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宇宙的語言,虛數一點也不虛

朝宗驚鳴 2024-04-27 21:15:53

20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預言,我們的世界建立在數學之上。然而,很多人當時將這個預言視爲笑話。宇宙是一個實體,我們可以看到它、摸得著它,但數學卻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宇宙怎麽可能是由數學構建而成的呢?

2022年1月24日,證明這個理論的論文出現了,中國科技大學的潘建偉教授和他的團隊首次用實驗證實:描述量子力學必須要使用複數。這一發現表明複數與實體世界之間存在著對應關系。爲什麽人類發明的數學可以幫助我們破解宇宙的秘密呢?這背後到底有什麽更深層的原因?

讓我們回到公元前6世紀,一群希臘人正在愛琴海上舉行派對。聚會的高潮是殺害一位叫做希帕索斯的人,人們把他扔進大海,活活淹死了。而這些殺人凶手竟然都是必達格拉斯派的數學家,古希臘的高級知識分子。爲什麽數學家要殺人呢?這是因爲他們要保守一個驚天的秘密。

秘密是這樣的:首先,讓我們畫出一個正方形,假設這個正方形的邊長爲1。連接正方形的對角,我們得到了一條線,問這條線有多長?今天的初一學生都能立刻回答,這條線的邊長是根號2。然而,古希臘人還不知道什麽是根號,他們費盡心機,也計算不出這條邊的准確數字。最接近的一個長度值是707/500,也就是說這條邊接近1.414,但顯然又不完全相等。

這個問題打破了古希臘人對世界的認識。他們認爲世界與數應該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比如2只羊、5把弓,7個貝殼這都沒問題。但是根號2代表什麽呢?莫名其妙地出現了無理數,這打破了他們對世界的基礎邏輯。比達格拉斯派嚇壞了,這會不會說明世界是虛幻的呢?

爲了保守這個秘密,他們只能殺死發現無理數的人,就是希帕索斯。這就是曆史上非常有名的第一次數學危機。然而,數學這種東西有一個特性,一旦某個公理或公式被發現,很快就會被其他人發現。無理數並不難找,反而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當越來越多的無理數被發現時,整數的大廈就轟然倒塌了。除不盡意味著什麽呢?似乎意味著我們的世界並不那麽完美,它存在著不確定性。

事實上,我們的世界很有可能就是不確定的。科學家觀測組成世界的微觀結構,本身就是一種概率。咱們來觀察一下微觀世界。雖然從來沒有人見過真正的原子結構,但下面這個圖像已經非常震撼了。這是鉑納米粒子,鉑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是白金。這個球上的每個小點都是一個單獨的鉑原子,目前這個球狀的區域裏大概有27,000個鉑原子。

原子看上去像個小球,但實際上它並不是小球。我們還能近距離地觀測原子嗎?科學家使用最先進的MRI,即核磁共振儀,拍攝了單個原子的圖像。雖然圖像不是很清楚,但大家需要非常仔細地觀察。這就是一個原子自旋狀態的變化,這才是原子的廬山真面目。

那麽,我們還能更貼近原子嗎?不可能了。現在的科技完全達不到這一點,只能用三維動畫來模擬原子內部的樣子。電子以超高的速度圍繞著原子核運轉,因爲原子核太小,而電子的運動速度又太快。看上去電子既出現在這裏,又出現在那裏,所以形成了電子雲。電子是無法精確描述的,通常使用概率波來表示。理論上,電子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就好像電子能夠穿牆一樣,這種現象稱爲量子隧穿效應。這說明不確定性是量子世界的常態。

時間來到1425年,意大利著名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畫了一幅奇怪的畫。以前從來沒有人見過這樣的畫。畫裏的空間好像全部都指向了一個點,離這個點越近,離觀察者就越遠,受到的壓縮程度就越大。如果這個點足夠遠,一切事物、人、建築,甚至山脈和海洋,都可以壓縮進這個零維的點。所以這個點不僅是零,也是無限的。在今天的繪畫學上,這個點被稱爲滅點。

在布魯內萊斯基畫出滅點之前,所有的畫都是平的,沒有空間透視關系。例如,十字軍東征圖中,騎著馬的十字軍領袖和城堡差不多大,而城上的弓箭手又變成了小矮人,這些都是扁平失真的二維圖像。

關于滅點,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德國主教尼古拉斯庫薩與布魯內萊斯基是同時代的人,他曾長時間觀測夜空。最後,他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大主教是怎麽得出這個驚人的結論的呢,因爲他沒有在宇宙中看到任何滅點。布魯內萊斯基的畫使歐洲的數學家們意識到不能再回避零與無限了。

200年後,一位全世界初中生的敵人現身了,他就是法國人迪卡爾。笛卡爾有兩件事特別有名,一是他的哲學思想,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我思故我在”。第二件事更了不起,就是笛卡爾發明了平面直角坐標系,讓初中生痛苦無比的解析幾何。據說笛卡爾曾經想過,x軸和y軸能不能從1開始呢?他馬上就發現那是不可能的。0必須排在-1與1之間,沒有0整個坐標系就不存在了。

1927年,比利時天體物理學教授勒梅特提出了一個極其震撼的理論:宇宙大爆炸。今天主流的物理學界是這樣解釋的:距今138億年前,宇宙産生于一次大爆炸,宇宙是從無到有的。它最初就是零,早期宇宙經過一次猛烈的爆炸,然後宇宙常數趨向于0,空間開始正常膨脹。按照這個理論,宇宙似乎有一個開始,但是沒有結局。

這樣看,平面直角坐標系就是一個二維化的數學宇宙。它有起點0,同時向四周發散,形成了無限的空間。數學再一次表現了它的預言能力。

隨後,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了更多的0與無限。這就是人類拍攝的第一張黑洞影像。這是位于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黑洞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越趨近黑洞,時空曲率越大,因爲黑洞的體積爲零,所以曲率將會趨向于無窮。光也無法從黑洞中逃離出來。

據意大利科學家預測,宇宙中黑洞非常多,甚至銀河系就有可能有1億個黑洞。這些黑洞就是零和無限的結合點,數學與宇宙似乎有著剪不斷的聯系。無理數好像預言了世界的不確定性,0與無限似乎在講述宇宙的開端與結束。但是這些還不是最神秘的,真正燒腦的部分才剛剛開始,那就是虛數的出現。

時間來到16世紀上半頁,有個叫塔塔利亞的數學家,以一己之力獨自解開了一元三次方程。在那個時代,這樣的知識是無價之寶。塔塔利亞靠著數學比賽和解題能夠掙到很多獎金,所以解方程的秘密是不會讓任何人知道的。有一位米蘭的醫生,同時也是數學家卡爾達諾,千方百計地想要得到解題的方法。在他糖衣炮彈的攻勢下,塔塔利亞就把解題方法告訴了他,但他要求卡爾達諾發誓永遠不會把方法告訴任何人。

塔塔利亞是這樣解題的,他將一個正方形擴展到三維,取一個三次方程:x^3 + 9x = 26。想象一個立方體邊長爲x,它加上一個9x的體積等于26。再將立方體的邊長擴展y,得到一個新的邊長爲z的立方體,其中z等于x + y。將擴展出的體積分爲7塊,其中3塊大的矩形棱柱的體積是x*x*y= xxy,還有3塊小的矩形棱柱的體積是xyy。最後還剩一個小立方體,體積是y的三次方。

塔塔利亞將這6個矩形棱柱重新裝配成一個大的立方體,其中一側的長度爲3y,另一側爲x + y也就是z,高度仍然是x。這個新的矩形棱柱的體積就是3yzx。卡爾達諾敏銳地意識到,這個體積等同于三次方程中的9x,所以3yz = 9。

將6個矩形棱柱裝回去,還缺了一塊,即最小的立方體。因此,在方程的兩邊各加上y的三次方,大立方體z的三次方就組裝好了,它等于26 + y^3。

現在我們有兩個方程和兩個未知數。將z=3/y代入第一個方程,就得到y^6 + 26y^3 = 27。

現在看上去好像更複雜了,因爲要解決六次方的問題了。但實際上,我們可以將y^3看成一個整體。

塔塔利亞再將這個三維圖形變成二維,計算出小正方形的邊長等于1。

由于z=3/y,所以z=3。從而得出x=2。這是一個極爲了不起的思維過程,塔塔利亞得到了一個一元三次方程的正確解。雖然得到了塔塔利亞的解析式,但是塔塔利亞並沒有給出證明。卡爾達諾用了好幾年的時間,終于獨立地推導出完整的證明步驟。接下來的事大家一定猜到了,他把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寫成書出版了。雖然在書裏,他明確提到這個方法是塔塔利亞發現的,但實際上還是違背了他的諾言。

卡爾達諾在解一元三次方程時,有時會得到一些奇怪的解,比如x^3 = 15x + 4。代入公式會得出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根號-121。負數怎麽能開方呢?卡爾達諾認爲這種表達是沒有意義的。他在書中說,這種現象似乎沒有什麽用處,但是這種奇怪的數就像是幽靈一樣,總是存在于方程的解中。

前面我們提到的大數學家笛卡爾終于給這種數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虛數。虛數表達爲a + bi,其中a和b爲實數,i等于根號-1。

1799年,德國數學家高斯假定實數與虛數和平面直角坐標系上的點一一對應。于是他就發明了震驚數學界的複平面。有人會說,這不和前面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一樣嗎?怎麽就震驚數學界了呢?別看同樣是橫豎兩條直線相交,複平面所賦予的思想內涵要深刻得多。可以說,人類對複平面的探索才走了一半的路,我們還遠遠沒有參透複平面的真正含義。

下面我們使用最簡單的概念來介紹一下複平面。舉個初中數學的例子,假設給出一個方程:y = x^2 + 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就得到這樣一個圖形。

這個圖形與x軸沒有交集,所以沒有根。根在哪裏呢?其實不是沒有根。如果把這個方程拓展到虛數的維度裏,就得到了這樣一個圖形,圖中標記的部分就是方程的虛數根,另一個根在紙的下半部分,我們看不見。

從這個最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看出,虛部的出現將我們引入到另一個維度。需要說明的是,這個維度並不是我們通常說的二維、三維,而是一個虛構的維度。在這個維度裏,可以隨心所欲,想要表現三維空間嗎?那就是小菜一碟。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機場的控制塔。從雷達屏幕上,可以讀出飛機的航線與實時的速度。在飛機降落時,有很多的變量,爲了簡化計算,就需要使用虛數i。虛數這麽抽象的概念,爲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實際用途呢?

我們再回到複平面上。假設一架飛機的航向爲3 + 4i。如果讓飛機逆時針轉動45度角,新航線是多少呢?

45度在複平面中表示爲1 + i。只要把3 + 4i與1 + i相乘就可以了,最後得出-1 + 7i,這就是新的航向。

飛機除了在平面上轉向,還會改變高度,這就又引入了新的維度,這些都需要使用虛數來計算。背後的原因是什麽呢?這是因爲每成一次i,實際上都是在複平面上旋轉了90度。1乘i來到了i,0點,i乘i來到來到了0 -1點,再乘i來到了-i 0點,再乘i回到了0 1點。

我們一直乘i,按這個點就會在數軸上連續旋轉起來。如果從x軸方向向下移動,就會得到一個螺旋,而這個螺旋在虛部上就是正弦波。

我們的世界很有可能是由波組成的,所以到處都是波。音樂、流體、量子力學中,波動力學都是波。從複平面上看,解釋波動現象的最佳方法就是虛數。

我們再回憶一下虛數是怎麽來的。它最先是解決三次方程中一個古怪的解,卻可以用來描述大千世界。這真是太奇怪了。虛數到底是一個高度抽象的概念,還是像無理數0和無限一樣真實地存在于我們的世界中呢?這一直是人們思考的問題。

現在我們回到文章開始介紹的中科大潘建偉教授的實驗上。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實驗。從兩個粒子源各産生一對糾纏粒子,甲源産生A和B1,乙源産生B2和C。AC分別進入1號和3號探測器,B1和B2進入到2號探測器。強迫原本不糾纏的B1和B2進入到糾纏態,這個過程稱爲糾纏交換。最終,原本無關的a和c居然也産生了糾纏。潘建偉教授和團隊用實驗證實,這個過程用實數理論是無法描述的,必須使用虛數。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虛數不虛,說明虛數在我們的世界裏是真實存在的。

這就不禁讓我們思考,數學到底是什麽?爲什麽數學總是能帶領人類去不斷探索宇宙的本質?這個問題現在依然沒人能夠回答,所以也只能給出一種似是而非的答案。因爲數與真實世界是一一對應的,如果宇宙有智慧,數學也許就是宇宙的思維規律。人類通過掌握數學,不斷地探索宇宙的思維規律,進而揭開宇宙的真相。從這個角度上說,數學的本質是宇宙的邏輯。

1 阅读:130
评论列表

朝宗驚鳴

簡介:熱愛體育,探索未知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