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陵選址堪稱獨特:宋太祖一支響箭定皇陵,成後世美談

人文之光 2024-04-25 18:57:04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是武將出身,號稱依靠一根軍棍打下大宋朝的天下。北宋皇陵位于河南鞏義市境內。當然,北宋滅亡後,金人扶植劉豫稱帝,建立僞齊朝廷。劉豫觊觎北宋皇陵的財富,于是專門成立盜挖北宋皇陵的衙門。這導致了北宋皇陵遭到了空前的破壞。

關于北宋皇陵的選址,其實也有一段被後世傳爲美談的曆史故事:那就是宋太祖一支響箭定皇陵。

1、宋太祖射箭定皇陵

北宋開寶九年,西元976年,趙匡胤帶群臣到洛陽一帶巡視,而後祭祀其父親。之後宋太祖命身邊侍從拿來弓箭,而後宋太祖站在高台上,對著西北方向射了一箭。而後宋太祖命人去尋找射出去的箭矢,並命人在這裏埋下一個小石馬——宋太祖宣布:等將來他駕崩以後,埋小石馬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墓穴。

有意思的是,就在幾個月後,趙匡胤就突然駕崩了——似乎,趙匡胤對自己不久于人世這件事早有預感。于是選定了陵寢。而趙匡胤通過放箭來選擇墓穴所在,也讓人感受到了頗有符合武將出身的英雄氣概。

雖然宋太祖死後,北宋的皇位傳承出現了兄終弟及:即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做了皇帝。但是趙光義聲稱自己做皇帝是長兄的意思,所以在墓葬方面,還是選擇以自己的大哥馬首是瞻,所以之後北宋的帝王陵墓都安葬在工衣境內——當然,徽欽二帝例外。因爲徽欽二帝在世的時候,就被金兵活捉,而後押送到了黑龍江抓兔子去了。

2、北宋皇陵的遭遇

宋太祖的陵墓被叫做永昌陵。永昌陵在北宋末年的遭遇頗爲曲折。

其實北宋的滅亡雖然是必然,但也是偶然。說必然是因爲北宋後期社會矛盾激化嚴重,農民起義不斷。所以從曆史必然性來說,即便沒有金兵南下,北宋也必然會在之後被農民起義沖垮。說偶然是因爲,金兵當時南下的目的,往大了說是爲了敲詐勒索,往小了說是搶劫,但沒想到北宋徽欽二帝昏招不斷,這才給了金滅北宋的機會。其實金滅北宋與其說偶然,還不如說鬧劇。

金兵南下的目的是圖財,所以金兵即便捉了徽欽二帝,也沒忘記初衷:那就是套現。于是金兵在掠奪走大量北宋財富的同時,還派人挖了北宋很多的皇陵。不過,對于永昌陵和宋仁宗的永昭陵,金兵倒是沒有盜挖:因爲金兵也聽說趙匡胤是蓋世英雄,所以敬重趙匡胤,而宋仁宗的仁厚在女真人裏面也有傳聞,所以金兵沒有盜挖永昭陵。

不曾想,當僞齊朝廷開張以後,僞齊皇帝劉豫的道德水平還不如金人。所以對于金兵都沒有下手的趙匡胤和宋仁宗的陵墓,劉豫倒是沒含糊,直接命人盜挖了這兩個陵墓。劉豫對永昌陵的盜挖相對不細,所以民間有傳說,認爲永昌陵裏還有不少殘存的寶物,而且隨著傳說年久日深,也變得越來越邪乎。這也引起了盜墓賊的觊觎。

當然,隨著金朝對中原的統治處于穩定,金也立法禁止盜墓。因此金朝時期,永昌陵還算相對得到了保護——在僞齊盜挖之後而言。

金滅亡以後,統治金故地的是蒙元。元對于墓葬保護沒什麽概念,甚至元朝皇帝的墓葬也比較有特色。這就給民間盜墓提供了機遇。所以元朝時期,永昌陵再一次遭到了一個叫朱漆臉的盜墓賊的盜挖,甚至宋太祖的屍體都遭到了損壞。

所以永昌陵也堪稱命運曲折。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