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山軍到豆腐軍,國民黨第10軍在解放戰爭中三次覆沒(二)

浮沉聊曆史 2024-04-28 21:08:39

豫湘桂會戰慘敗後,國民黨軍隊爲增強主力部隊實力和削減軍費開支,從1944年底開始大規模整理裁撤部隊,此次整軍的重點在于裁撤戰鬥力差、兵員不足的部隊。重新成立的第10軍,也因爲這次整軍而發生了重大變化。

從第10軍到整編第3師

第10軍在衡陽投降日軍,重建的第10軍雖然不再和過去那樣被重視,但對于第10軍的明爭暗鬥卻仍舊是十分激烈,以第10軍最核心的第3師師長這個位置最搶手。自第3師重建後,先後由余錦源、蔡雨時、顧錫九、何竹本擔任師長。

在第10軍整編過程中,第190師和預備第10師因建軍曆史短(都是抗戰期間成立的部隊)先後被裁撤。預備第10師在1945年6月改番號爲第190師,預備第10師不複存在,接著在1945年9月第190師的番號也被撤銷,所部官兵編入第3師。因此在解放戰爭中,原本的老第10軍實際上已經被濃縮爲了整編第3旅。

到了10月,第20師和新編第1師編入第10軍,這導致第10軍內部派系更加複雜。第20師原爲西北軍韓複榘的部隊,此時基本上已經中央化,該部屬于湯恩伯系,新編第1師在1940年2月由第29軍補充旅和第89師、第110師所屬的各一個補充團合並編成,同樣也是湯系部隊。

趙錫田

1946年5月,第10軍整編爲整編第3師,趙錫田擔任師長,下轄整編第3旅(旅長何竹本)、整編第20旅(旅長譚乃大)和新編第1旅(旅長黃永瓒),每旅下轄2個團。同年8月,新編第1旅被調走。

整三師孤軍深入,定陶戰役慘敗而歸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進攻中原解放區,解放戰爭全面爆發。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指揮8個整編師又2個旅,約22萬人,圍攻中原解放區,整編第3師就是其中的一個師,負責堵截追擊向西突圍的中原軍區部隊。我軍第15旅第45團團長汪世才,就是在和整編第3師交戰中陣亡的。

由于國民黨軍隊集中兵力圍剿中原軍區部隊,致使隴海路開封至徐州段的兵力十分空虛,只有由雜牌部隊整編第55師和整編第68師組成的第4綏區負責防守,當晉冀魯豫野戰軍于8月10日發起隴海戰役後,國民黨軍隊就全線告急了。

劉峙

時任鄭州綏署主任的劉峙立刻命令第5綏靖區部隊從豫西火速回援豫東,第5綏靖區下轄整編整編第3師、第41師和第47師,司令爲孫震,除了整編第3師,剩下的部隊都是川系雜牌部隊。在國民黨軍增援部隊到達後,晉冀魯豫野戰軍爲避免被動,迅速停止攻勢轉入休整。

8月29日,在蔣介石的催促下,命令鄭州綏署和徐州綏署東西對進,限期將晉冀魯豫野戰軍消滅于定陶、曹縣地區。于是唯命是從的劉峙不顧部隊疲勞,要求第4綏靖區和第5綏靖區出動5個整編師的兵力發起進攻。

整編第3師是唯一一支中央軍嫡系部隊,趙錫田和劉峙又有師生之誼關系密切,這次進攻自然是一馬當先。趙錫田本人也非常自大,認爲解放軍不堪一擊和紅軍時期沒有多大區別,因整編第3師剛剛參加了圍追中原軍區部隊的戰鬥,使得全師上下都産生了解放軍戰鬥力不強的錯覺,“打共産黨等于喝稀飯,容易得很”。

從紙面數據上來看,趙錫田確實有趙錫田確實有狂的資本,這次進攻國民黨軍隊有多達5個整編師的兵力,還有徐州方面國民黨軍隊的配合,而且晉冀魯豫野戰軍當時參戰部隊也是5個縱隊。

爲加強整編第3師的進攻能力,臨時配屬了1個戰車營、1個工兵營和1個105毫米榴彈炮營(12門榴彈炮),空中支援隨叫隨到。如果說整編第3師還差點什麽,那就是兵力有點少,作爲一支主力部隊只下轄了2個整編旅4個團。趙錫田非常輕敵,在手裏只有2個整編旅的情況下,還兵分兩路。

當整編第3師推進到大張集、大黃集一線時,才發現情況有點不對勁,解放軍的陣地變得越來越難打了。根據解放軍俘虜提供的情報,發現與其作戰的解放軍縱隊番號越來越多,參加圍殲整編第3師的我軍部隊有晉冀魯豫野戰軍第2縱隊、第3縱隊、第6縱隊、第7縱隊等部。

趙錫田一面命令部隊停止進攻,一面要求整編第47師向他的部隊靠攏,但已經來不及了。

9月3日晚上,整編第3師被解放軍切成兩塊陷入重圍,師部直屬部隊和整編第3旅被困大黃集、天爺廟,整編第20旅被困大、小楊湖。由于國民黨軍隊裝備精良,我軍只能集中優勢兵力先消滅整編第20旅,消滅整編第20旅的戰鬥從3號晚上一直打到了6號早晨。不得不說這支部隊還是很硬的,比如我軍集中第6縱隊共6個團的兵力才勉強打掉整編第20旅的一個團,而且部隊的損失還很大。

整編第20旅全軍覆沒,旅長譚乃大僥幸突圍。得知消息後的趙錫田就坐不住了,親自率領部隊在飛機掩護下于6日下午開始突圍。國民黨軍隊防守陣地起來還是有一手的,一旦開始突圍,部隊戰鬥力就下降了好幾個檔次,只打了2個小時,參加突圍作戰的整編第3師部隊就被全殲了,師長趙錫田也當了俘虜。如果趙錫田當時能夠選擇繼續堅守,情況會完全不一樣。

整編第3師是解放戰爭全面開戰以後第一個被消滅的國民黨整編師,該師覆滅對于國民黨軍造成影響極其重大,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參謀長趙子立戰後被撤職,中央軍嫡系部隊和地方雜牌部隊的矛盾也徹底激化。

這次戰敗,也幾乎提供了之後國民黨軍隊屢戰屢敗的原因模板:一、部隊指揮官驕傲自大,輕視解放軍,導致部隊孤軍深入。二、友軍近在咫尺,始終救不出被困的國民黨軍隊。三、雜牌部隊保存實力,出工不出力,坐視中央軍嫡系覆滅。四、被包圍的部隊沒有選擇死守到底等待援軍,而是選擇突圍,被解放軍輕易消滅。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