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允許,不要讓姥姥帶娃”,寶媽說出3個理由,讓人不好反駁

棠媽育兒成長 2024-04-20 19:42:04

你們家誰帶孩子?自己帶?爺爺奶奶帶?還是外公外婆帶?

中國新聞網做過一項調查,帶娃主力軍居然是“姥姥”,占比高達43.9%,選擇自己帶的媽媽占比27.5%,奶奶帶娃的比例只有14.7%。

都說懷孕是很多婆媳矛盾的開始,月子之仇更是不共戴天。

媽媽生,姥姥帶,爺爺奶奶來欣賞,爸爸下班直接躺。

沒想到【姥姥成了帶娃的主力軍】

表妹生了2胎,2個孩子都是姥姥帶大的。

小區裏很多帶娃的老人,以爲是奶奶,結果一問,大部分是外婆在帶。

爲什麽會有越來越多的姥姥來帶娃?

一方面現在年輕人晚婚晚育,姥姥一般都比奶奶要年輕一些,帶孩子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情,很多奶奶不管是從身體還是習慣,都無法來城市幫忙帶孩子,年輕人只能求助相對年輕一點的姥姥;

另一方面,年輕人很難實現一邊工作一邊自己帶孩子,爲了避免婆媳矛盾,很多人選擇請親媽來帶孩子。現在家裏基本都是1、2個孩子,但凡女兒開了口,媽媽都不會拒絕,姥姥帶的雖然是孫輩,但其實心裏裝的全是自己的女兒。

但有寶媽卻說:“條件允許,不要讓姥姥帶娃”,理由有3點。

理由一:姥姥在女兒家沒有歸屬感

姥姥帶娃,確實避免了婆媳矛盾,親媽心疼女兒,不僅會用心照顧孩子,也會關注女兒的情緒,更不會挑撥孩子和媽媽的關系,還會經常跟孫子說一下女兒小時候的趣事。

一般奶奶帶大的孩子跟媽媽不親,但姥姥帶大的孩子,哪怕媽媽沒怎麽費心,孩子還是會跟媽媽親近。

但在這背後,姥姥承受了太多。

從“父系社會”、“宗族文化”到如今,依舊有很多地方遵從著傳統文化,比如:“不去女兒家過年”、“這孩子又不跟我們家姓。”

姥姥在女兒家始終是“外人”的存在,她知道孩子一大她就會離開,不會把女兒家當成自己家,缺乏一種歸屬感。

閨蜜生二胎的時候,想繼續讓媽媽到長沙來照顧她,但是媽媽一開始卻是拒絕的,因爲她生一胎的時候,自己就照顧了6年,孩子上小學後,她立馬就回家了。

現在女兒生二胎,又想讓自己幫忙,自己心裏有苦說不出,只能拒絕,後面再女兒的軟磨硬泡下,才說出了心裏話。

帶一胎的時候心裏受了委屈,就因爲女婿跟孫子說的一句話。

有一次孩子生日,孩子爺爺奶奶也來了,自己和女兒在廚房做菜,奶奶問孩子:“這車厘子你分給誰吃?”

孩子說:“我給外婆吃。”奶奶就不高興了。

女婿卻跟孩子說了這樣一句話:“你知道外婆爲什麽叫外婆嗎?因爲她是外面的人,所以才叫外婆的。”

被自己無意聽到了,心裏五味雜陳,如果不是爲了女兒,當時就想回家了。

這二胎說什麽她也不會再帶了。

理由二:媽媽和姥姥之間沒有邊界感

我們對越是親近的人,有時候說話越不客氣

如果婆婆帶娃,哪怕心有不滿,媽媽們可能都會對婆婆以禮相待,但是面對親媽,就不一樣了。

說話會毫無顧忌,女兒會覺得,跟自己的媽媽不需要講什麽客氣,反正媽媽會無條件地寵著我,包容我。

尤其是帶孩子問題上,如果媽媽做錯了事情,女兒可能會直接發脾氣,把怒火釋放在親媽身上,不會像在面對婆婆時那樣克制。

姥姥帶娃,如果女兒沒有邊界感,依耐性太強,那對于姥姥而言,這樣的日子沒什麽幸福感。

孩子自己帶,家務自己做,女兒女婿都是甩手掌櫃,帶得好不會誇,帶不好還要被責怪。

3. 姥姥帶娃,和女婿的沖突可能更多

對于老人來說,在女兒家的生活,本來就沒有歸屬感,老人本就過得戰戰兢兢。

但是每天生活在一起,多多少少都會有摩擦。

有些男生大大咧咧,下班就是甩手掌櫃,鞋子襪子滿天飛。

有些是悶嘴葫蘆,讓他和丈母娘獨處,氣氛都彌漫著尴尬。

女婿也有種住在別人家的感覺,釋放自我,丈母娘肯定要數落,不釋放自我,每天累得很。

孩子要是有點什麽事情,還容易被女婿埋怨。

在紀錄片《姥姥》裏,格格姥姥提到女婿時,一臉落寞,自己給女兒帶娃很長時間了,女婿卻從來沒有叫過自己一聲“媽”,她調侃自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讓人心酸。

其實老人並沒有帶娃的義務,不管是姥姥帶娃,還是奶奶帶娃,都是老人的情分。

不管是老人帶,還是年輕媽媽自己帶,帶娃都是要犧牲一部分自我,這些付出理應被家裏其他人看到和尊重,真心爲女兒帶娃的老人,應該被善待。

有觀念不和的時候,我們也需要好好溝通,而不是指責和吐槽。

0 阅读:51

棠媽育兒成長

簡介:中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