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高質量發展步履堅實(中國品牌日)

中視財華 2024-05-10 20:16:40

“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要把住質量安全關,推進標准化、品牌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品牌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爲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加強品牌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牢記囑托,奮勇前行,中國品牌躍上新台階,中國企業發展開啓新篇章——

茁壯成長,地位更重。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我國企業有142家,數量位居全球榜首。

生機勃勃,活力更足。從高鐵飛馳、神舟飛天、“天眼”探空、北鬥組網、大飛機翺翔到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暢銷海外……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更多中國品牌脫穎而出。

踔厲奮發,更多國貨品牌出圈走紅

4月13日至18日,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舉行。走進各大品牌展區,國貨“潮品”引來廣泛關注:從海南黎錦到景德鎮瓷器,從上海牌腕表到紅旗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中國品牌備受青睐,成爲消費新選擇。

在守正中創新,“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依托數字化生産、全流程冷鏈,上海消費者15個小時後就能品嘗到從原漿生産線灌裝的青島啤酒。“積極擁抱新興技術,不斷增強創新動能,助力百年品牌在經典傳承中綻放全新生機。”青島啤酒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利用數碼立體雕模工藝,冠珠瓷磚推出新品“韶華岩板”;自主研發碳纖維公路自行車,“飛鴿”銷量再創新高……勇于探索、推陳出新,一家家“老字號”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從跟跑到領跑,衆多新品牌步入快車道。

喜茶從12個茶葉産區引進近20款優質茶葉應用于新茶飲,全球門店數量去年底突破3200家;三棵樹聯合故宮宮廷文化,研發推出系列國色藝術漆,塗料跻身行業前列……競相湧現、蓬勃向上,新品牌釋放巨大潛力。

京東消費及産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4國貨消費觀察》顯示,相比2020年同期,今年生産國潮産品的品牌數量同比增長超3倍,商品種類提升超5倍,尤其在服飾、家具、家裝等領域“新中式”産品持續熱銷,越來越多高品質、高價值的國貨品牌和産品受到關注、贏得認可。

從國內到國際,更多“中國造”闖出大市場。

從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到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從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到科威特央行新總部大樓,近年來,中建集團打造出一張張“中國建造”名片。中建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企業已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建設超過8000個工程項目,並牽頭制定多項建築制圖國際標准。

貴州茅台産品銷往64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出口額占中國白酒出口額的77%;上汽集團去年海外市場銷售超過120萬輛,連續8年保持整車出口國內行業第一;海信激光電視去年在德國、法國等國家銷量同比增長超70%……揚帆出海、開拓市場,大批中國品牌閃耀國際市場。

創新驅動,鑄就中國品牌更強實力

“中國風”頻頻出圈、“中國造”蔚然成風,憑的是什麽?

持續創新,爲品牌發展注入活水。

“創新並非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恒。”百度相關負責人介紹,錨定人工智能技術,公司過去10年持續投入近1700億元。如今,公司自主研發的文心一言大模型用戶累計已突破2億人,日均調用量達到2億次,廣泛應用于交通出行、線上購物、學習辦公等多個領域。

持續打造核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中核集團湧現出“華龍一號”、新一代“人造太陽”等重大成果;堅持在智能算力、數字經濟等領域持續投入,潤澤科技業務連年穩步增長;引入包裝機器人、自動導向車等智能化設備,西鳳集團不斷提升品控管理水平……不懈創新、勇于突破,讓更多中國品牌立得住。

堅守質量,爲品牌建設夯基壘台。

在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一輛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後,逐個進行全身“CT掃描”。工廠通過對整車400多項功能和上萬個信號交互進行自動化測試,嚴格保障每台出廠車輛的品質。“質量是産品的關鍵競爭力,也是品牌的基礎。”賽力斯集團副總裁康波說,聚焦市場需求,緊抓産品質量,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在泸州老窖智能灌裝車間,每條生産線均配有雜質檢測機和外觀檢測機,可對灌裝過程中産品及包材的細小瑕疵逐項檢測,提高了質量、降低了成本;揚子江藥業集團通過對藥品生産進行實時監控和智能化管理,使質量控制更加精准、可靠;谷雨建設護膚品研發中心,不斷提升産品質量……質量爲先、精益求精,讓更多中國品牌站得穩。

需求引領,爲品牌壯大添能蓄勢。

中國建設銀行持續開展養老金融特色網點建設,提供線上渠道關懷模式,不斷提升老年群體金融服務獲得感;中國人壽圍繞科技型企業全周期多樣化需求,創新金融産品與融資服務,去年科技保險風險保障金額達87萬億元;五糧液積極打造和美文化節等主題活動,更好增進消費者對品牌的文化認同……順應消費和産業升級趨勢,更好滿足美好生活需要,讓更多中國品牌叫得響。

服務大局,中國品牌闊步邁向未來

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品牌的價值,既植根于技術創新、産品品質,也來自于努力擔當、積極奉獻。近年來,許多中國品牌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得到廣泛認可、贏得更多聲譽。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從光伏租賃合作模式推廣到充電樁建設、電磁廚房改造,南方電網公司在廣東省清遠市新馬村構建起一張近零碳新型農村電網;結合草莓特色産業,中國郵儲銀行丹東市分行創新推出金融産品“漿果貸”,2018年至今累計爲當地草莓産業客戶投放貸款8.4億元,惠及種植戶及各類企業4000余戶;國網甯波供電公司在多個區縣探索充電設施村企共建、收益共贏模式,更好服務往來遊客,每月爲村集體增收萬余元;拼多多加大對農研賽事等重點項目投入,通過推動各地打造數字化農産帶,助力鄉村産業振興。

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打造零碳服務區、開展濕地水質淨化工程、建設綠色低碳示範高速公路……去年,中交集團發布10個綠色低碳典型示範項目,涵蓋公路、水運、城市綜合開發等多業務領域,綠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發揮産業鏈龍頭企業作用,伊利引領54家供應商完成低碳轉型,通過持續推進“種養一體化”新模式,促進供應鏈間低碳合作。

積極投身社會公益。聚焦公益教育,近年來海爾累計投入希望工程1.34億元,援建希望學校386所,覆蓋26個省份;立足公益助殘,圓通在街道、村鎮建立“圓夢家園”驿站,截至今年3月,共開設“圓夢家園”近8000家,累計幫助超1.5萬名殘疾人及其家屬就業創業;錨定全民健康,一塊醫藥公司累計服務3.2萬余家區縣連鎖藥房。

十年樹企業,百年樹品牌。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正爲企業發展帶來新的寶貴機遇。堅定信心、昂首奮進、砥砺前行,中國品牌前景可期,中國企業前程遠大。本報記者 韓 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