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商用車如何加速“低碳轉型”進程?

現代物流報 2024-04-17 10:51:58

文 / 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 孫輝 羅穎 綜合報道

“雙碳”政策的頻繁出台與汽車“新四化”的浪潮,正倒逼商用車行業加快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步伐,且新能源商用車僅有11%的滲透率遠低于乘用車35%的滲透率,也將商用車推向減碳的主戰場。爲了應對全球對環境保護和碳排放的日益關注,商用車制造商和運營商越來越意識到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如何解決商用車層面的“碳達峰”“碳中和”問題成爲整個行業亟待解決的課題。

商用車“脫碳”進程亟待加速 需加快突破核心技術

作爲交通運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商用車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碳排放壓力。有關數據顯示,商用車的保有量只占汽車保有量的12%,但其碳排放貢獻率卻占56%左右。因此,如何解決商用車層面的“碳達峰”“碳中和”問題成爲整個行業亟須面對的課題。

商用車低碳轉型勢在必行

我國商用車出口面臨的國際碳積分、碳足迹法規日益嚴苛。

在2024中國商用車論壇上,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高級研究員牛天林透露,“歐美已經在新一階段的商用車法規標准制定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認爲,制定更嚴格、更完備的商用車法規標准體系能夠幫助中國更好地實現商用車的綠色低碳轉型,助力汽車強國建設。

對此,有專家建議,可以效仿乘用車“雙積分”制度,建立適用于商用車的碳積分、碳補貼管理機制,以此促進我國新能源商用車産業快速發展,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牛天林則表示,中國可以加快對二氧化碳的管理,通過制定二氧化碳限值或者相關標准去倒逼零排放汽車的推進,並在必要的時候給予一些補助或者額外的激勵措施,從而推進新能源重卡發展,降低它在一些應用場景上的成本。具體而言,希望進一步加強中國特色商用車零排放的探索,以試點、以走廊逐步去探索適合發展的應用場景,探索一些好的商業模式,比如推廣一些超充、換電等技術。

技術持續創新

“當前正處于關鍵窗口期,傳統車企向新能源轉型,核心還是要加快突破核心技術。”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商用車開發院黨委書記、院長王建宇介紹,目前,一汽解放推進純電、燃電、混動三條技術路線,全面突破了傳統車電動化和核心總成數字化技術,推出了高效、安全、可靠、環保的新能源2.0整車産品。在新能源領域,一汽解放把自主掌控最領先的大總成作爲發展目標,目前解放系列的輕、中、重型的電驅橋、電驅箱、燃電發動機、儲氫系統、動力電池技術相繼實現了突破,自主總成即將支撐整車競爭力進入跨越式提升階段。“新能源技術仍然是我們要重點關注和突破的卡點,動力電池、燃料電池技術的顛覆式突破能夠快速解決兩個矛盾,帶來行業的真正轉型,但這也需要全行業、全産業鏈聯合攻關。一汽解放作爲車企的典型代表,願意以車爲載體、爲牽引,爲關鍵卡點技術攻關提供平台和資源,與業界夥伴共同渡過技術寒冬,擁抱轉型的春天。”王建宇說道。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同樣在新能源方面持續發力。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新事業總監黃紹軍介紹,在技術端,東風商用車圍繞用戶場景及低能耗、低自重、低成本、高安全、高可靠、高效率等用戶核心需求,開展整車控制、輕量化、高壓快充、集成熱管理等技術的叠代,實現整車能耗降低15%,補能效率提升50%,低溫續航衰減降低20%等效果,商品特性行業領先。同時,通過集團協同,快速推進電池、電驅、電控等5大核心總成自主産業化布局。

有著20余年甲醇汽車開發和應用實踐的吉利則始終認爲,甲醇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路徑之一,在減汙降碳、節能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作用。浙江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重卡産品工程院副院長蘇茂輝介紹,甲醇是液態的電,是公認的清潔能源。將甲醇與電動化技術結合,能夠各取所長,最大限度地發揮甲醇的儲能優勢和電動化的高效優勢。遠程打造的醇氫電動重卡,既有電動車的綠色低碳和低成本優勢,又有與燃油車相當的續航裏程和補能效率,解決了當前電動重卡續航不夠,無法應用于幹線運輸場景的問題。

蘇茂輝預測,“如果整個行業每年大概有10%的商用車運行甲醇汽車,可以直接産生超過300億元的産值,要不了幾年的發展,整個綠色生態萬億的價值鏈可以快速形成。”

需多方協同發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我國商用車行業在如何實現“雙碳”上已有了一些實踐,但由于新能源商用車僅有11%的滲透率,遠低于乘用車35%的滲透率,商用車減碳壓力仍不小。

對此,黃紹軍建議,技術創新方面,加快長續航、超充、固態電池、氫燃料系統等商品的推廣,解決用戶的使用焦慮,提升運營效率。加速感知融合、多域協同控制、線控底盤、高精地圖等智能技術研發和産業化,加強路端、雲端的布局,由“單車智能”向“車路雲一體化”協同發展。通過技術創新,帶動商用車産業鏈向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強大的雲協同發展。

政策支持方面,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加快超充、換電站等行業標准的統一,給予購置稅減免、路權優先、高速通行費減免等推廣運營支持,健全碳軌迹研究和碳交易機制,統籌全價值鏈綠色低碳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快完善補能體系,通過加快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建設,在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時,牽引“車-路-雲”協同發展。

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加強主機廠與上下遊産業鏈之間的合作,在前端,與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確保供應鏈的穩定、高效;在後端,與補能企業、能源企業強效協同,推進行業標准的建立以及補能設施的普及和優化;在運營端,與物流、運輸企業合作,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車輛解決方案,助力車電分離、整車租賃、貨源承接等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協同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也針對商用車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他表示,一是企業要站在國際視角,站在零碳化、智能化高度看待轉型發展;二是由政府主導,盡早解決商用車零碳技術路線問題,以減少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上的時間和資金浪費;三是減排降碳要協同管理。

來源:中國工業報

作者:馬豔

關注

多元路線加速推進商用車行業低碳化、電動化

在日前召開的以“新步伐·新成效·新提高,助力商用車産業高質量發展”爲主題的2024中國商用車論壇上,商用車領域政産學研各界重磅嘉賓緊密圍繞論壇主題,深入剖析了當前産業發展形勢與挑戰。

新能源商用車是交通碳減排的重要抓手

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當下,商用車仍然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同時,商用車在推動我國能源綠色轉型、低碳發展中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新能源商用車是交通碳減排的重要抓手。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商用車保有量達4150萬輛,占比12.5%,但在交通碳排放的占比高達60%。其中900多萬輛重卡在總體機動車保有量中貢獻了30%以上的交通碳排放量,中重卡、工程車均爲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大戶。

汽車節能降碳浪潮已襲卷全球,商用車行業首當其沖。各國家和地區都在不斷推進企業落實“雙碳”。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碩表示,歐洲商用車法規雄心勃勃,沒有最嚴,只有更嚴,不停在加嚴。歐盟即將發布的商用車溫室氣體排放法規是全世界最爲嚴格的法規,強勢推動汽車産業電動化、零排放的進程。

全球減碳浪潮也爲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聚焦商用車行業,考慮應用複雜性、經濟性等因素,在擁抱新能源的同時,傳統能源創新也成爲減碳的重要抓手。康明斯全球副總裁、發動機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汪開軍介紹說,中國商用車企業以創新驅動實現減碳的環境效益和增長的經濟效應雙豐收,不僅在國內市場取得成功,在全球市場更是展現出強勁活力,引領全球汽車行業低碳轉型,成爲全球汽車産業鏈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而作爲深耕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康明斯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攜手合作夥伴打造更穩健共贏的産業鏈合作體系,以前瞻的低碳、零碳技術,多元的産品矩陣,豐富的海外市場經驗,全方位賦能中國商用車企業低碳轉型在國內外市場取得更大成功。

目前,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市場驅動階段,業內普遍認爲汽車電動化的“下半場”,要把重點放在商用車領域,加快推動其新能源化進程。針對電動化、低碳化目標,國內車企紛紛在技術路線上進行了多元化布局,包括純電動、插電混動、燃料電池等。隨著高壓快充、大功率燃料電池、高壓儲氫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大延長了新能源商用車的續航裏程,拓展了使用場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彭蘇萍認爲,由于電動重卡的自重量太大,而且通過加速衰減比較快,燃料電池是這一領域更易發揮優勢的路徑選擇。目前,國內已經有一大批續航超過600公裏的燃料電池重卡被投放運營,全國多地正在搶抓“氫走廊”“氫高速”的發展機遇。

彭蘇萍還特別談到,在通過推廣燃料電池重卡降碳的過程中,“綠氫”並非唯一可行之道。當前氫能源發展面臨成本與安全兩大挑戰,爲推動我國氫能源産業的穩健發展,應致力于實現氫能源的穩定可靠供應,並努力降低其成本。同時,對于能夠消納二氧化碳的藍氫,亦應給予同等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商用車電動化的過程中,內燃機仍不容忽視。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認爲,商用車是國家經濟發展大動脈裏的血液,內燃機將以新的角色在未來商用車電動化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並將長期存在,但傳統意義上的內燃機其工作模式,即通過變速箱驅動車輪的工作模式將會消失。

目前,對生産企業而言,低碳化技術路線尚在探索之中。張碩認爲,其發展還需要一些時間,在這個時間點不宜過早推出過于嚴苛法規,在這一點上中國比歐盟做得穩妥。給企業制定法規非常重要,同時積極引導需求端的發展也同樣重要。

“産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是商用車高質量發展,同時也是推動産業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必由之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指出,我們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推動商用車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商用車智能化、網聯化、低碳化呈融合發展趨勢

當前,商用車行業的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和低碳化呈融合發展趨勢。用戶有很多核心應用痛點,亟須更好的智能化、網聯化技術解決。國家已經發布規劃以進一步推動L3及以上級別智能網聯汽車的規模化應用。

在智能化方面,據了解,當前幹線物流場景以L2級別以下智駕産品爲市場主流,2027年L3及以上智駕産品有望以試點運營形式逐步批量推廣,封閉L4場景將在兩年內進入批量商業運營階段。智能駕駛在智慧物流裏如何應用、如何商業化、如何産業化落地仍是産業鏈各方正在努力突破的問題。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于長信介紹說,一汽解放在智能化領域,聚焦完善智駕、智控、駕艙三大技術平台,突破特征級多元異構感知融合、高精度協同控制等核心技術,支撐幹線L2+/L3全球首發,口岸L4國內首發,環衛、港口L4率先落地示範。自主開發域融和異架構等智控平台系統,擺脫對國際供應商的過度依賴。加速智能工廠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兩大超級工廠裏程碑項目落地,並于2023年11月完成智能駕艙行業首發。

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彭陶則指出,國家層面雖然已制定了很多的分級標准去推動,但輕型商用車板塊還要加速落實。長安汽車的發展思路是以用戶需求爲導向,堅持以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産力,打造“聰明的車”“智慧的雲”“安全的路”,構建智慧美好生活的新未來。彭陶堅信,依托中國新能源技術及産業優勢,以換賽道形式切入全球商用車市場,在未來,全球商用車領域一定能夠走出兩到三家世界一流的中國品牌。

李邵華建議,企業應該加大在智能駕駛、車聯網、大數據領域的投入,同時也要推動多業協同,實現車、能、路、雲融合發展。

爲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商用車行業的長期目標,全行業需繼續堅持綠色、合規、循環的發展理念,推動商用車行業與經濟、社會、環境的融合發展,李邵華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行業企業都要堅守合規的底線,履行生産者的責任和義務。同時,行業也要加強自律,維護行業的整體形象。另外,也需要政府加強市場監管,規範市場秩序,從各方面共同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是行業企業要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的溝通協調,參與低碳等政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爭取政策對智能新能源商用車等領域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讓行業成爲綠色發展的引領者,以技術進步促進政策完善,實現産業升級。

三是要加強各地相關方的協同合作,降低不可再生資源消耗,提高低碳、環保、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率,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攜手産業鏈上下遊共同推動商用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來源:經濟觀察報

聲音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武錫斌:

商用車需緊抓低碳零碳轉型調整作爲發展主線

從2021年到2030年,商用車將會進入國內低碳轉型升級,海外高速增長的階段。即國內市場將以存量競爭和低碳轉型發展爲主線,經濟的增長和物流需求的增加對銷量的貢獻,將會被物流專業化程度的提升和物流效率的提高所對沖。國內市場400萬輛的需求將是一個上限。

在國內要想拓展盈利空間,必須進行“後市場+生態鏈”的業務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歐美成熟市場後市場利潤占比高達到57%,而中國目前後市場利潤占比僅爲20%。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後市場業務生態又增加了充換電和加氫的補能業務、車電分離和電池租賃業務、整車租賃業務、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拆解業務等。“後市場+生態鏈”業務已經進入高成長階段,通過客戶價值的深度挖掘,必將會成爲各大車企新的利潤增長點。

海外市場成功的關鍵是質量、服務與合規經營。首先,海外市場各區域和各國家發展水平不同、排放與法規政策不同、地理和氣候環境差異比較大、場景和工況也比較複雜、客戶使用習慣也都不一樣,對産品的適應性挑戰很大,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産品開發和産品調整,否則會出問題,影響海外業務的發展。要高度重視産品合規性和質量控制,大力提升産品性能和可靠性,提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水平,參與高水平的與國際品牌競爭,要避免進入低質低價、惡性競爭的循環,以免對整個中系産品的口碑造成負面影響。重視備件的充足供應、服務體系的全面建設、金融與二手車對銷售的支撐,這些業務對海外市場經營至關重要。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

商用車迎來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

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在向電動化、智能化和低碳化轉型的過程中贏得了競爭機遇,中國的商用車也迎來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面向節能、綠色、低碳和安全發展趨勢,全行業正在探索未來的新領域。

商用車是國家建設和經濟運行的重要支撐,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根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商用車行業堅持自主創新,合作共贏,技術水平持續提高,不斷縮小與國外的差距,尤其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在環保、安全、標准法規等多方因素的共同牽引下,中國商用車已經走到世界前列。

2023年,商用車市場呈現恢複性增長,公共領域電動化加快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示範正在謀劃,綠色氫能城市群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綠色氫能走廊規劃也在研究之中,爲中國商用車創新發展開山劈路。而隨著能源結構的多元化,商用車還承擔著減碳主要責任,這給企業的技術創新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希望通過溝通和交流,推動商用車産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爲全行業協同發展創造條件。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陳燕南

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

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將呈現溫和性增長

過去數年中,新能源商用車持續增長,2023年國內銷量達到了39.6萬輛,滲透率達到了12%左右。作爲主要車型的中重卡、輕卡、輕客都呈增長態勢,只有大中客車在去年有所下降。目前,鋼鐵行業大力推動的運輸清潔化行動對拉動新能源重卡市場的銷量成效突出,以鋼鐵大省河北爲例,2023年當地新能源重卡銷量約7000~8000輛。下一步水泥、焦化等行業也將在政策法規的推動下開展相關行動。

今年1~2月份,新能源商用車同比增幅高達74.5%,中重卡、輕卡、輕客都實現了高速增長。

細分市場的另一個機遇是天然氣商用車。雖然這只是或然性機會,關鍵取決天然氣價格和柴油價格的對比,但從目前看,2023年重卡中的自卸車、專用車和載貨車增長有限,相比之下只有牽引車增長較多,從20萬輛漲至32.3萬輛。而牽引車按能源類型分包括了柴油、天然氣和新能源,增長最多的是天然氣車輛,從2022年的3.3萬輛增長至2023年的14.8萬輛。今年1~2月,重卡中的天然氣車型銷量又達到了1.6萬輛。預判,如果未來能夠維持當前燃氣價格,商用車中的天然氣車型就有較好的增長機會。展望全年,中國商用車市場將呈現溫和性增長,全年增幅在4%~5%。

《 現代物流報 》( 2024年4月17日 5版)

0 阅读:5

現代物流報

簡介:全國物流行業公開發行的專業報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