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功臣怎麽成了漢奸(一)

老暢 2024-04-28 11:25:58

圖片來自網絡

公元前196年,韓王信與匈奴再次侵漢,占領參合。劉邦派遣柴武帶兵前去迎擊,柴武寫信給韓信說:“皇帝陛下寬厚仁愛,盡管有些諸侯背叛逃亡,但當他們再度歸順的時候,總是恢複其原有的爵位名號,並不加誅殺。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現在您是因爲戰敗才逃歸匈奴的,並沒有大罪,您應該趕快來歸順!”韓王信回信道:“皇帝把我從裏巷平民中提拔上來,使我南面稱王,這對我來說是萬分榮幸的。在荥陽保衛戰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項羽關押。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等到匈奴進犯馬邑,我不能堅守城池,獻城投降。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現在反而爲敵人帶兵,和將軍爭戰,爭這旦夕之間的活命。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文種、範蠡沒有一條罪狀,但在成功之後,一個被殺一個逃亡;現在我對皇帝犯下了三條罪狀,還想在世上求取活命,這是伍子胥在吳國之所以被殺的原因。現在我逃命隱藏在山谷之中,每天都靠向蠻夷乞討過活,我思歸之心,就同癱瘓的人不忘記直立行走,盲人不忘記睜眼看一看一樣,只不過情勢不允許罷了。”于是兩軍交戰,柴武屠平參合,陣斬韓王信。

圖片來自網絡

韓王信,戰國時韓國襄王庶孫。秦末,楚國上柱國項梁擁立楚後懷王時,燕國、齊國、趙國、魏國都早已自立國王,只有韓沒有立王,所以才立了韓國橫陽君韓成爲韓王,想以此來占據平定原韓國的土地。項梁在定陶之役中戰死,韓成投奔楚後懷王。劉邦帶軍隊進攻陽城時,命張良以韓國司徒的身份攻下了韓國原有土地。此時,張良找到了韓王信,但已有韓王成,劉邦只好拜爲將軍,答應有機會封他爲王,跟隨劉邦進入關中。至于在漢中韓王信對劉邦說:“項羽把自己的部下都封在中原地區,只把您封到這偏遠的地方,這是一種貶職的表示。您部下士兵都是崤山以東之人,他們都踮起腳尖,急切地盼望返回故鄉,趁著他們銳氣強盛向東進發,就可以爭奪天下。”這些話我認爲更像淮陰侯韓信說的。從韓信拜將後,劉邦問韓信有何定國安邦的良策時,韓信回答的話中就包含了這些內容,只是更具體、更清晰、更具有操作性。

韓王信一直跟隨在劉邦身邊,還定三秦以後收複韓地,也只是作爲先鋒作用,並沒有真正獨擋過一面。公元前204年,漢王撤出荥陽,留韓王信、周苛等人在荥陽留守,更看重的是他的忠心,然而等到楚軍攻占荥陽的時候,韓信向楚軍投降,不久之後,韓王信得以逃走,重新歸附漢王。漢王仍然封他爲韓王,最終韓王信跟隨漢王打敗了項籍,平定了天下。公元前202年春,韓信接受符節成爲韓王,以穎川爲都城。

事實上事情的變化正是從此時開始,韓王信的封地——颍川,戰略位置太重要了,于是,劉邦把他的封地都邑改封到山西晉陽——抵禦匈奴的前沿。當時的匈奴處于最鼎盛的狀態,韓王信哪裏是匈奴的對手?但是韓王信卻做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圖片來自網絡

他上書朝廷說:“我的封國緊靠邊界,匈奴多次入侵,晉陽距離邊境較遠,請允許我建都馬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