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真的強烈推薦,這是一本警醒世人,擺脫烏托邦的書。

紫色羅蘭 2024-05-11 03:45:16

終于大致看完了《1984》。

被網友推薦去搜索《1984》,發現居然有很多版本。對比了一下,選出來自認爲語言最合自己胃口的一本。

“晏天”翻譯的這本。

就拿書籍前兩段來對比一下。

這是一個明朗清冷的四月天,鍾剛剛敲了十三下。溫斯頓·史密斯快速溜進勝利大廈的玻璃門,下巴緊抵著胸,試圖躲避冷風,然而他的速度不夠快,沒能阻止一股打著旋兒的沙塵跟著他進門。

走廊裏彌漫著一股煮卷心菜與舊地毯的氣味。走廊盡頭的牆上,釘著一張大得過分而不適宜室內展示的彩色海報。海報上只有一張巨大的臉,一米多寬——臉的主人約莫四十五歲,胡須烏黑濃密,輪廓粗犷英俊。

以上是我選擇的晏天翻譯的版本。

這是四月裏的一天,天氣晴朗卻又寒冷,時鍾敲了十三下。溫斯頓·史密斯快步溜進勝利大廈的玻璃門。他低垂著頭,想躲過陰冷的風,但動作還是不夠快,沒能把一股卷著沙土的旋風關在門外。

門廳裏有股煮卷心菜和舊床墊的氣味。門廳那頭釘著一張彩色宣傳畫,大得不適合釘在室內,上面只有一張巨大的面孔,寬度超過一米。那是個四十五歲左右的男人,蓄著濃密的黑色八字胡,面相粗犷而英俊。

這是另一個版本。

也許有人更喜歡後者,不得不說的是後者的導讀幹貨非常多,用詞准確,總之就是偏“幹貨文”的語言。我本人看故事,更喜歡故事性的語言,看文案比較喜歡幹貨文,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呢[呲牙]

時間有限,無法仔細地看完這本書,但是就只是搜索了一些《1984》的讀後感,就深受震撼。

奧威爾構想的那個政治集權主義,人人被電屏監控,沒有自由可言的社會,真的太過具象了,簡直就像一座宏偉而又高深城池的城堡聳立在眼前,不是3D,是5D效果的。(簡直讓人歎爲觀止,打開了我思想魔法的又一扇大門。)

在那個地方,從經濟,到等級制度,再到曆史文化,甚至到人的思想,都被圈禁與捆綁。

掌權者們指鹿爲馬,畫地爲牢,更改曆史,洗腦思想,用權力來打壓人性,限制人的自由。

這本書出版于1949年,正好是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年。

有人說讀這本書的時候想到了中國近現代的: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大事件。

是的,奧威爾構想的世界與當時還沒發生的未來驚人的相似。也許生性淡薄,我對政治不是特別感興趣,所以看完此書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這本書完全就是一部天才的預言小說。

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普通,我對這種早幾十年能夠預測未來幾十年後發生的事情,並且預測地那麽精准的這種技能非常佩服,這對我極具吸引力,所以一定會再抽時間細細品讀這本書。

現在我有一個問題就是,人類的預測能力跟現代科技比,究竟哪個更高明?

我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爲沒有怎麽去了解科技,這是我很遺憾的。之後一定會花時間多看相關的書籍,了解一下現代飛速發展的信息科技。也許就能知道大概的答案了。

但是奧威爾以及包括劉慈欣和克拉克等一類的科幻小說作家,我真的是非常佩服的。

他們讓我們看到廣闊的未來,並且點亮我們無窮的想象力。

《1984》真的強烈推薦[贊],這是一本警醒世人,擺脫烏托邦的書。

也是一本告別瑪麗蘇白蓮花,鑒別綠茶反pua的書。

就是結局有點悲劇。總的來說,值得反複閱讀!

我今天有點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這句話了。

因爲我昨晚看這本書之前正巧寫了一小段社會視覺觀點的小詩。這些個觀點源于昨天刷了一些視頻,看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某公園鬥毆,某某要告全網博主,,,等,讓我感覺暴力文化的再度興起,以及現代科技對我們私人信息的掌控。

因爲一個人的惡意

發到一個群裏

又來一些人

不斷傳播

轉發到更多的群

這份裹挾著無邊惡意的視頻

不斷傳播

發酵

形成一張巨大的網

也形成一座足以壓垮人的大山

人言可畏

三人成虎

加上網絡的傳播力度

威力數萬倍增長

這份惡意又滲透至

更多可以監測

批判

和打擊人

的新科技之中

甚至被他們發展成一種文明

當然

從如今網爆的頻繁來說

這種文明早已形成

從農村,三四線城市起源

到容易滋生黑暗的地方發展擴大

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未來是什麽樣的?

人文正在複古

舊時代的思想

將再次席卷而來

曆史再次重演

文明將再次洗牌

爲什麽信息科技發展最快?

爲了制約舊思想的卷土重來。

更高端的科技

掌握著所有人的故事

一切龌蹉將在太陽底下

無所遁形

將有更高端的文明

制約和判決

陰暗暴力的文化

創新與科技

將是未來的通行證

沒有之一

很多人說自己把手機放在口袋裏,自己無意間說了一句話,就被大數據捕捉到,到了晚上躺到床上,打開手機的時候,它就好巧不巧地推薦你今天提到過的內容。很多人說試了幾次,親測屬實。對比《1984》,真是細思極恐。

當然這種言論多少有些個人主義,就像總有人說頭條君不給推薦,還有其他各種說法一樣,也許無心但難免制造了焦慮恐慌。其實沒有那麽多事,也影響不了我們的生活。

戰爭,霍亂,暴力,被監視,被科技淘汰,被外星文明侵略?

有些事自古存在,有些擔憂一直都有,但生活的腳步依然向前,人們永遠更關心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1984》裏面的世界容不下尖銳的思想,之前的社會環境也近乎如此。好在現代文明更加先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政府和世界鼓勵創作,鼓勵進步。而且社會對很多新思維和新現象有了更多的包容和支持,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如此幸福而文明的社會。[贊][贊][贊]

昨天在抖音看到一個采訪視頻,采訪一堆老人,他們都是經曆了大半生的人,他們說,菩提本無樹,人啊,過好自己就行了。

是的,每個人活好自己,這個社會也就好了。

0 阅读:0

紫色羅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