲4028億美元,出口減去進口的貿易順差爲1251億美元。

由于出口增長高于進口增長,貿易順差比上年同期增長20.5%。

按照具體品類分析,中國半導體、家電等産品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以上,包括純電動汽車(EV)在內的汽車增長12.6%。

值得一提,電腦及零部件也增長了3.9%,這是自2022年7月以來首次轉爲增長。

日經中文網稱,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和對海外出口起到拉動作用。

這個言論……好像與目前社交平台部分網友討論的情況有些許不同。

此前,便有“西方國家集體聲明放棄新能源汽車,是電動車不靠譜,要靠氫能源……”

之後,便有了蘋果放棄制造電動車,奔馳也放棄了……

這樣更加堅定了這部分人的信心,于是討論的更熱烈了,同時也有大量“油車比電車好,電車發展不起來的”稿子出現。

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1、關于奔馳的謠言。

奔馳首席執行官Ola Källenius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曾表示,該公司已經調整了先前設定的目標,不再計劃在2030年前在主要市場全面轉爲電動汽車銷售。

此後,該消息一度被媒體解讀爲“奔馳放棄電動車計劃”。

3月7日,奔馳方面回應,仍在堅定推進轉型的相關舉措。

“梅賽德斯-奔馳對電動化轉型的堅定決心不變;

預計在2030年前,梅賽德斯-奔馳的新車銷量車型占比最高將達50%;

在中國,梅賽德斯-奔馳將繼續推動電動化轉型,給客戶帶來豐富豪華産品選擇。”

2、蘋果爲何放棄造電動車?

項目投入幾十、上百億美元,一句“不看好”就能解釋?

蘋果放棄造電動車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它的“無方向盤”汽車的想法,在目前大環境下很難進行下去。

還有,蘋果在研發過程中確實遇到了不少技術難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成本遠遠超出了預期。

同時,蘋果也預感到自己即便在未來幾年推出電動車,作爲後來者,也要在“微利”、“虧損”階段待很久,這與現階段蘋果的運營不符。

一個簡單的小例子,如果車造出來,在某一個方面出現問題,或銷量或質量,那麽一定會影響到蘋果的營收表現……

或許就因爲汽車部門上的這一點事,一天它便有可能幾千億美元沒了。

說完它兩家,再說一下社交平台上說的“別的國家不看好”這件事。

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采訪時談到了近期多家歐美車企削減或推遲電動化的話題,“歐美車企沒有回歸燃油車,也沒有停止(電動汽車),可能是因爲不賺錢,所以往後延遲一陣。”

記者再次問:“那您覺得他們會重啓電動汽車業務嗎?”

曾毓群則回答,“肯定的!從來就沒停過,都在搞啊。”

到底停沒停?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在今年初的一個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增幅29%,達到1370萬輛,滲透率達17%。

中國仍將保持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地位,本地銷量預計達76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55.5%。

歐洲和北美的銷量分別達320萬輛和180萬輛,與中國共同成爲2023年全球前三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Canalys預計,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增長27%,達1750萬輛。

市場這麽大,他們能停就停嗎?

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放慢腳步,只是因爲他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切入時機而已。

目前在歐洲市場,電動車售價仍將比同級別的傳統燃油車高昂。

大家猜一下,上圖這個老頭樂在歐洲賣多少錢?

2022年,英國售價公布的時候,小編驚呆了。

7695 英鎊!

按照現在的彙率就是7萬多……中國老頭樂就是空運過去也沒有這個價啊。

7萬多在中國能買什麽新能源車?

七萬九千八,秦你帶回家啊。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緩慢、電動車售價、電動車性能,方方面面他們都落後了。

他們說啥就是啥,即便是錯了,也要我們自己走過、試過,自己去判斷,過去吃了太多別人指點江山的虧了。

網上那些唱衰中國電動車的人,其實就是當初歡迎特斯拉的那一批人……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賬號處理。

本文爲原創內容,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搬運,已簽全網維權,如有需求請聯系本賬號。

0 阅读:1049
评论列表
  • 2024-03-14 08:55

    整條生産鏈幾乎被中國領先,甚至技術,市場中國都占優勢,現在才開始起步對于一那些吃慣專利費的資本家說,毛都吃不上。怎麽可能不去唱哀純電動,日本氫能申請了70%專利,但是目前的零部件生産鏈未形成,市場沒有,能源來源未解決,相同中國已占半邊江山電車比,至少還要點時間,在這過度時間裏中國如果能碩研究出續航能力更長,安全性更好的的技術,何愁他西方唱衰

  • 2024-03-13 10:48

    小米汽車要來了,比亞迪價格只會更低。電池成本降了4萬,車價還沒有同步降到位。小米顔值高,車機系統先進,志在高遠,直接對標豐田。豐田年銷量1,120萬,上汽502萬,比亞迪302萬,比亞迪不得不服。中國汽車的未來是華爲和小米,不是比亞迪。

  • 2024-03-13 10:48

    還有一個最新消息,比亞迪銷量暴跌。2月份銷量同比下降36.8%

  • 2024-03-13 10:50

    文章編輯過的。本田1到2月銷量略有增長,被刪掉了。

  • 2024-03-13 00:33

    小米汽車要來了,比亞迪價格只會更低。電池成本降了4萬,車價還沒有同步降到位。小米顔值高,車機系統先進,志在高遠,直接對標豐田。豐田年銷量1,120萬,上汽502萬,比亞迪302萬,比亞迪不得不服。中國汽車的未來是華爲和小米,不是比亞迪。

  • 2024-03-13 07:18

    文章編輯過的。本田1到2月銷量略有增長,被刪掉了。

  • 2024-03-13 14:54

    還有一個最新消息,比亞迪銷量暴跌。2月份銷量同比下降36.8%

三叔科技

簡介:解析最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