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名好不好?排名躍升,這6個方面很關鍵!

有何高教 2024-04-29 11:36:51

軟科作爲一家專注于高等教育評估與研究的權威機構,其發布的排名已成爲考生和家長填報志願的重要參考依據。近日,軟科發布2024年中國大學榜單,引發了廣泛關注。在這份榜單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表現搶眼,位居全國第36位,江蘇省內第三名,充分展現了其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

在此次榜單中,共設有辦學層次、學科水平、辦學資源、師資規模與結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高端人才、重大項目與成果、國際競爭力等10個評價模塊,而與2023年的軟科排名數據相比,南航在今年的排名中取得顯著進步。

具體來說,南航在辦學層次、師資規模與結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高端人才以及重大項目與成果等六個方面均有所提高,反映出學校過去一年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以及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優異表現。

接下來,小編將從這6方面詳細解讀南航在軟科2024年中國大學排名的顯著進步,爲對南航感興趣的考生和家長提供有價值參考。

作爲“國防七子”之一,南航誕生于抗美援朝烽火中,與生俱來就有“航空報國”的紅色基因和“志在長空”的藍色夢想,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

在學科發展中,南航“雙一流”學科數由1個增至3個;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南航優秀學科總數由3個升至7個,工程學ESI排名躍居萬分之三行列(進入前0.25‰、全國第24位);在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中,南航8個學科中5個學科獲評“優秀”,這些數據都表明南航在學科建設上的卓越實力與持續進步。

學科建設的顯著進步爲南航科研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爲科研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果從這裏走出,讓大家看到了南航在科研方面的卓越實力。

去年2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款仿生蜥蜴機器人。這款機器人不僅具備自主導航功能,還擁有智能控制系統,能在遇到困境時自主解決問題,不僅爲人類探索火星提供了強有力的助手,還能在火星上收集到各種寶貴的信息。

去年5月底,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次載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南航科研團隊應航天員中心和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的委托,參與研制了“水下機械臂及其智能控制系統”。

去年7月,南航郭萬林院士團隊的殷俊教授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Artem Mishchenko教授等合作在Nature發表研究成果,爲調控塊體材料的電子態提供了全新途徑。

在2023年,南航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圍繞“三航”領域“卡脖子”難題,在飛行器結構力學、特種制造、綜合能量管理、水伏學等領域取得一系列創新突破,相關研究成果有力支撐了國産大飛機、載人航天、火星探測等國家重大工程。而這,也讓大家看到了南航雄厚科研創新實力背後的高端人才。

在70多年辦學曆程中,南航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持續強化對各類人才引育的支持力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爲此,南航實施“五十百千人才工程”,推進“領航計劃”“長空計劃”“牧星計劃2.0”等人才引育計劃;加強百強創新團隊及專職科研(博士後)隊伍建設,優化博士後管理制度,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的“蓄水池”。同時,南航還實施“海外引才平台鏈路計劃”,加大全球引才力度,完善海內外學者智庫,以加快吸引重點需求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爲增強科技與人才高質量發展的互動性,南航實施“國防人才倍增計劃”,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聘力度,提升國防科技領域的學科和學術影響力。通過依托人才專項,精准引進關鍵核心方向的優秀人才,該校實施靈活高效的引聘政策,爲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提供綠色通道,加強國防領域成熟人才的引聘。此外,南航還持續打造“長空論壇”品牌,舉辦學科群論壇,凸顯辦學特色。同時,通過組織開展“青年教師攜手遠航”工程,引導青年教師將個人發展與行業發展相結合,推動該校整體人才隊伍的持續壯大和優化。

在這樣長效人才引育機制下,南航的師資隊伍規模與結構得到顯著優化和提升。在2023年,南航已打造46支團隊,新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0人、國家級青年人才25人。“十四五”以來,新增各類高層次人才300余人次,人才增量較“十三五”同期增長173%。

與此同時,在這一年,朱荻院士領銜的“航空航天先進制造教師團隊”入選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無人機青年創新團隊入選全國青年文明號,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吳啓晖教授當選IEEE Fellow,榮譽教授蓋博·約瑟夫·施德潘(Gabor Jozsef Stepan)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能源與動力學院徐驚雷教授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劉向雷教授獲評首屆工信傑出青年,師資水平優異,實力卓越。

隨著高層次人才的不斷彙聚和師資隊伍規模的擴大、結構的優化,南航的教學、科研實力日益增強。這些優秀的師資團隊,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科研領域勇攀高峰,同時也爲南航深耕人才培養注入了新活力。

他們將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爲學生提供更爲廣闊的學習視野和實踐機會,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思維,助力其在各類學科競賽中表現出色,贏得優異成績。

在第十八屆“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中,該校獲主體賽特等獎3項、一等獎2項;在第十三屆“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中,南航學子獲金獎4項、銀獎1項;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3)上,南航學子獲金獎3項,銀獎7項……

從辦學層次到人才培養等,無一不證明了南航綜合實力的“硬核”。

綜上所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軟科2024年中國大學排名榜中的卓越表現,特別是在辦學層次、師資規模與結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高端人才以及重大項目與成果等方面的顯著提高,充分表明該校在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強勁發展勢頭,也爲更多優秀學子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實現夢想的機會!

1 阅读:5

有何高教

簡介:專注高校和科研領域,服務于考生、高校師生和科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