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發現:原生家庭差,子女越有出息,和父母的關系越差

蘇南流 2024-05-16 12:39:29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如果一個人和父母的關系不好,這說明什麽?

十年前,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會說,說明子女有問題,而如今再看這個問題,我會想和父母關系不好的子女到底是在什麽樣的原生家庭下成長起來的。

年輕的時候喜歡只看現象,現在喜歡追蹤根源。

不過有一點我始終堅持:性格在某種程度上是天生的,一樣的原生家庭養出的孩子,就可以天差萬別,有人只看到陰暗只會抱怨,有人可以向陽而生、甩掉童年的不幸。

親子關系和原生家庭關系很大

孩子的優秀程度和原生家庭關系不大,如果一定要說有關系,那就是在這個時代,當所有父母都開始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的時候,原生家庭好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優勢。

在原生家庭好的家庭裏成長起來的孩子,輕松就能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輕松就能獲得健康的人際關系。

在原生家庭好的家庭裏成長來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也能維系在一個溫暖的狀態裏,立場、三觀都不會成爲影響父母子女關系的障礙,雙方對待彼此都是樂觀且包容的,余留空間很大。

原生家庭存在一定問題,孩子如果以後成爲了和父母一樣的人,那麽問題不大,雖然保持在一個不溝通的狀態,但不會産生大矛盾。

原生家庭越差,子女越有出息,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才會越緊張。

爲什麽原生家庭差,子女有出息,雙方關系容易緊張

原生家庭差,不是單純講生活條件差,有一些生活條件差的家庭,父母依然可以給予孩子極大的情緒價值,足夠尊重孩子,給孩子極大的成長自由,雖然物質條件貧瘠,但是精神世界是豐富的。

這種情況不叫原生家庭差。

原生家庭差,是指原生家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重男輕女,比如父母無暇顧及孩子的成長,粗暴對待孩子,再比如雙親中一方或者雙方都存在一些不良習慣等等。

這種是原生家庭差。

就拿重男輕女家庭來說,如果女孩子以後成了和父母一樣的人,當然可以維系家庭的現有狀況,是能夠保持平衡的。

但是如果女兒變得很優秀,靠著自己讀了大學、大學畢業在大城市立足,能夠獨立生存,這個時候她的三觀就遠遠高于父母,她跳出了父母的掌控範圍內,自然也不會遵從父母的意思生活,這個時候雙方矛盾就會加深,甚至是鬧僵。

電影、電視劇考慮到影響,往往會以一個美好的結局收尾,實際生活中,要現實殘忍一些。

簡單來說,就是子女越優秀,格局越高,活得越通透,就越瞧不上原生家庭的一切,當他(她)們開始否定原生家庭的時候,父母就會簡單粗暴地認爲“翅膀硬了,瞧不上自己了”,矛盾就由此一點點展開。

子女和父母之間能否一直保持在一個好的狀態

我是相信可以的,我也相信有人認定不可以,這也和自己的成長經曆有關系。

就像我相信女兒是可以和媽媽保持親密無間,沒有秘密的,因爲這就是我和媽媽的狀態,即便現在已經結婚有了自己的女兒,我依然保持和媽媽的良好關系,無話不談。

我的朋友就不相信這種狀態,她認爲很誇張,因爲她和媽媽從沒有坐下來深談過。

看吧,每個人的認知都和自己的經曆有關系。

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了一定的閱曆和積累,這種認知就能超越個人經曆。

不管是媽媽和女兒,或者是母子關系,再或者是父子、父女關系,我都認爲是可以到一個平衡的狀態,一直維系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中。

而達到這種狀態,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孩子在成長的關鍵階段,父母給予了孩子極大的尊重和良好的陪伴。

直白點來說就是:你想要子女成年後跟你關系融洽,那子女幼年時你得做好工作,不能說子女幼年時父母忽略了子女的成長,等到子女成年以後就單方面希望子女和自己保持良好的關系。

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是一場拉練賽,前期工作到位,進入到一種舒服的狀態,會發現這維持這種狀態輕而易舉,前期工作不到位,甚至可以用不負責或者是偏激來形容,那越到後邊就越艱難。

既然當了父母,就認真投入點吧

誰第一次當父母的時候,都是手忙腳亂的,都是第一次,誰也沒有經驗。

不同的是,有人耐心地應對接下來的一切,有人草率地抱怨地開始了新生活。

不管最開始是什麽心態,但是,既然孩子來了,既然已經晉升爲父母,從責任和義務這點上來看,還是要多點投入、認真對待。

永遠要記得一件事:養育孩子,前期累點,可以一勞永逸,前期輕松,無暇顧及幼兒的身心健康,那就做好子女有朝一日越走越遠的心理准備吧。

不管條件如何,不管處在什麽樣的社會位置,在孩子面前,父母就是一切,父母給予孩子的情緒反饋、溝通方式、家庭氛圍,都是孩子成長的基石,想讓孩子成爲什麽樣的人,先讓自己成爲什麽樣的人吧。

阿德勒思想的精髓

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才真正讀懂阿德勒,讀阿德勒會讓自己的生活狀態一直向陽。

當我們是父母身份的時候,我們該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認識到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盡可能保證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當我們轉換身份,成年以後,有了自己的獨立思想的時候,再看父母和過往,我們要剝離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這個時候我們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盡量讓自己甩掉過往的不幸對自己的影響,讓生活進入正軌,重新審視親子關系、家庭關系。

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好地走完這一生吧。

0 阅读:56

蘇南流

簡介:定期分享教育動態,專注學習、關注就業,提升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