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8萬年薪的招行員工,喊著要過緊日子?

科技四少 2024-05-09 18:33:59

引言:

前幾年是房地産公司喊“活下去”,現在輪到商業銀行出來喊口號了?

01

“反向討薪4329萬元”的招商銀行

喊出要過緊日子

招商銀行最近的新聞真不少。

3月份招商銀行成功“反向討薪”4329萬元的新聞,熱度還沒褪去,立刻又有了新的熱搜。

編輯

(圖源:微博)

3月27日,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在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提出了“過緊日子、嚴日子”的要求,降低各項成本費用開支,通過降本增效,促進收入增長。

招行銀行是誰啊!可是股份制銀行裏面最大、利潤最高的銀行,這就要提倡過緊日子了?

小編隨後翻了下招商銀行的人均薪酬數據,看完那真叫一個羨慕。

據統計,2023年招商銀行人均薪酬爲爲57.38萬元,與2022年的56.46萬元相比還多了好幾千。

編輯

吃瓜群衆看完心裏五味雜陳,打底還在人均月薪四五萬,這還需要在熱搜上叫屈?

不少網友在評論區表示:“他們要是過的是緊日子 那我們這普通人那過的是啥日子,說辭有點難平。”

不過,在這些話題的評論區,還有一種聲音就是來自疑似銀行基層工作人員的——我們被平均了。

“基層員工兩三千還不夠你們殺的是吧。

銀行人哪裏有那麽光鮮亮麗?業績壓死人,制度壓死人,服務壓死人,圍牆外的想進來,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銀行的平均工資都是被金字塔頂部那一小部分人拉高的,基層員工真沒多高少。

銀行被大衆誤解太深了,作爲基層員工的我們根本沒那麽高收入,只有領導層的收入才那麽誇張,基層員工都是被平均的。”

編輯

(圖源:微博)

于是小編又去查了一組數據,數據顯示,銀行工作人員在全國的平均月薪爲7617元,中位數爲8089元,其中2000-7000元的工資占比最多,約58%。另外還有數據顯示,某頭部銀行櫃員的月薪約爲4732元。福利補貼每年可達到4到5萬元,合計每年約爲12萬元。

這麽一看,銀行基層確實和咱們普通老百姓好像的確是「自己人」。

那麽問題就來了,降完薪平均還有五六十萬,而廣大基層的薪資待遇又這麽普通,又說明了什麽問題呢?不用明說,大家也清楚明白:“櫃員當不得,行長當得。”

編輯

(圖源:視頻號)

02

賺錢變難了

上面調侃歸調侃。不過說實話,近幾年銀行賺錢確實是越來越難了。

招行過“緊日子”的一大背景是,2023年營業收入出現了14年來首次負增長。上一次招行出現營收負增長還是2009年,當時主要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招行當年營收同比下降6.98%,但在經濟複蘇和“二次轉型”下,招行很快便重返高速增長。

“零售之王”尚且如此,其他銀行的壓力也可想而知。

2023年,銀行業整體面臨著較大的營收壓力。截至目前,已經披露2023年報的22家A股上市銀行中,包括工行、建行、農行、平安、興業等13家主要銀行營收出現負增長。

甚至有銀行一改增勢,出現利潤降低的情況。興業銀行、光大銀行、鄭州銀行2023年的淨利潤同比下降,其中興業銀行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達到15.61%,一年少賺了約142億元,也成爲了近9年的首次下降。

爲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一方面,與淨息差的收窄密切相關。

簡單來說,淨息差可以理解爲銀行所收取的貸款利率減去存款利率後的差額收益。

監管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商業銀行重要指標淨息差下滑至1.69%,首次跌破1.7%關口。

對于淨息差收窄的原因,銀行們的解釋是,加大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力度,疊加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多次下調,而存款利率降幅不及貸款利率降幅。

由于貸款利率降幅更大,導致有不少人選擇提前還貸。加上過去一年,人們更愛存款,推升了銀行的負債成本,銀行的經營自然受到了挑戰。

另一方面,作爲非利息收入的一大看點,2023年多數銀行財富管理相關業務的成績仍未對業績起到明顯拉動作用。

2023年資本市場情況普遍表現不佳。以基金代銷爲例,2023年基金市場發行冷淡,同花順iFind統計,2023年公募基金發行規模僅有11383.50億元,較2021年的規模縮水近六成,創下近五年新低。

不僅如此,2023年金融監管部門先後出台相關規定,降低代銷基金費率和代銷保險費率。這也爲銀行相關業務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增長帶來壓力。

03

降存款利率成當務之急

負利率要來了?

如今,銀行行長們必須精打細算,爲守住利潤過“緊日子”了。

在股票、基金等理財大幅虧損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客戶湧向定期存款,只爲鎖定相對較高的利率。

以招行爲例,2023年其存款利息支出達1288.09億元,同比增長21.71%。除了有存款平均余額增長14.05%的因素,存款定期化導致的付息成本增加是重要因素。報告期內,招行公司客戶定期存款同比增長20.79%,零售客戶定期存款更是同比大增48.58%。

都知道銀行業不愁存款,但眼下,壓降存款成本成爲銀行行長們應對息差收窄的當務之急。

去年國有大行先後三次更新人民幣存款利率情況。截至年底,年化利率3%以上的存款産品已寥寥無幾。尤其在12月22日年內第三次調整後,國有大行三年定存挂牌利率擊穿2%整數關口,降至1.95%。

在國有大行帶頭下,其他銀行也開始快速跟進。今年以來,存款利率下調就像這四月的春雨,連綿不斷,目前山西、河南等地多家小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存款利率下調幅度從10個基點至45個基點不等。

編輯

以河南遂平農商銀行爲例,自3月31日起該行將三個月、六個月、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定存利率從1.60%、1.80%、2.10%、2.35%、2.65%下調最高35個基點至1.40%、1.65%、1.80%、2.00%、2.35%,五年期定存利率維持2.40%不變。

編輯

最近有讀者私信問,存款利率還會不會繼續下降?

答案是,會。

早在3月21日,央行副行長宣昌能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我國貨幣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豐富的工具儲備,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仍有下降空間,存款成本下行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有利于拓寬利率政策操作的自主性,設立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將助力高端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的加快發展。”

也就是說,利率下行已成大勢所趨,現在的存款利率,可能是從今往後最高的了。

也許您從未想過,您放在銀行裏的錢,每天都在貶值。

按照當前存款利率和物價水平來看,把錢放在銀行,已經跑不贏通脹,存得越多虧得越多。

也許您十分懷念90年代。

90年代初是我國存款利率的巅峰,一直長期穩定在10%上下,那時家家戶戶把錢往銀行一存,6年後就翻倍了。

編輯

你的錢有沒有價值,終究還是時代說了算。

30年前,我們習慣了10%;

6年前,我們習慣了6%;

今天,我們習慣了2%;

或許未來,我們也會習慣1%,甚至負利率。

編輯

作者:尼古

編輯:尼克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或受訪人提供的信息撰寫,但財狗商業評論及文章作者不保證該文章提及或者展示關聯等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准確性。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0 阅读:4

科技四少

簡介:帶你看不一樣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