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初年消滅匪特近三百萬:爲啥建國後冒出這麽多匪特?

人文之光 2024-04-21 16:23:45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關于《烏龍山剿匪記》這樣的影視作品。《烏龍山剿匪記》就是以新中國成立初期,對殘存的匪特勢力圍剿這一曆史事件爲背景而創作出來的作品。

其實從新中國成立到1954年,相關單位累計剿滅匪特294萬,幾乎逼近三百萬,前後曆時四年多。那麽問題來了:爲啥建國後冒出這麽多匪特?

其實這是個僞命題,因爲匪患曆來都有,只不過,新中國和匪患之間的關系堪稱不可調和,所以,才會對匪患采取除惡務盡的態度。這也給了人們錯覺:那就是匪患似乎是一夜間産生的。

1、盜匪長期存在的原因

在中國曆史上,盜匪最早産生于何時,已經是很難考據的事情了。但是從社會發展規律的角度來推測,相信至少在夏商周時期,就已經會産生最早的盜匪了。比如殷商的法律就有對盜匪鎮壓的條文。而古代官府對盜匪的打擊,其實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因爲盜匪往往藏身于大山之中,而官府考慮到剿匪的成本,因此對盜匪有姑息態度:即只要盜匪藏匿深山,騷擾一下深山周邊的農村,那麽官府一般也懶得管。而官府的態度也讓匪患在中國古代史上生生不息。

比如小說《水浒傳》裏,王倫當水泊梁山掌門的年月,官府就懶得去圍剿王倫。

當然,技術條件的制約,也讓匪患得以長期猖獗。比如秦始皇時代,芒砀山就有大量盜匪。秦軍可以在正面戰場輕松蕩平六國軍隊,但是在山上和盜匪打遊擊,卻往往力不從心。

而王朝後期往往容易進入亂世。亂世意味著社會失控。這個背景也意味著盜匪的規模會做大,甚至發展成上千人的規模。民國時期有的軍閥,其實就出身盜匪。只不過隨著勢力做大以後,被民國方面招安了而已。

2、土匪武裝情況

1949年秋季,新中國成立。老蔣帶著殘兵敗將敗逃到台灣。當然老蔣並沒覺得自己敗了,而是考慮如何給新中國制造麻煩,制造混亂,來實現反撲的圖謀。不過,搞事情總需要有人來執行。于是老蔣把眼光對准了南方地區山裏的土匪武裝——當然大陸有很多被打崩的蔣軍部隊也潰逃到了山裏。于是老蔣想出一個毒計:那就是派人去山裏招安土匪武裝,然後將山區的蔣軍殘部和土匪武裝進行一番整合,以山區爲武裝根據地,對我方的生産建設進行破壞和幹擾。

當然說到這,可能很多讀者要問:這群土匪咋就和老蔣這麽親?聽信老蔣畫大餅?其實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問題:因爲前文說了,不論是民國還是大清大明,對山裏的盜匪,其實都是姑息態度,而新中國對土匪是采取除惡務盡的態度。換句話說,對于土匪來說,在民國大概還可以渾水摸魚當山大王,但如果在新中國,必然是被消滅的宿命。因此土匪武裝的命運,等于和老蔣綁在了一起。所以雖然老蔣給土匪畫大餅,但土匪也只能假裝相信。

3、對土匪的消滅

當然,我方對于土匪武裝的成分,也是選擇正視態度:因爲很多土匪武裝的成員,是出于被裹挾狀態,或者說是被迫參加的土匪武裝。所以,對于土匪武裝的清除,也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手段,而是應該進行分別對待——即對于首惡要堅決消滅,但是對于願意投降的,則可以寬大處理。

在落實行動方面,我方選擇了如下應對模式:

第一,是以武力而後盾。當時我軍專門抽到了部分部隊,並專門成立了相關單位,來指揮部隊,對頑固不化的土匪武裝進行武裝打擊。當然由于土匪武裝和蔣軍殘部有所整合,所以規模也較大,有的甚至也一度可以和我軍打山地戰。

第二,切斷經濟來源。土匪武裝和蔣軍殘部整合以後,雖然規模做大,但是每天錢糧方面消費也巨大。而這些匪特武裝的來源主要是惡霸地主的贊助。所以,我方也做出土改決定:沒收地主惡霸的土地。這等于在經濟上消滅了匪特武裝的經濟來源,即便是匪特想長期折騰,單就經濟剛需這塊,就無法應對。

第三,根源扼殺。之所以舊中國數千年都沒能消滅匪患,根本原因在于存在孵化匪患的土壤。因此,在消滅匪特存量勢力的同時,也要堵住增量的來源。因此相關單位對社會閑散和一些不安分群體進行改造,避免他們參加土匪武裝的可能性。讓匪特武裝的基數只能越來越少,只能有減無增,這樣,假以時日,匪特武裝也將不攻自破。

第四,動員全民。相關單位在各村成立民兵組織,並且加強對民兵武裝的領導。這意味著,匪特武裝處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並且,民兵組織的成立,也意味著匪特武裝的活動範圍變得更小:因爲土匪一旦下山,往往會被民兵第一時間發現,而後引發圍剿。這導致匪特們只能龜縮在山裏。

第五,攻心。畢竟多數土匪還是想過安生日子的。在前文提到的四項作用影響下,土匪們但凡不蠢也知道,繼續當土匪幾乎毫無前途,而且土匪的日子只會一天比一天慘。加上土匪的家人有不少都分到土地,成了新社會的勞動者。這讓很多小土匪都處于動搖狀態。于是偷摸下山投降的不計其數。很多聲勢浩大的土匪武裝,到最後的歲月,往往只剩下土匪頭目一個光杆司令:手底下的人或者被我方的戰士、民兵擊斃,或者因營養不良而死,或者都投降了。

1 阅读: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