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養貝産業——機械化和深加工之路有多遠?

農民日報 2024-04-23 07:40:16

無論是立足國內市場還是開拓海外市場,都需要看到,貝類産業競爭力提升的核心是成本控制和市場拓展。做好成本控制離不開漁業設施和漁業機械化的發展;開拓市場的關鍵則是解決養殖過密、加工不足的問題。

沿著我國遼闊綿延的海岸線,由北往南,遼甯、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貝類養殖大省衆多。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貝類養殖産量達到1588.56萬噸,約占全國水産品養殖産量的28.5%,2017-2022年,國內海水養殖貝類産量增長8.4%。在貝類産品中,近年來牡蛎海水養殖總産量位居貝類第一,鮑魚經濟效益高且海水養殖規模逐年增加,二者均是我國貝類産業蓬勃發展的典型代表。

我國既是貝類生産大國,也是消費大國。國家貝類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子飛介紹,隨著我國貝類海水養殖發展迅速,2022年人均表觀消費量達到11.75公斤,同比增長4.3%。從供需關系上看,目前貝類已經能夠實現數量上完全自給,甚至供給略大于需求。

在大食物觀引領下,作爲多途徑食物來源之一,貝類産業的供給安全能否持續得到保障?爲實現“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目標,産業該如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轉型中的機遇和挑戰是什麽?記者帶著問題來到貝類産地尋找答案。

養殖模式下的南北差異化發展

淩晨四點,晨光熹微,位于北緯37度的乳山河與黃海交彙處,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地區的漁民已經駕駛漁船向養殖海區進發,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經過采收、清洗、分選、淨化等環節,有“海中牛奶”之稱的牡蛎,被裝上冷鏈物流車,發往全國多地。

28小時後,冷鏈中能存活7天左右的新鮮牡蛎,已經運到了四川成都市消費者面前。隨著養殖技術和保鮮保活流通技術的進步,牡蛎、鮑魚等貝類水産品已成爲消費者餐桌上常見的食材。

說起貝類養殖,山東和福建兩省貝類産量占據全國産量的半壁江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貝類産地。

威海市是山東省貝類養殖面積最大、産量最高的地級市,三面環海,一城負山,水熱資源禀賦條件優越,且少受台風滋擾,貝類養殖曆史悠久。

在山東威海市,農戶操作延繩吊養牡蛎機械化采收設備采收牡蛎。受訪者供圖

乳山牡蛎是威海市近年來重點打造的“明星”水産品。“我們的牡蛎産業僅用六年時間,養殖面積從22.5萬畝到82.5萬畝,全産業鏈産值突破了100億元。”威海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陳丕松說。

産業快速增長的背後是經營主體、政府等多方的協同努力。

“早期威海貝類産業養殖主體規模‘大的大,小的小’,養殖方式上各自爲營。産業發展分散,難以形成合力。”陳丕松介紹,“改變分散養殖方式,引導龍頭企業帶動養殖戶發展,是我們的一個發展思路。”威海市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戶”模式,引導養殖大戶牽頭成立養殖合作社40余個,已經培育養殖面積超過1000畝的養殖戶150余家。

貝類行業育種連續不斷取得的重大進展,也助力産量增長。

“近年來,新品種三倍體牡蛎技術的研發突破了牡蛎夏季因爲溫度過高停止生長的技術瓶頸,實現了牡蛎四季常肥,使得牡蛎産量大幅提升。”劉子飛說。

談到更好地保障本地産業發展,威海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吉明介紹說,乳山還規劃建設了5處牡蛎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總占地面積約2100畝,總投資約7億元。未來威海市的牡蛎産業將“全域布局、重點集聚”。

與威海市貝類産業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不同,福建省貝類養殖主體相對小而分散。如何依憑現有資源在市場中闖出一片天,他們也有獨特的經驗。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東瀕台灣海峽,南扼閩江入海口。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連江嘗試鮑魚海上養殖,時至今日,連江已被譽爲“中國鮑魚之鄉”。

在福建福州市連江縣,鮑魚喜獲豐收。受訪者供圖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破解了鮑魚雜交育種的難題,在育種育苗技術的加持下,國內鮑魚養殖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總産量已躍居世界第一。福建已發展成爲國內貝類産業育種育苗的中心。”國家貝類産業技術體系鮑種質資源與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教授遊偉偉介紹。

2007年以來,福州市鮑魚養殖戶探索“南鮑北養”模式,即每年4月中旬開始至5月下旬,福建省養殖戶通過活水船將鮑魚分批次運至山東海域“避暑”,11月返回南方養殖,這種養殖模式有效解決了南北溫差大的問題,延長了鮑魚生長時間,是靈活養殖的成功探索。

“‘南鮑北養’年年增長的運輸成本讓小養殖戶倍感壓力,爲此福州區域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培育的階段性成果‘福鮑1號’新品系,與傳統鮑魚苗相比具備了一定的耐高溫性,夏天也能夠在南方水域生長,這爲‘南鮑北養’提供了備選方案。”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水産處處長劉友欽介紹。

除了育種創新,遊偉偉認爲也要對市場進行規範、引導。如何才能更加敏銳地從市場獲取信息,將信息用于指導産業發展呢?

“目前,連江縣已經啓動鮑魚價格指數體系建設,它能夠及時反映鮑魚市場的價格變化,爲養殖戶、加工企業、經銷商等提供決策參考。”中國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鮑魚分會執行會長、連江鮑魚行業協會會長、中新永豐公司董事長吳永壽介紹。

連江鮑魚行業協會每天對五個定點交易點進行詢價,進而集合成前一周的平均價格,在此基礎上形成鮑魚價格指數並發布。價格指數可以作爲鮑魚價格指數保險投保的參考標准,亦可作爲鮑魚抵押價格參考。

“2023年,國産鮑魚價格創下了近10年來新低,鮑魚養殖戶的收益也驟降。鮑魚行業協會提前對此進行了風險預警,幫助養殖戶提前掌握采購信息,有效降低損失。”吳永壽說。

據劉子飛介紹,2023年國內貝類批發市場價格相對穩定,但各品種增減各異,牡蛎、鮑魚分別受肥滿度下降、供給結構性過剩等影響,下降至每斤10.48元、62.32元,相應降幅爲13.47%、3.78%,是貝類産業中價格波動較大的品種。

是什麽造成肥滿度下降呢?過密養殖是一個重要原因。

種莊稼不能太密,這是農戶熟知的道理。但把場景換到海裏,要解決這個問題卻面臨很多困難。

對養殖戶來說,海域是公共空間,並不能像地塊一樣劃分得清清楚楚。海洋資源具有非排他性,養殖戶都希望在同樣的資源中盡可能增加養殖數量來獲得更高收益。長此以往,過密養殖的戶數越來越多,但養殖戶卻陷入養得越多、死亡越多、虧損越大的惡性循環。

爲了保證養殖負載量與生態環境相平衡,提升貝類産品品質,實現産業可持續發展,不少地區出台了養殖技術規範,用以推進貝類疏密養殖。

威海制定了《地理標志産品乳山牡蛎》標准,推廣生態疏養模式,並限定養殖密度上限,如“每個牡蛎生産作業區一般不超過2000畝,牡蛎養殖筏間距從6-8米改成15-30米,每台筏架上的牡蛎養殖籠數量由80-100個減爲40-50個”,投苗時間也被限制在每年4月上旬至6月中旬和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海洋這種遼闊、開放的特殊環境也給監管帶來一定難度,未來也期待以傳感器爲基礎、針對水産養殖的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實現推廣應用。”劉子飛說。

人力成本飙升下的機械化試水

夜色還未退去,海面上霧氣缭繞,農戶們穿著防水衣褲,戴著頭燈,幾人協作用盡全力把挂在養殖繩上的牡蛎從海中提起,運到岸邊後將牡蛎從繩子上分離下來,清洗又是一項大工程,在吊秤之後,采收環節才算結束。

“我從1993年開始養殖牡蛎,深知下海采收牡蛎是個辛苦活,農戶們勞作強度大,願意幹這個工作的農戶越來越少,尤其是年輕人,更是不願意接班,即使出3倍工資也打動不了他們。”山東榮成市榮金牡蛎養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榮金合作社”)理事長闫榮金說道。他身邊的“90後”兒子小闫也點了點頭。

闫榮金算了一筆賬:10年間人力成本增加了10倍,並占到了總成本的70%-80%,但牡蛎價格卻基本沒有變化。即使這樣,招聘到的員工也多爲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原來招工都是從村裏、鎮上招聘,現在已經從西部地區雇工了,等這批人招完了,後面不知道再從哪裏招人。”

牡蛎規模化養殖快速發展的同時,人力成本快速增長,人手不足、事業後繼無人都成了制約合作社發展的瓶頸。能否通過裝備化、機械化的采收設備解決“卡脖子”問題呢?

牡蛎養殖的環節包括餵養、定植、拆籠、倒籠、分揀、清理附著物、采收、清洗、開殼等環節,其中大部分環節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在現有漁業機械化的研發基礎上,采收、清洗環節機械的突破,似乎有可能實現。

想到這裏,闫榮金著手組建起了自己的科研團隊,嘗試研發牡蛎采收設備,但绠繩自主牽引環節存在技術難點,大量的資金投入也讓研發陷入兩難之境。在一次牡蛎産業發展研討會上,闫榮金認識了國家貝類産業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研究員沈建。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具備較強的團隊研發能力並有科研資金,榮金合作社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雙方優勢互補,決定合作,一同填補牡蛎機械采收領域的空白。

沈建帶領的科研團隊長期紮根榮金合作社的養殖基地,在一次次技術設備的實驗、測試和中試生産試驗中,一場場技術裝備的驗證和優化研討會後,绠繩自主牽引、浮漂在線分撥、苗繩連續脫料等技術難題被攻克,延繩吊養牡蛎機械化采收設備研發成功。

3月的威海桑溝灣,一串串牡蛎被機械臂拖上海面,自動化設備將牡蛎從繩子上分離下來運送到輸送帶上,在海水的強力沖洗下,附著在牡蛎殼上的餌料、海藻等順著傳送帶流進大海中,收、割、清洗等一體化操作在海上即可完成。

“過去人工收獲牡蛎真是費時費力,挂在繩上的牡蛎在提起的過程中免不了碰撞到船邊。我看著肥美的牡蛎掉落入海很是心疼,采收率大約91%。延繩吊養牡蛎機械化采收設備的應用,讓原來需要30人完成的工作流程縮減至3人,采收率也提高到99%以上,大幅度降低勞動強度及勞動力成本,同時年輕人也願意操作機械到海上作業,傳統牡蛎養殖‘蹚’出了機械化收割的新路子。”闫榮金自豪地說道。

據沈建介紹,延繩吊養牡蛎機械化采收設備實現了牡蛎收獲“機器換人”和高效、低損、清潔生産,有效解決牡蛎生産中勞動力短缺問題。通過專業化改造還可以應用于扇貝、贻貝等其他吊養貝類的機械化采收。這是向貝類養殖生産全程機械化模式踏出的堅實一步。

牡蛎産業的機械化向前邁進一大步,但鮑魚機械化養殖的痛點仍然沒有解決。

“雖然現在有一些深海鮑魚機械化養殖平台,但並不適合近海的鮑魚筏式養殖。鮑魚機械化養殖的痛點就是沒有適合海上筏式吊養采收的機械化設備,分揀工序也缺少適合鮮活鮑魚分揀的設備。”山東榮成尋山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尋山集團”)負責人孫保通介紹。

“貝類養殖産業總體屬于勞動密集型産業,大部分養殖戶目前的養殖技術仍然停留在30年前,沒有明顯改進。雖然部分采收設備的研發讓養殖戶看到了機械化的可能,但由于各地水域情況及養殖模式不同,大範圍機械化推廣效果仍不理想。”劉子飛告訴記者。

目前,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已經在貝類筏式養殖生産全程機械化模式構建上做出一些嘗試。“應用的前提是,規範統一筏架绠繩直徑、苗繩(養殖籠)長度、浮漂間隔與系繩長度等,滿足機械化連續作業要求。筏架設施工程化和標准化是宜機化改造的前提。”沈建說。

加強裝備與技術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有機銜接,著力解決漁業生産“無機可用”“無好機用”難題,是實現貝類産業機械化至關重要的一環。

但提及延繩吊養牡蛎機械化采收設備的應用推廣,除了宜機化改造進程需要加快外,闫榮金仍有一些顧慮:“科研人員與合作社研發人員在一體機研發上都注入了大量心血。創新不易,模仿成本卻很低,對于設備相關的知識産權權益能否得到保障,心裏沒有底。”

除了知識産權保護制約之外,養殖機械化的推廣還受到多個因素制約,宜機化改造的進程決定了機械化的發展程度,養殖環節的機械化推廣仍然任重道遠。

采收後的牡蛎如何進行分級?一是看個頭,二是看品質。可生食級的牡蛎無疑是其中的高級産品,一只售價可以達到40元或更高,數倍于普通級別牡蛎。而牡蛎能否生食,捕撈後的淨化程序是關鍵。

在乳山市鼎呈鮮海産品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呈鮮”)牡蛎淨化高標准示範區,記者看到了一套先進的淨化體系設備:牡蛎在淨化池內暫養,循環泵、微濾機、增氧器等齊上陣,殺菌後的海水按照一定的空間和水量進行不間斷循環,牡蛎體內的細菌、淤泥、海藻等隨著牡蛎的吞吐循環排出。經過24小時的“洗禮”,一個個肉質豐腴、鮮甜香濃的可生食牡蛎走向百姓餐桌。這套先進的淨化體系設備,由鼎呈鮮自主研發,並擁有多項專利技術。

同樣深信科技可以賦能企業發展的還有尋山集團,其科技推廣和研發總投入在2022年達到了7612萬元,其研發強度位居2022中國農業企業500強之水産20強的第六位。讓科技和創新變成第一生産力,逐漸成爲貝類産業企業乃至水産企業的共識。

“貝類産業機械化在不斷嘗試更新,仍有探索與進步的空間,網具清洗、養殖繩附著基培養、拆分環節等有可能成爲下一步重點突破的環節。”劉子飛說。

對抗自然風險下的産業鏈條延伸

北方的3月,乍暖還寒的天氣,萬物尚未複蘇,天地間顔色仍有些單調。但走進榮金合作社,映入眼簾的是色彩缤紛、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標本。形狀各異的貝殼制品,黑色的鲷魚、黃綠相間的鲯鳅、藍色的劍魚……標本的體型、骨骼、神態還原得十分精准,從視覺效果、著色性等方面來看,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養殖牡蛎是我們的主業,但這些年人力成本越來越高,自然風險不可估計,我們也想著能把産業再做得豐富一些,抵抗生産風險。”闫榮金說,“在産業延伸這個問題上,我們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嘗試。”

第一個嘗試是制作以貝類和魚類標本爲主的工藝品。把貝類、魚類做成標本,提供給博物館、研究機構和中小學作爲展品和科普標本使用。這些標本既是中小學生學習的資源,也是生物多樣性及瀕危物種保護等研究的重要依據。由于博物館、科研機構等單位需求量大,爲合作社帶來的收益也非常可觀。

“合作社帶領我們10余位當地漁民進行技能學習,並積極參與全國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獲得海洋標本制作系列的獎項,爲我們本地人提供了長期、穩定的就業崗位。”標本制作師傅劉增彬說。

“第二個方面的嘗試是貝殼粉碎和煅燒後的深加工。合作社將粉碎、煅燒後的牡蛎殼的作用進行細分,制作成了食品級的貝殼粉、飼料用的貝殼粉以及土壤調理劑、果蔬清洗劑等産品,目前市場需求量也比較大。”闫榮金介紹。

“回收利用服務養殖環節就是第三個方面的嘗試。”小闫搶著說。合作社將牡蛎殼、扇貝殼、文蛤殼回收,將其作爲牡蛎和紫菜育苗的附著基再利用和售賣。在無環境汙染的情況下,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

與其他産業相同,貝類産業向現代化邁進的過程中,也面臨著産業鏈延伸、供應鏈安全和價值鏈提升的挑戰。

安全和穩定是産業發展的基礎。但靠天吃飯的農業産業,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自然風險。

“鮑魚養殖與其他貝類略有不同,它需要以龍須菜、海帶等爲餌料,飼料價格上漲太快的特殊年份,經營者生産成本會快速增加,利潤率則大幅下降。”遊偉偉介紹說。

在3-5月海帶的收獲季節,養殖戶通常投餵鮮嫩海帶。但海帶和龍須菜也有自己的生長節律,到了8-10月的高溫季節,福建地區的龍須菜不好養殖,養殖戶們就會用鮑魚片狀飼料、鹽漬海帶、幹麒麟菜等替代産品進行投餵。

隨著全球溫室效應加劇,極端天氣頻發,海洋表面溫度升高,複雜多變的環境對海洋生物産生了難以預料的影響。

“因爲極端氣候增多,2022年春天,山東省的海帶大面積歉收,6月以後福建省的龍須菜産量也不理想。作爲替代品,近年研發的鮑魚片狀飼料需求開始猛增。我們公司的訂單從2021年以前的每年不到1萬噸增加到5萬余噸,2023年片狀飼料用量增加到6萬余噸。”福州博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端理介紹。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養殖戶普遍更希望給鮑魚投餵海帶、龍須菜等天然飼料,但是由于不可抗的自然環境變化,的確也需要考慮飼料的儲備。

“作爲我國貝類北方重要産區,我們從抵抗風險入手,科學規劃並統籌産業鏈各環節的布局。”王吉明說。威海市對貝類育苗、養殖加工和銷售等産業底數進行摸底,強化行業管理;整合資金超過5000萬元,規劃建設牡蛎融合發展示範區,並將進一步推進現代海洋種植業園區建設,其中威海榮成市支持尋山鮑魚港和俚島鮑魚交易中心建設鮑魚等海珍品流通基地。

在山東榮成市,榮金合作社社員制作貝類標本。受訪者供圖

如果說安全和穩定是生存的問題,那麽價值鏈提升則是一個發展的問題。同樣是貝類深加工,華信食品(山東)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信集團”)則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子。“我們最開始的業務是進口海外水産品,加工後再賣向國外。但是現在國內市場消費量越來越大,我們的産品銷售額已經從國外、國內市場三七分,轉爲五五分。開發出適合國內不同消費群體喜愛的高品質産品,成爲我們努力的目標。”華信集團副總經理矯強介紹說。

爲了更好地滿足國內消費市場需求,華信集團將貝類食品進行了多元化研發和深加工。面向年輕消費群體,華信集團推出了由牡蛎、扇貝加工的麻辣即食産品;面向節日市場,推出了佛跳牆等禮盒産品。充分利用食品精深加工方面的高標准優勢和産品研發方面的市場敏感度,積極面向國內市場參與競爭。

在北京餐飲店裏的海鮮池前,作爲店裏高品質食材代表的“乳山牡蛎”被醒目地標注出來,讓消費者一進店就能看到。經過多年品牌打造,乳山牡蛎在消費市場的接受度很高。作爲首批入選“好品山東”的品牌,目前乳山牡蛎品牌價值已經達到193.85億元。過硬的品質,加上用心經營的品牌傳播和文化建設,越來越多的貝類産品逐漸爲消費者所熟知。

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受訪企業都表示希望立足國內的同時也能揚帆“出海”。

“東南亞國家在養殖環境和養殖技術等方面後發優勢明顯,‘出海’挑戰依然存在。”劉子飛說,“目前貝類産業最大的市場仍然是國內消費市場。無論是立足國內市場還是開拓海外市場,都需要看到,貝類産業競爭力提升的核心是成本控制和市場拓展。做好成本控制離不開漁業設施和漁業機械化的發展;開拓市場的關鍵則是解決養殖過密、加工不足的問題。牽住發展中的牛鼻子,産業才能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郭芸芸 關仕新 龐博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農民日報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