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成功的人還是善良的人?這部電影揭示現實不堪後拷問,太上頭了

老白的文藝小醬 2024-04-29 09:42:11

【歡迎關注“老白的文藝小醬”】

致敬不凡,致敬平凡

電影市場,須臾都在變化著。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自新世紀的頭20年以來,中國兩岸三地的電影市場正在發生某種心照不宣的裂變:

〔1〕內地電影市場規模龐大,但是本土拍攝和制作的電影佳作寥寥。因某些原因,主旋律電影占據很大比重,手法趨同在客觀上削弱了電影多元的生命力;

〔2〕香港電影從20年前開始,就一直處于下行的通道。雖然期間偶有佳作映畫,但是無力阻止整體日漸衰弱的趨勢。題材單一老套、電影人青黃不接,是如今香港電影斑駁落魄的兩大命門;

〔3〕而台灣電影則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完全走向另一面,呈現出勃勃的生機和不竭的創造力。台灣電影人對現實主義題材的偏愛和堅守、對社會劇變下人性的洞察與思索,佳作如井噴式流出。以一貫的細膩真切敘事風格和不乏大尺度的鏡頭感令觀衆産生共鳴。

最近,大家都在談論一部台灣電影,《老狐狸》。

這部去年台灣金馬獎最大贏家的小成本現實主義電影,用有限的空間場景、簡單的人物關系和頗有壓迫感的情節主調,讓觀衆在短短的111分鍾內就可以通透地理解“社會與人生”這個宏大的命題。

影片透過一個11歲、剛上國小五年級男童的視角來觀察和思考世界,以這對平凡父子的“買房夢”爲故事主線。男童在奔赴三年買房之約的過程中,見識到底層人在時代轉型的風浪裏急劇翻滾、沉浮不定的命運,體味著與父輩不同價值觀撕扯帶來的陣痛和成長。

廖界的媽媽過早離世,爸爸廖泰來只是一家酒樓的大堂經理,父子兩人相依爲命。爲了不再過著租房、打工的生活,他們努力計劃著三年買屬于自己的房、把媽媽的理發店重新開起來。等到終于攢夠預計的房款時,卻發現市場已經變了,房價突然翻了數倍,買房的夢想眼看就要落空。

機緣巧合,廖界結識了房東謝老板,人稱“老狐狸”。相對于爸爸的平庸、貧窮和糾結掙紮,老狐狸的成功、富足和霸氣側漏令廖界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而老狐狸也從廖界的身上看到了曾經饑寒交迫的自己。一老一少,似乎是前世未了的緣分使然,心氣相通,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老狐狸憑借縱橫江湖多年的成功經驗對男童實施財富啓蒙,並悉心傳授他處世爲人的方法,教導他“贏”的訣竅。

另一邊。在廖界樓下開牛肉面館、來自大陸的老兵李伯老夫妻看行情大好,決定加碼,把所有的錢都委托“少校”投到炒股的洪流中去。

這一過于冒險的舉動給老兩口帶來滅頂之災,他們辛苦一輩子的積蓄化爲烏有,“少校”也人間蒸發。

老兵李伯不堪打擊,在飲下數杯苦酒之後,懸梁自盡了。

屋裏死人了,房子就變成“凶宅”。經老狐狸的秘書“漂亮姐姐”點撥,廖界又看到了買房的希望。

他不顧父親“人家還在辦喪”的勸阻,親自去找老狐狸。而老狐狸也允諾將這間“凶宅”以便宜兩百萬的價格賣給他們。

老狐狸履行諾言,到酒樓找到廖泰來通知他要把房子賣給他。但是,在經過一番思慮之後,廖泰來拒絕了老狐狸的提議,決定把房子讓給李家人。

父子倆爲此爆發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爭吵。廖界大囔著“幹我屁事”離家出走,心事重重、滿腔委屈地坐在公園的石凳上發呆。

這時,曾經欺淩他的“長書包”的媽媽出現在他身邊。她一邊怒斥老狐狸是卑鄙無恥的人,在新年前最後一天將她解雇,就是爲了不發她的年終獎金;一邊又誇贊廖界是“好人”,提醒她兒子倉庫裏裝有閉路電視,卻沒有告訴她兒子閉路電視拍到什麽,替她保住了一個做母親的體面和尊嚴。

長書包媽媽的一番絮叨,似乎打開了廖界的“心結”,懵懵懂懂之際,他一夜之間長大了。等到爸爸找到他時,他已經理解並接受父親這樣做的道理,父子倆再次緊緊依偎在一起。

多年之後,廖界已經出人頭地,成了一名享譽國際的建築設計師——顯然,他已經成功了,甚至逆天改命。此時的他,全然是另一只“老狐狸”的做派,喝著冰開水、狡黠地闡述著自己的設計理念、巧妙地利用信息的不對稱創造新的不平等……

然而欣喜的是,在已然改命的他的內心裏,還有一絲溫情的堅守——在乎別人的感受,並不一定就是個失敗的人。

電影《老狐狸》是近年來台灣現實主義佳作井噴的一個代表,主創們溫婉細膩的手法與這類題材相得益彰。一條街區的布景,很簡單;五六個角色人物的線性關系,很簡單;沒有緊張到窒息的沖突、也沒有淩厲勁爆的畫面,故事脈絡很簡單。影片整體節奏舒緩、無心插柳、漫隨惓意,卻將成人社會“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和“是做一個成功的人還是做一個善良的人”的困惑掙紮講述解構的淋漓盡致。

電影具有五大高明的精妙之處,令人看完回味無窮、激賞不已、欲罷不能,“很是上頭”。

影片第一大妙就妙在它完全以懵懂稚童的眼光來打量複雜的成人社會,表面上看似講述諸如“窮爸爸與富爸爸”的故事,骨子裏卻是在呼喚人與人之間的守望相持。

因此,影片揭示了現實社會不堪和殘酷這個沉重的主題,卻不矯情、不突兀,主創們沒有刻意販賣某種焦慮的情緒,更沒有歇斯底裏地制造和放大不同階層之間的對峙。平和舒展的鏡頭語言記錄一個底層群體的痛楚裂變,觀衆不覺“虐心”。就像一灣泓泉,靜靜流入你我的心田,雖然不似烈酒般翻江倒海嗆喉沖頂,但産生了強烈的、持久的共鳴。

影片的敘事風格叫人擊節贊歎,沉靜如甘醴,不拖沓、不注水,盡管影片的劇情緩和平坦,依然顯得十分緊湊,沒有“多余的正確的廢話”,也沒有耍嘴皮子、抖機靈的捧哏逗哏,每一秒、每一幀都是那麽的真切,有著獨特生命力的。觀衆樂意伴隨著情節的發展而放棄對進度條的掌控,因爲影片本來就是要“走心”的。

這一點,真值得內地電影人好好借鑒。

好電影是“拍”出來的,更是“剪”出來的。《老狐狸》生動地證明了這一點。

《老狐狸》的剪輯堪稱完美,這也是影片大放異彩的主要表征。起轉承合盡顯絲滑自然、天衣無縫,毫無卡頓晦澀、矯揉造作、強行代入之痕迹。

影片中有兩處地方叫人印象深刻、揮之不去,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第一是三個迥然的家庭在一夜之間走向瓦解和覆滅(李家破産上吊、謝老板收拾“漂亮姐姐”林秘書、華少暴擊貌合神離的妻子楊君媚);

第二個是老狐狸答應賣凶宅給廖界爸爸後,送他回家時的一段靈魂對白,老狐狸凝視的廖界成了自己的影像。

光和影在主創們的剪刀之下被打碎,又重新糅合,生發出全新的心理投像,也使影片的主題在不經意間得到釋放和升華,電影的張力急劇擴大。

在“買房夢”這條主線之外,編導們另外暗插了一條副線:兩代人的“三年之約”。

廖泰來與初戀情人的三年之約,相約一同考上台北的大學;

廖界與父親的三年之約,相約買房子重開理發店。

這些看似巧合的安排,實則體現了電影主創的匠心獨運以及對鏡頭的超強把控力。

遺憾的是兩個“三年之約”結果均以“失敗”而告終。三年,1095天,或許並不漫長。但是在跌宕起伏的大時代面前,不亞于一個世紀。也許只需三天,就已經物是人非、傷痕累累了。個體的命運,面對被社會劇變的大車輪無情碾壓,顯得多麽的微不足道。初戀早已嫁作他人婦,哀怨又淒楚、富貴難快樂;新房子也因爲物價飛漲而遙遙無期(最終因爲“在乎他人感受”而善意放棄)。

副線的無意爲之,令故事的質感有了飛躍。台灣電影繡花的功夫,也值得大陸電影人虛心討教學習。

尤值得稱道的是,《老狐狸》恰到好處、臨場感十足的配樂,猶如畫龍點睛,使影片的調性拉滿,韻味無限。

總之,《老狐狸》是一部值得每一個人細細觀看和品鑒的好電影。

它也給對岸大陸的電影人順道提了個醒:

放慢腳步、平靜心緒,

少些浮躁、多些耐心,

用心打磨一部光影作品,

才是對電影藝術的真正敬畏。

0 阅读:30

老白的文藝小醬

簡介:從文藝和善的視角,看待紛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