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偷東西,家長語出驚人:“小朋友殺人都不判刑,還偷東西”

棠媽育兒成長 2024-03-24 23:11:50

蝴蝶效應來了,廣西一兒童店內偷拿商品,被店家發現後,要他聯系家長處理,母親到店後語出驚人。

店家說:“按照店裏規矩,偷東西要假一罰十。”

家長聽後十分激動,說:“小孩子殺人都不判死刑,還偷東西,這樣處理問題,你有沒有一點常識。”

可以感受到家長對于店家偷一罰十的這個做法十分不認同,可能覺得店家憑什麽罰錢,但卻用了一個很不恰當的比喻,聽起來的感覺就像:“小孩子殺人都不判刑,偷個東西怎麽了。”

這位家長護短護的特明顯了,不管孩子錯沒錯,我的孩子輪不到你來罰。社交媒體拓寬了我們的視野,也加大了我們的焦慮。

明顯的感覺到,年輕的家長不再願意一味的教育孩子“善良”,而是告訴孩子不能被別人欺負,你的善良要有鋒芒。以前父母總說:“吃虧是福”、“要分享”、“讓著點”,也動不動喜歡給孩子貼上“小氣”等標簽,孩子對于這些負面的評價特別在意,但是現在的孩子真的不一樣了。

有次帶孩子去遊樂園玩,一個10歲左右的女孩搜集了很多建築材料,有個5歲的女孩走過去想拿走一些,10歲小女孩說:“這是我搜集的,我還要用,你不能拿。”

5歲小女孩說:“你要分享。”

10歲小女孩回答:“姐姐就是小氣,姐姐就是不願意分享,你去別的地方找吧。”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表示:孩子的問題行爲,常常是在向父母表達什麽。

孩子的日常言語、行爲反映的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小孩子最初的三觀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而孩子每個行爲背後都有著更深層的意義。

偷也是如此,表面上看“偷”是一種不良行爲,那爲什麽你家孩子偷東西,別人家孩子不偷?說明“偷”這個行爲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普遍特征,大多和家庭教育脫不了幹系。

孩子“偷”行爲背後藏著的是孩子的物質需求或情感需求,但大多數時候,父母只能看到“錯誤的行爲”,卻不會去思考行爲背後真正的問題和原因。

孩子偷東西的原因可能千奇百怪,有些就是單純的我想吃這個零食,但是父母不願意買,有些是爲了買玩具,有些是因爲和同學攀比……而父母也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並和孩子溝通解決,才能杜絕孩子再做出同樣的事情。

1、物權意識從小就能教

去超市買東西要先給錢,從小就養成給錢再打開東西的習慣,給完錢就代表著商品歸屬權的變更,而這個從小多帶孩子逛超市,耳濡目染幾次就行。我每次都會跟孩子說:“稍等一下,我們要先買單。”、“等一下,我們還沒給錢”、“要先給錢,才能打開”。

2、3歲開始就可以給孩子零花錢了

孩子越大自己的想法就越多,出門看到好吃的、好玩的經常挪不動腳,商場裏爲了買玩具撒潑打滾的孩子也不少。

但是父母也明白,我們盡力滿足,但真的做不到孩子想要什麽就買什麽的地步。

零花錢就是花小錢辦大事,孩子會享受這種自己支配的快樂,但是需要有規矩和原則。

比如:零花錢給多少?哪些東西父母提供,哪些需要孩子自己用零花錢?孩子亂花零花錢要不要管?

我的建議是:“零花錢按周給,根據孩子年齡來,比如3歲一周就給3塊錢,4歲就是4塊錢一星期,基本生活、衣服、玩具、逢年過節禮物父母提供,孩子的零花錢就是用來買一些自己喜歡的吃的、玩的小玩意,當然如果孩子能攢錢買個大家夥,家長更應該支持,不能提前預支,如果你的零花錢不夠,就自己存一存,耐心等等。”

這樣孩子的物質需求和情感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滿足,她可以自己選擇,也通過了自己的努力買到了自己心儀的禮物,會更加珍惜和印象深刻。

3、經常和孩子溝通

比如,可以問問孩子你最近零花錢是怎麽花的,你覺得夠用嗎?你是喜歡一次性花完,還是今天花一點明天花一點,就是簡單的聊聊天,不評判對錯,了解孩子的一些動向和心聲。

孩子去偷,很多時候是被忽視了,或者被壓抑了。

店家偷一罰十沒依據,但家長應該領著孩子爲“偷”的舉動道歉,也可以據理拒絕店家罰十的要求,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永遠是未成年,總有長大的那一天,未成年不是知錯不改的保護傘,未成年犯錯更應該要引導好,這樣才不至于誤入歧途。

0 阅读:58

棠媽育兒成長

簡介:中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