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要殺的是武貴妃,和我武則天有什麽關系?

文官探史 2023-11-16 18:16:58

李世民正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武則天跪在一旁悲恸不已。太子李治也在床前傷心欲絕,他深知父皇的辭世將意味著儲君之位的沉重責任將落到自己的肩上。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嘈雜聲,幾名侍衛沖了進來,大聲喝斥:“奸細,還不快快招供!”武則天震驚地發現,竟是自己的心腹被五花大綁地拖了進來。這些忠心耿耿的心腹們嘴裏塞著布團,難以申辯。

“放肆!你們這是何居心!”武則天怒不可遏。

侍衛頭目怒目而視:“武貴妃勾結奸細謀害太子,罪證確鑿!你們還想蒙混過關嗎?”

原來,這是朝中一些大臣設下的局,旨在陷害武則天和太子,制造君命叛亂的假象。此時此刻,他們只要殺了武則天和李治,就可以操控新君了。

武則天心知肚明,她必須想出一個妙計來脫離這個險境。

“你們說的貴妃究竟是何人?我看這裏只有一介女子,又哪裏來的謀害太子?”武則天把話題岔開,自稱貴妃以迷惑衆人。

侍衛頭目一怔,旋即又呵斥道:“武貴妃不要狡辯!快快招來,可以罪減一等!”

“一個妃子無權授命,我不過侍奉後宮,又能指使誰做事?公公,你認錯人了。”武則天淚眼汪汪,一派楚楚動人。

侍衛頭目愣住了,他記得後宮確實有個叫武貴妃的女子,但分不清她和武則天的區別。這時李治也開口幫腔:“我看此事斷然是冤枉!免除她們罪責,且請父皇鑒定真僞!”

侍衛頭目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弄錯了人,忙叩頭請罪,將武則天手下的心腹全部釋放。

李世民尚有一息,他了解真相,看著武則天微微點頭。太子李治注視著她離開的背影,眼波中蘊藏了千言萬語。

武則天生于隋末唐初之際,她的父親武士彟是隋末名將。天資聰穎的武則天從小便展露出非凡的才華。在14歲時,她便贏得了李世民的賞識,成爲宮廷中的一員。

李世民是一位英明而睿智的君主,但他已年過半百。老去的心難以理解花季女子的感受,武則天在宮中並未得到寵幸。然而,她憑借自己的聰慧和才情逐漸獲得了李世民的信任,成爲他的親信。

太子李治從小就在李世民的親自教導下成長,英俊多才,深得百姓的喜愛。他和武則天年齡相當,兩人之間産生了深厚的感情。然而,隨著李世民晚年,他逐漸疏遠了武則天。在臨終之際,武則天冒險回到他身邊,這一舉動讓他看清她獨特的魅力和膽識。

李世民駕崩後,武則天被迫出家爲尼。李治即位爲帝,將她接回宮中,並封爲才人。武則天以她的政治手腕和智慧幫助李治整頓朝政。她先後清除了王皇後和蕭淑妃,最終得以獨寵後宮,權傾一時。

在位期間,武則天選拔了許多賢能之士,使國力日盛。她智勇雙全,稱帝後屢建奇功。然而,她的統治也不乏過失,爲達目的,她采用了一些殘忍的手段。她懷疑皇親骨肉,導致李弘、李賢等人不幸喪命。

晚年的武則天回望一生,她不會有太多的悔恨。她在世俗眼中犯下了一些錯誤,但也創造了一番偉業。她的一生傳奇而波瀾,成爲無數女性仰望和憧憬的對象。盡管她在一些方面失敗,但她披荊斬棘,走出了屬于她自己的傳奇。

武則天開創了女性參政的先河,展現了“美人志,能傾國傾城”的風采。我們不應該苛求一個時代的女性,而是應該欣賞她超越常規的勇氣和抱負。她的一生充滿傳奇和波瀾,但這些血淚最終都將湮滅在曆史的長河之中。我們應當從她的人生經曆中汲取智慧,以寬容的心態面對這個多舛的世界。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