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造反就是給人做升官發財的墊腳石

老暢 2024-05-09 12:15:55

九江王英布造反的消息傳到長安時,劉邦召集將領們問:“英布造反怎麽辦?”將領們說“出兵抓住活埋了他,還能怎麽辦。”汝陰侯夏侯嬰召原楚國令尹薛公問這事。薛公說:“他本來就當造反。”夏侯嬰說:“皇上分割土地,立他爲王;分賜爵位,讓他顯貴面南,立爲萬乘之主。他爲什麽反呢?”薛公說:“往年殺死彭越,前年殺死韓信,這三個人有同樣的功勞,是結爲一體的人。自然會懷疑禍患殃及本身,所以造反了。”夏侯嬰推薦薛公去見漢高祖劉邦。

圖片來自網絡

薛公說“英布造反不奇怪,他有上、中、下三策選擇,假使英布計出上策,山東地區就不歸漢王所有了;計出中策,誰勝誰敗很難說了;計出下策,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憂了。”劉邦問:“上策是什麽?”薛公回答說:“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楚國。吞並齊國,占領魯國,傳一紙檄文叫燕國、趙國固守他的本土,山東地區就不再歸漢王所有了。”劉邦再問:“什麽是中策?”薛公回答說:“向東攻占吳國,向西攻占楚國。吞並韓國,占領魏國,占有敖庾的糧食,封鎖成臯的要道,誰勝誰敗就很難預料了。”劉邦又問:“什麽是下策?”薛公回答說“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下蔡。把辎重財寶遷到越國,自身跑到長沙。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慮,漢朝就沒事了。”劉邦問:“英布將會選擇哪種計策?”薛公回答說:“選擇下策。”劉邦問:“他爲什麽放棄上策、中策而選擇下策呢?”薛公說:“英布本是原先骊山的刑徒,自己奮力做到了萬乘之主,這都是爲了自身的富貴而不顧及當今百姓,不爲子孫後代考慮。所以說他選用下策。”劉邦說“說的好。”賜封薛公爲千戶侯。

薛公,生卒年月不詳,只知道秦漢時期人,在楚國任令尹。這個楚國指的是秦朝滅楚之前的令尹還是項梁恢複以後楚國也說不清。記載是夏侯嬰的賓客,突兀而出,突兀而去。憑借爲漢高祖分析了英布叛變的三種進攻方法,並認定了英布的失敗,得漢高祖歡心換取千戶侯。可憐的英布剛舉起造反大旗,已被人認定不成氣候,必敗無疑。英布造反最大的作用就是給人做升官發財的墊腳石,薛公不是唯一一個。

薛公所謂的上、中、下三策其實就是扯淡,漢朝立國之初,先後經曆燕王臧荼反,利幾反,韓王信與匈奴謀反,陳豨反,都不見這個薛公出現。黥布一反,薛公便料敵于股掌。仔細分析所謂的上中二策,如何攻吳奪楚、吞並齊或韓,英布有多少兵力?後勤如何支撐?真以爲他是韓信,真以爲他有個蕭何啊!劉邦派韓信東略趙、魏,滅齊,其時亂世,各立山頭,互不救援,占全天時地利人和。現時大一統格局已定,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何去實施薛公的上、中二策。劉邦心中清楚,只不過借他的口安撫衆臣罷了。薛公只說對了一句“爲了自身的富貴而不顧及當今百姓”,此時戰亂方止,民心思定,誰跟他去造反呀,所以只能選擇下策。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