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襲擊?巴爾的摩大橋坍塌致六人死亡,CNN稱是中國貨船襲擊?

舊聞檔案 2024-04-08 09:34:46

當地時間3月26日淩晨,美國巴爾的摩市的一座大橋遭到一艘集裝箱船撞擊,橋身坍塌。

事故中,8名施工人員遇難落水,只有2人成功獲救。多輛汽車墜海,整個港口停擺,經濟損失慘重。

有人聲稱這是一場“恐怖襲擊”,有人認爲橋身坍塌不過是年久失修的緣故。

那麽巴爾的摩大橋事故的始末究竟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飽受爭議的事故視頻

當地時間3月26日淩晨1點30分左右,一艘名爲“達利”號、懸挂著新加坡國旗的集裝箱船緩慢駛離巴爾的摩港,開往斯裏蘭卡首都科倫坡。

據視頻顯示,在接近大橋方向時,“達利”號貨輪突然開始減速,船體的燈光也全部暗了下來。

大約一分鍾之後,燈光重新亮起,但船身已冒出滾滾黑煙,而後僅十余秒,燈光又再次熄滅,船體方向也逐漸偏離原本的航線,拐著彎撞向大橋。

在完全撞上橋身之前,“達利”號的燈光又一次重新亮起,船只也似乎在努力改變航向,但無濟于事。

一聲巨響,時速十五公裏每小時的大型貨船“達利”號,撞上了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

失去橋墩支撐的大橋在10秒內斷裂四截,人與車墜入橋下的帕塔普斯科河中,爆炸形成的火光沖天而起,情勢駭人。

對于這場事故的原因以及美國的處理態度,外界存在諸多猜測與質疑。

1、究竟有多少人員傷亡?美國到底救不救人?

在事故發生初期,美國消防部門認爲應當有二十余人遇難,媒體曝光也是如此。

但26日上午發布會中,馬裏蘭州州長宣稱,確認只有橋上的八名施工人員在事故中落水。

雖然相關救援人員利用紅外線和聲納技術,發現水中還有四輛轎車和一輛水泥卡車。州長依舊宣稱“我們相信只有8名施工人員落水遇難,其余車中並沒有人。”

26日傍晚,美國海外警衛隊依據事故發生的時間以及水中低溫等因素,推斷剩下6名遇難者毫無生還可能,由此停止救援行動。

巴爾的摩市市長布蘭登·斯科特又在社交媒體上宣稱:救援行動將于27日再次展開。

2、斷電失控、航線詭異的“達利”號貨船撞橋事件,究竟是不是一場恐怖襲擊?

“達利”號貨船于2015年開始海上運輸工作,船體長約985英尺(300米)、寬約157英尺(48米),在事發時共運載4679個集裝箱。

根據船舶運行的監測數據顯示,涉事船只“達利號”在撞擊大橋之前的20—30秒之間就已經因停電失去動力,並一早發出遇險信號,使馬裏蘭州當局有時間調控橋上交通,減少損失。

美國飛行員專業協會指出:

盡管“達利”號隨後啓動了應急發電機,其電力也無法支撐運轉整個船體的動力系統,撞擊橋體是必然結果。

船燈短暫閃爍,船身冒出黑煙,可能是應急柴油發電機發動造成的結果。

根據戴蒙德的說法,在當時,領航員已然及時下達命令並作出補救措施,將左舵轉向最大限度,並放下錨。

離奇的是,有媒體報道稱,早在去年6月時,這艘船就已經被檢測出“推進系統及輔助設備”存在問題。

一艘已經被查出動力問題的船只還能繼續在海上運輸航行,難免讓人心生疑惑,尤其是不久前俄羅斯音樂會正發生了恐怖襲擊,類似的猜疑聲不斷。

雖然據檢測方說,船體的問題並不大,不至于到停航的那一步。但按理說,明知有問題,在航行前理應更仔細的檢查才是。

而這次剛剛駛離港口便已然動力失控,顯然也並不是他們所說的那般“沒什麽大問題”。

目前關于動力失效問題依舊沒能得到解釋,但美國政府堅持宣稱,這僅僅只是一件正常的航行事故,與“恐怖襲擊”並無半點關系。

3、中國參與了船只撞擊巴爾的摩大橋事故?

在事故發生後,網上流傳一張照片,上面說美國CNN將巴爾的摩大橋撞擊事件的責任歸給了中國,稱“一輛滿載著中國貨物的船只襲擊了我們的橋。”

經證實,這是一條假消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是CNN的官方看法。

二、橋體坍塌,航運損失慘重

事故發生的大橋名爲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位于馬裏蘭州巴爾的摩市帕塔普斯科河上,于1972年建成,1977年3月開始通車使用,長約2.6公裏,距今已有52年曆史。

此橋是一座雙向四車道鋼架橋梁,以美國國歌《星條旗》的作詞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名字命名,是美國695號洲際公路的重要樞紐。

據統計,橋上每天至少會有三萬輛汽車通行,行人往返數次不計其數。

3.26事故致使大橋橋梁受損嚴重,橋面斷裂四截,入水的殘骸堵塞了阿爾的摩港入口,美國海陸軍正通力協作進行清理。

當地時間3月31日,美國交通部長皮特·布蒂吉格表示,目前仍然無法完全清理好殘骸,整個港口重新恢複交通需要時間。

大橋主要橋體預計在4月6日完全拆除,屆時將會開辟一條只供小型船只通行的航線。

這背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阿爾的摩港是美國最大最活躍的港口之一,2023年的港口吞吐量達到5230萬噸,所創造的經濟價值共計800億美元,主營業務爲進口石膏、工業汽車、農業設備運輸。

港口若是繼續或長期停擺,必然會導致巴爾的摩市經濟受損,如果持續下去將造成失業、破産等情況,甚至波及周邊地區,影響社會安定與發展。

盡快修繕大橋橋體是第一要務,但就誰來出資,美國兩黨爭議不斷。

3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宣稱大橋坍塌事件是一個“全國性的恐怖的事故”,修建橋體的巨額費用會由聯邦政府承擔。

巴爾的摩橋的價值並不局限在馬裏蘭州,這一觀點得到部分民主派人士認同。

共和黨人則堅定反對,認爲聯邦政府現在並沒有能力承擔更多的國家債務,巴爾的摩大橋的修繕工作該由馬裏蘭州的當地政府負責。

還有人認爲涉事船只的負責方理應承擔大橋修繕的部分費用。

國會決定在4月中旬討論大橋修繕問題,據專家表示,整座橋體的修繕工作大約需要花費數十億美元。

事實上,就在事故發生前,馬裏蘭州當地政府還打算在2025年時,重新對巴爾的摩大橋的橋體進行修繕加固,更換橋面以及爲橋墩安排防護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基礎設施建設一直存在年久失修、老化等問題。

目前61.7萬的橋梁中,就有23.1萬座需要修複。

對于大橋殘骸的整理工作還在繼續,並未再報道出更多的人員傷亡,橋體修繕工作迫在眉睫,兩黨就債務支出問題展開爭論,暫無定數。

我們將持續關注後續發展,並及時追蹤報道。

1 阅读: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