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鑫·׀如果美元繼續大幅上行黃金牛市會否翻車?

楊易君黃金與金融投資 2024-04-19 16:03:39

如果美元繼續大幅上行

黃金牛市會否翻車?        

2024年04月19日 威爾鑫投資咨詢研究中心

(文) 首席分析師 楊易君

來源:楊易君黃金與金融投資

絕大多數市場分析,即便分析表象看似“繁花錦簇”,觀點實則多隨波逐流,難有前瞻性,尤其難有長期有效的前瞻性。一個分析人士即便僅欲大致弄清某一類金融市場運行邏輯、方向、轉折等信號,都需海量的金融與市場信息,便捷高效的市場分析工具,並能多視角分析印證。然一個人之精力、專注力畢竟有限,若常在各類金融市場跑馬,觀點必然膚淺。如果投資者持續關注這類分析,很快即會感覺這些市場觀點經常爲迎合市場表現而“隨機漂移”,其分析見解自然經不得回顧、反刍。

尤其基本面的解讀,很難通過一個或一類經濟數據,就能大致推導出經濟或市場走向。需多種數據及市場視覺互爲印證的分析結論才較爲可靠。即便偶有“隨機漂移”,也絕不會持續跑偏。比如,在2023年12月中下旬,在美元大幅下跌中,我們判斷美元會轉強,判斷金價會與美元共同走強。此外,2023年三季度以來,筆者通過美國勞動力成本變化趨勢、美國商品房價格運行狀況、經理人物價指數分項、商品市場周期等信息綜合分析,認爲歐美通脹極難持續下降,歐美降息時間將遙遙無期,歐美難免一輪至少中等程度的經濟金融危機。盡管這些觀點一直與華爾街大行(高盛、美銀、摩根大通等)、美聯儲論調不一致,但筆者始終堅持自己憑豐富數據立體論證得到基本觀點。目前美聯儲、華爾街大行等正紛紛調整觀點。

筆者爲何會在2023年12月下旬美元中期下跌正勁時,認爲美元將中期上行,甚至中期大幅上行呢?下面內容乃筆者在2023年12月20日給客戶報告中,有關美國經濟金融、美元前景的深度分析判斷,並認爲金價、美元可能類似進入2019年後的情形而共同走強:

【美股強勢更說明美元指數總體應趨強】

就階段金價與美元指數關聯觀察,美元階段或中期運行趨勢很大程度上仍是金價運行主要影響因素。本快訊就宏觀經濟、金融運行邏輯,對當前爲何美元指數不會趨勢線貶值進行分析探討,希望用心消化。

在不同經濟金融運行大周期中,盡管有時很多經濟金融參數變量周期性運行相似,當大體對應經濟金融周期運行的相似演繹。但由于影響一輪經濟金融周期的變量實在太多,每一個變量變化的程度有差異,進而使得經濟金融運行周期雖相似,卻又總見差異。但一些市場與經濟運行邏輯,卻大體可以高度確認。

筆者前一周(兩周前)認爲美股極可能中期見頂了,在美股見頂初期,通常對應美元強勢,且我們亦從外彙市場中發現不少美元運行“異象”。但是,最近兩周美股延續強勢,道指再創曆史新高。美元上周破位下行創中期新低。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稍早判斷錯了?未必!在美股創曆史新高後,筆者認爲美元指數趨勢性下跌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只是在黃金市場操作節奏上,由于市場波動細節越來越偏離我們預期,不必過于去博金價對應調整過程。

由于本輪宏觀經濟金融周期仍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現象,筆者先回顧分析與此輪經濟金融周期有較強相似性的1971-1979年美國經濟金融運行狀態,然後再進一步對比推測似可能産生“意外”的此輪美國經濟金融運行周期特征的相似性,重點在于論證當前美元指數不會出現趨勢性貶值,總體或將震蕩趨強。

如1971-1979年道瓊斯工業指數(重點代表美國金融狀況)、美元指數、美國CPI年率、美國ISM制造業指數、高盛標普商品指數(替代原油價格)、國際現貨金價、標普500席勒市盈率圖示:

對洞悉一輪經濟金融周期而言,盡管這幅圖表的信息已然不少,但仍有很多經濟金融變量可以加入,以獲得對經濟金融更爲立體式的觀察思考。但更多經濟金融指標也只是進一步印證信號判斷的正確性罷了。這些指標已能相對客觀、准確地反應當時美國經濟金融的客觀運行狀況。

1973年1月(圖中A位置),寬松周期刺激道指見頂1067.20點曆史大頂,對應美國ISM制造業指數高燒至70附近(小圖4)以後,一輪通脹(小圖3之CPI年率圖示)與中等程度的經濟金融危機(小圖7美股見頂)開始孕育。

通脹與危機初期,美國調控者低估了(1973-1974年)通脹力度,最明顯的信號是縱容美元貶值。美元指數從110點附近大幅下跌至90.50點,很大程度對沖了升息對通脹抑制的功效,致使美國CPI年率持續大幅上行。

當CPI年率(小圖3)達到6%以後,調控者發現情形不對,在繼續升息的同時,立馬主導美元指數(1973年7月見底于90.50點後)升值,雙引擎(升息與美元走強)抑制通脹。代價則是美國經濟金融遭遇沖擊,道瓊斯指數(小圖1)下跌越來越快,美國ISM制造業指數(小圖4)從過熱震蕩下滑至榮枯分水嶺,當時尚未發布ISM非制造業指數……

這段時期與美聯儲在2022年上半年表現相似!雖2022年美聯儲升息行動確實太遲了,但率先主導了美元強勢,而後以更快、更強的升息“速度、力度”彌補了行動遲緩之錯。

1974年1月左右,美國CPI年率漸近10%,美國調控者再次犯錯,“估計”通脹被“摁住了”,過早縱容美元(見頂109.50點後)貶值。經過一個季度之後,美聯儲發現通脹繼續在走高,又轉而主導美元走強,並繼續升息,代價是對美股、美國經濟形成了更強的沖擊力:

道瓊斯指數加速下跌至570點,自曆史頂部大幅下跌就46.6%。標普500席勒市盈率從18.71倍超腰斬至8.29倍;

美國ISM制造業指數下跌至30.7點;

一輪中等程度的經濟金融危機在1975年3月左右硬著陸破膿見底!對應美國CPI年率高達12.20%。

1974年11月至1976年1月(B-C區間):

美國通脹見頂(CPI年率見頂12.20%後)回落,高盛標普商品指數(替代觀察原油價格)從298.79點大幅下跌至168.67點,觸及250周均線;

美股中期見底強勢反彈後企穩,道指從底部反彈超50%(C位置);

美國ISM制造業回升至50以上,重新進入擴張區間……

觀察思考這一年零10個月的時間裏,道指大幅反彈超50%後橫盤,意味著市場“疑窦重生”:這僅僅是美國經濟金融的反彈,還是長周期反轉?

誠如我們對2021年後美國經濟金融周期的觀察思考,即便有很多美國經濟數據“似是而非”,官方“花式數據藝術”調控迹象非常明顯,讓人對美國經濟韌性有所懷疑,對美國金融市場泡沫的持續能力亦保持懷疑。但有一個金融數據勿需懷疑,做不了假,那就是標普500席勒市盈率(美股估值)。從B-C段(1974年11月至1976年1月)道瓊斯指數結合市盈率觀察,市盈率的回升相較于道指的回升“弱”得多,這說明美國經濟轉強信號有其合理的可信度。

近兩周(2023年12月中下旬),美股雖繼續向上突破,但筆者認爲2023年11月以後的美國經濟金融周期可能類似1976年1月C點之後:

美國CPI年率總體繼續運行在回落趨勢中,盡管筆者認爲美國通脹(CPI年率)中期抗回落韌性會很強!

當前美國ISM制造業指數雖繼續處于衰退趨勢中,但美國經濟運行重心已非70年代的制造業爲主。非制造業(占經濟比重超80)才是美國經濟的大頭,目前美國ISM非制造業指數處于52以上的相對正常、良好擴張區域;且2021年後的美國經濟並未出現相似于1974年1月至11月的明顯衰退階段。

就道瓊斯指數表現觀察,AB區間(2022年1-9月)跌幅僅22.5%,標普500席勒市盈率從40倍下降至26.82倍,目前超32倍。盡管美股絕對估值很高,且形態與1976年1月(道指反彈持穩後再突破)後類似,說明經濟韌性有一定合理可信度。但這兩處的美股估值結構定有很大差異。目前經濟、市場壟斷程度更高,更依賴“寡頭”經濟貢獻利潤。故傾向1976年1月之後的美國經濟普遍性要好于當前。

對應高盛標普商品指數(小圖5)同樣在250周均線位置獲得支撐;

綜合觀察思考,後期(進入2024年)美國經濟金融周期仍可以大體類比參考1976年1月之後的運行邏輯:既然美股進一步向上突破,會“反身性”正反饋提振穩固美國經濟,就沒有必要進一步主導美元貶值去給予過多的經濟、金融刺激力度。因爲美元貶值對商品市場的利好易“立竿見影”!商品市場轉強則將沖擊美國降通脹的利益,進而可能沖擊美國經濟,並最終沖擊金融。

故當前後期(進入2024年),美國調控層對美國經濟金融的理想追求,是相似于1976年1-11月(即1976年,前圖CD區間):美國經濟金融表現穩健,美股相對強勢。對應美元相對強勢,以抑制商品市場,進而有利于繼續打壓通脹。

但即便美國經濟金融如美國調控層所願,也並不代表新一輪美國經濟、金融景氣周期就此啓航。即便道瓊斯指數再創曆史新高,仍不過是一輪中期反彈,而非新周期牛市就此開啓。理由如下:

首先,當前美股系統性估值太高,標普500席勒市盈率超32倍估值;美國地産指數也叠創曆史新高。就此一去不複返地再吹新一輪資産泡沫?怎麽可能!

美國經濟、金融至少會經曆1977-1978年的過程,金融市場會通過這個過程反複去泡沫。至于會不會再見相似于1978-1980年的惡性通脹,沒法預測,傾向于複雜的通脹上行(或高企)周期難免!

前圖DE區間(1976年11月至1977年8月)有一個信號值得我們長期關注:那就是在高盛標普商品指數創新低至(類似)E點(1977年8與)位置時,美國CPI年率是否率先(相對于商品市場)大幅轉強。若如此,新一輪通脹周期定然難免。美國經濟或金融(至少泡沫明顯的金融)必將再度“帶病”接受考驗。

故中期來看,我們以1976年美國經濟金融運行思維來大致類比2024上半年的美國經濟金融,可能是較爲客觀的評估與判斷。

需要強調的是,這兩輪經濟金融大周期中的黃金市場表現很不一樣:

1974年11月前的黃金市場表現,金價波動高度對應對于通脹上行與美股下跌的避險需求。而2020年8月金價見頂2074.87美元後的走勢邏輯很不一樣,歐美經曆了一輪重度通脹,但黃金市場表現與通脹指數的關聯並非顯而易見。

但近兩年黃金市場也存在“複雜”的避險需求支撐,全球央行近兩年在黃金市場中的參與度也空前增強。抛開複雜的黃金市場基本面,這兩輪大周期的金價K線形態具備較強相似性。

可將2020年8月金價見頂2074.87美元前的黃金牛市,對比1974年11月前的黃金牛市。此後兩年皆乃調整市況:

1974年11月金價見頂195.30美元後至1976年11月調整見底103.50美元。調整時間剛好兩年整(1974年11月至1976年11月),金價調整終極有效支撐皆爲250周均線。就調整幅度觀察,因金價見頂195.30美元前漲幅大,故隨後調整幅度更大。

對比思考,2020年8月金價見頂2074.87美元後至2022年9月見底1614.20美元,調整時間同樣大致兩年整,金價調整終極技術支撐依然是250周均線。

就美國經濟金融周期,結合金價運行周期對比觀察,2022年9月金價見底1614.20美元後,是新一輪黃金牛市周期的開始,目前依然處于中長期牛市過程中。只是,若此後美元階段或中期應趨強,或不易過度追漲金價。且中期金價、美元的邏輯關系,因爲系統性避險依然存在,也未必緊密對應。

此外,美元中期不必過強,目前通脹已大幅回落,在美元尚不具備降息的條件下,美元過強可能意外損及美國經濟、金融。美元適度震蕩趨強是最符合美國利益的穩健、合理選項。就美元與金價相關性而言,抛開基本面因素,可思考是否類似2019年的相關性,即金價、美元會共同趨強。

進一步觀察截止2024年4月18日當周的最新上述經濟與金融信息:

小圖1,道指雖在美國各種數據藝術及高通脹持續刺激下再創曆史新高至39889.0508點,但就經濟金融大周期而言,美股目前無疑已至“垃圾時間”,或尊稱“雞肋時間”。美股、美國房地産周期泡沫風險巨大:

當前美國地産泡沫比2008年金融危機前更大!

小圖2,美元指數階段轉強。但結合美國金融、通脹狀況觀察,尤其結合美元周期定位量化觀察,美元還有大幅(甚至巨幅)上行可能。美元利率不能輕易動了,美國通脹回升只能依靠美元走強去抑制。若美元走強亦無助于抑制通脹繼續上行,就只能犧牲美聯儲信用而再度升息,必將對應美國企業破産趨勢的加速。

小圖3,最新(2024年3月)美國CPI年率爲3.5%,繼續位于40年高位區,連續兩個月反彈。結合商品與美國勞動力成本周期觀察,美國CPI年率可能繼續反彈。這使得5.50%的美元高利率不得不持續,甚至不排除6月美聯儲再度傳達出“升息”意願的可能性。

小圖4,美國ISM制造業指數持續16個月衰退後,3月開始回升至50以上的擴張區。這是美國制造業經濟好轉信號嗎?可能沒那麽撇脫!就分項數據觀察,3月美國ISM制造業指數的回升,主要依靠物價支付指數與産出指數的刺激,可理解爲通脹超預期反彈刺激。制造業領域最具“質量感”的就業指數,則繼續呈現衰退特征。可以預見,如果4月美國CPI年率不繼續明顯反彈,那麽ISM制造業指數就可能再次回落到50下方,體現爲制造業衰退。如果4月美國CPI年率繼續大幅回升,ISM制造業指數可能繼續在“通脹刺激效應”下維持擴張,但就業分項指數應繼續體現爲收縮。

小圖5,標普高盛商品指數(可能理解爲美國能源指數),在250周均線位置獲得強勁、精確的技術支撐。對比其與美國CPI年率最近一年多的底部形態,近月商品指數見了新低,但美國CPI年率沒有,說明了美國通脹極具強勢韌性。盡管二者背離關系不如1976年6月-1977年8月期間(第一幅圖中DE區間)那麽明顯,但仍是美國通脹極難趨勢性回落的信號。

小圖6,國際現貨金價,目前“避險屬性”對應的金價強勢非常明顯,應該是市場對歐美經濟金融前景(經濟衰退、通脹回升、金融去泡沫)的預期避險。同時,也是對兩屆美國古惑仔式執政背景下的國際地緣政治危機預期避險。

小圖7,標普500席勒市盈率,目前處于140年第三高泡沫區域,僅低于2000年科網股引領的美股周期泡沫,低于2022年1月前後同樣由科技股引發的美股泡沫。

不難看出,在2023年12月下旬,筆者判斷美元將結束頹勢,進入周期性強勢,運行模式爲震蕩回升,對應金價將不懼美元走強,判斷可謂非常准確。但在此文發布後的兩周,也即在2024年第一篇文章“警惕美元轉強對中國金融的影響 看好黃金但不建議蠻勇做多”中,筆者結合美國經濟金融基本面,通過對美元周期定位的量化分析,認爲中期美元可能存在巨大上漲空間,且擔心由此對中.國經濟金融造成關聯沖擊,希望我們能有所預期與准備。目前回顧,筆者的分析預期無疑非常准確:2024開年後美元即趨勢性轉強,金價對應震蕩調整至2月中旬,但相較于美元強勢非常抗跌。2月中旬金價見底1984.09美元後,無懼美元強勢而大幅轉強,金價叠創曆史新高……

年初有關美元可能出現不低于10000點漲幅的量化分析如下:

今純通過外彙金融層面分析有關美元指數的周期定位量化分析。這個模型分析結果從未給客.戶及投資者分析過,因爲其中、短期價值不大,階段磨頂或磨底過程可能會持續數月。它主要反應美元指數在全球外彙體系中定位的合理性,也即美元相對于其它主要幣種定位是高估、低估,還是相對合理。該指標強弱度與美元絕對強弱無必然聯系。

美元指數由六大外彙幣種構成:歐元、英鎊、日元、加元、瑞郎、澳元,各外彙幣種占比美元指數權重不一樣。比如,2023年12月美元指數下跌了2.21%。理論上,當對應各外彙幣種分別相對于美元上漲了2.21%,再根據各自權重計算相對于美元指數的利空,再合計利空幅度,就剛好對應美元指數下跌了2.21%。

但實際上,這種理想狀況永遠也不會出現。外彙市場強弱,在某些經濟階段是經濟景氣度的信號。各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整齊劃一地同步變化,有強有弱。故對應彙率就不可能呈現出完全一樣的波動狀態,這就是筆者搭建美元指數周期定位的量化理論。

如圖所示,美元、歐元月K線,以及對應的美元指數周期定位量化信號圖示:

這幅圖表是筆者1月1日給客.戶的補充分析報告用圖。但筆者重新制作了一幅時間跨度更大的圖表,並將據此模型框架分析描述更多美元指數的周期定位含義,以論證當前我們應警惕美元指數可能存在巨幅上漲對應的金融風險,尤其旨在針對我們金融層面的風險。如1984年至2023年末的美元指數、美彙歐元(含理論歐元)、美彙日元月K線,以及對應的美元指數周期定位量化信號圖示:

圖中L1線“平衡位”,是美元指數相對于其它外彙市場的平衡位。理論上,只有各外彙筆者理想化的同等變化,無論趨勢漲跌,該指數就會永遠恒定在L1線上。

不難看出,量化指數重心大多時候運行在平衡位上方,說明美元指數很多時候實際相對于其理論定位“趨強”,或曰美國經濟相對于其它幣種經濟體表現更強,亦或是美元定位過高,或是美元資産泡沫更嚴重的信號。

圖中L2地線,位于L1線下方,理論上意味著美元被系統性低估了,或曰其它幣種資産有明顯泡沫。1985年美元指數見頂164.72點以來的近40年,美元指數低估至L2位置的情形,只在8個階段出現過,也即圖中1、2、3、4、5、6、7、8位置區域。當量化指標觸及L2線位置,且出現明顯滯跌信號後,美元指數再續系統貶值的可能性極小。

即便在1995年左右(1985年以來的美元大熊市末段)的4位置,量化指標還有明顯低于L2線位置的情況,美元指數也並未擊穿80.10點而再創新低,更沒擊穿3位置的大周期絕對底部78.20點。

觀美元周期定位量化信號在1、2、3、4、5、6、7位置觸及L2線滯跌後,美元中周期上漲空間沒有一次低于15000點。4、6位置更是美元大周期轉強信號,此後數年累積上漲空間超4萬點,或曰漲幅達50%以上。

目前8位置,美元指數竟然再次離奇來到了L2地線,十年難得一回。參考模型框架理論,就經濟景氣度(抛開數據真實性不論)而言,目前美元價值處于低估狀態,美元系統性貶值的可能性不大,量化指標向上修複回升的可能性更大。這個過程當對應美元指數中周期轉強,但強勢不確定。

強勢“不確定”,就讓人覺得有懸。但最新的8位置有可能相異于前面1、2、3、4、5、6、7位置,即美元也有免于周期性大幅上漲的可能。本屆敗燈政府搞出了太多50年都未曾出現過一次的經濟、金融奇幻現象。筆者能夠看出的美國經濟金融奇幻現象如下:

美國罷工連連,就連路透社記者這種金領職位也出現了要求漲薪的罷工;華爾街、硅谷大肆裁員……,但美國就業市場竟然一直好得“失真”。經濟學家彼得希夫戳破美國就業泡沫幻象時指出:政府把原本有工作,但因越來越難以支付生活開銷的第二份兼職、第三份兼職,算作新增就業數據……

美國長短債收益率倒挂現象的持續時長,50年來第一次持續這麽久。其本質是企業資金調度、流動性緊張的信號。但目前金融市場好似悄無聲息,對這種異常狀況的持續,有些奇怪的習以爲常;

在美元以四十年來最快升息速速,帶來最大周期升息空間的背景下,在美國制造業已連續14個月衰退的背景下,美國經濟總體竟然至今未出現總體衰退,40年來第一次;

2021年美國貨幣、財政的寬松力度創下筆者有70年數據記錄之最,而2023年美國貨幣、財政緊縮力度同樣創下筆者有70年數據記錄之最。而美國經濟、金融在如此劇烈的“活塞運動”中僅安然無恙。

2022年初,標普500席勒市盈率在創下美股140年第二紀錄高位(40倍)後去泡沫的過程中,市盈率的回撤未過半,140年以來第一次。美股著陸了嗎?金融常識並不認爲如此!

在2023年美股再創曆史新高過程中,美國商品房價格在其寫字樓一片慘淡景象中同樣叠創曆史新高,也是50年難得一見的分化奇迹。前兩周,洛杉矶部分大宗商業寫字樓以近似于2013/2014年腰斬的價格出售……

如果美股與商品房市場奇迹“貨真價實”,美元完全有中周期上漲15000點以上空間的能力。而如果這些奇迹僅僅是禁不起“觸碰”的奇幻,美元指數巨幅升值就等于是拽著美國經濟金融硬著陸。

無論如何,敗燈政府把股市給“吹”上去了,至少表面上有了更厚的抗經濟衰退的緩沖空間。故就金融安全而言,仍要警惕美國主導美元走強去“嘗試”一下對我們金融安全的沖擊效果。即便美國自身經濟著陸也未尚不可,美國終致力于持美元霸權,在全球經濟比慘中勝出。

過程可能很複雜,比如類似6位置持續低位數月,7位置在美元指數回落過程中,對應美元低估的延續。5位置則V形反轉,直接轉至超強修複。

總體而言,目前指標達到L2地線位置,美元系統性貶值的可能性不大。

通過該指標極難去精確把握美元大周期具體轉勢時機。美元跨時數月、兩年、幾年的幾重大頂、大底不少。然即便美元指數僅僅表現爲宏觀區間波動,波動空間也可能超萬點,對關聯金融市場的影響自然巨大。故我們只能從大周期上去判斷美元大牛市結束了,但不能僅憑該信號定論美元確定見頂了。

圖中D位置(2003年5月),就K先形態、趨勢觀察,美元指數早已進入熊市。當指標觸及“平衡位”L1線,對應美元指數見底91.90點,隨後一個季度美元指數強勁反彈至99.5,上漲空間超7000點。

E位置(2004年末),指標再度觸及平衡位,美元指數下探80.40點後,整個2004年都維持反彈趨勢。美元指數最高上試92.60點,累積上漲空間超過12000點。

F位置(2006年12月)指標三踩平衡位後,只反彈了3000點,曆時一個多月。隨後美元加速下跌,進入“超跌”狀態,直至2008年3月擊穿L2線後,孕育、構築大底。

該量化指標只能說美元大周期處于什麽狀態,不足以對大周期轉勢時機進行定調。

目前美元總體位于十幾年周期高位區,但量化指標竟然離奇地位于L2線低位區!就大周期邏輯觀察,伴隨後期指標的修複,中長期美元指數突破2022年高點114.78點都有可能,即類似1998年5位置以後,這會令太多經濟金融觀察人士大跌眼鏡。

但也未必如此,7-G位置區間(即2009年11月至2012年7月),指標修複空間很大,但美元指數的絕對漲幅只有7000點,只是震蕩幅度很大。誠如筆者認爲美國經濟數據本身“水分”很重,美元就更無突破2022年高位的可能性了。

G位置的美元定位已非常“高估”了。但進一步觀察GH區間(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的指標修複情況:指標大幅回落至“平衡位”,美元指數雖然承壓,但實際回調幅度非常小,美元總體橫向窄幅震蕩。

基于美元全球“中心化”地位考慮,常態情況下,當美元指數定位從高估狀態回到“平衡位”,就需要注意美元中期或結構性見底可能。但此後的美元上漲力度則不能通過該指標去進一步量化。該指標只反映美元估值狀態,不能反映美元指數的修正、修複幅度。

H位置,指標從G位置的明顯高估狀態修正到大致合理位置。此後需注意美元再度進入強勢周期。在美元指數從78.91上漲至100.42點巨幅上行過程中,美元相對于其它幣種的“高估”狀態一直不太明顯,指標上行空間並不大,(H位置後)指標值遠低于美元指數位置更低的G位置。說明此階段外彙市場大體一致協調波動,相對合理地反應了經濟金融基本面。

此後數年,在I位置、J位置,美元指數皆于“平衡位”附近中周期見底,中周期上漲空間只能通過其它信號去量度。在I位置後中周期,美元指數從88.24上行至102.99點,上漲1.475萬點。在J位置後,美元指數從89.21上漲至114.78點,上漲2.557萬點,但美元周期定位量化指標上漲空間卻比G點後中周期更小。說明H位置後的美元指數巨幅上行過程符合外彙市場的理論協調定位邏輯,彙市大體合理地反應了各國經濟運行實際狀況。

綜上所述,該分析論證與筆者2023年12月20日快訊分析結果互爲印證,當前美元不具備系統性貶值邏輯!

再度觀察美元指數定位低估至L2線位置的情況,1、2、3、4、6、7位置皆是美元處于大熊市氛圍中,或位于大熊市尾部。唯5位置與當前8位置,美元總體處于宏觀牛市氛圍中。5位置(1998年末)後的兩年中,美國股市泡沫創出了140年最高紀錄水平,標普500席勒市盈率估值高達44倍。但目前8位置的美國基本面風險與資産泡沫遠勝于5位置附近,應無能力繼續複制5位置後幾年的美國經濟金融向好演變曆史。

四個半月過去了,美元指數周期定位量化信號有何變化?如圖截止4月18日的月線圖示:

雖然2024年美元指數上漲超4890點,漲幅高達4.83%,但美元指數周期定位量化數據(277.835點)竟然比年初(280.743點)還略低,依然趴在L2地線支撐位置,說明後期美元指數繼續大幅上行的概率很大。但中期黃金市場系統性運行邏輯可能依然與美元指數未必有多大的相關性。

1 阅读:103

楊易君黃金與金融投資

簡介:黃金、商品、外彙、股市及宏觀經濟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