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爲什麽很多婆婆願意帶娃,兒媳婦卻不願意

棠媽育兒成長 2024-04-18 19:36:08

調查顯示:超過70%的年輕父母表示需要老人協助帶娃,才能夠工作與生活平衡。

家庭裏增加了一個小寶寶,多了很多歡聲笑語,但帶娃很辛苦,一些瑣碎的事情和家庭人員不同的育兒觀念,可能會迸發出更多的矛盾。

關于如何帶娃?誰來帶娃?每個家庭的問題點不同,有些兒媳婦吐槽老人不給帶娃,有些老人想帶,兒媳婦卻不願意。

爲什麽有些媽媽情願自己辭職帶孩子,也不要老人幫忙帶娃,了解一下假性帶娃,就懂得這些媽媽們的心聲了。

1、把孩子交給手機、電視

隔壁的奶奶是小區出了名的能手,小孫子帶的白白胖胖的,家裏也搞得幹幹淨淨的,媳婦下班回來就能吃上熱乎飯。小區很多年輕媽媽都羨慕極了。

而且孩子也很懂事乖巧,昨天卻看到孩子帶上了眼鏡。一問才知道,原來奶奶擔心孩子到處瘋玩把衣服搞髒,所以就每天讓孩子坐沙發上、坐凳子上,不准在地上打滾,但又擔心孩子亂爬亂跳,就天天給孩子看電視,出去孩子要是哭鬧,就給手機放動畫片看,現在孩子才5歲,就已經近視了。

兒子、媳婦因爲這個事情還挺有意見的,婆婆也覺得很委屈:“這孩子自己帶的白白胖胖的,不哭鬧,不打架,怎麽兒子媳婦還是不滿意。”

很多老人擔心孩子磕著、碰著,被兒子、兒媳婦埋怨,于是就限制孩子外出、跑跳。

小孩子的好奇心一天勝過一天,如果限制孩子運動,孩子就無法去探索這個世界,孩子的運動能力,左右腦的發育都會受到限制。

把孩子交給電視,不僅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社交能力,對孩子的視力影響也是不可逆的。

2、放任孩子不管

3歲之前孩子基本離不開人,都說誰帶孩子誰瘋,誰帶孩子誰沒自由。

有些奶奶愛打牌、有些奶奶愛跳廣場舞、有些奶奶愛看短視頻、有些奶奶愛撿廢品……

所以經常會看到有些牌館的凳子上栓著個小孩子,孩子餓了、哭了不管不抱回家餵奶,隨便給點什麽零食打發孩子,有些奶奶跳廣場舞孩子就在那亂爬。

孩子飲食、衛生都不上心,每天髒兮兮的,有些還要每天到處炫耀自己帶孩子多辛苦。

3、挑撥孩子和媽媽的關系

很多媽媽總覺得奶奶在和自己搶孩子。

孩子哭了,你媽媽不給你抱,媽媽壞;

孩子想吃零食,你媽媽不讓你吃;

會在孩子面前說:“媽媽壞、媽媽懶。”

“媽媽壞,我們不要媽媽”

諸如此類在孩子面前抹黑媽媽的話語。

抓住一切機會挑撥孩子和媽媽的機會。

小時候不帶,孩子大了就喊著要來幫忙。

4、帶孩子不講究衛生

比如奶瓶永遠洗不幹淨,裏面永遠殘留著像米湯一樣的殘水,奶嘴裏側的南瓜羹似的殘留物。

撿完垃圾、摳完腳的手繼續給孩子餵東西吃。

內褲和孩子的衣服一起洗,襪子和內褲一起洗。

紙尿褲舍不得換。

5、溺愛孩子

孩子只要一哭一鬧,什麽都滿足

孩子摔跤打地板

孩子犯錯都是別人不好

我的孩子做什麽都好

我的孩子怎麽都是對的

老人幫忙有老人幫忙的好處,年輕人可以有更多精力奮鬥事業,但在生活習慣和孩子教育上難免有分歧。

有些人無法忍受,選擇自己帶孩子,有些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老人帶娃,父母也不能抱著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櫃的心,孩子該管還得管,好好溝通,

互相理解,家才會越來越好。

0 阅读:0

棠媽育兒成長

簡介:中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