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上汽飛凡裁員70%或降薪,銷量唏噓,降價3萬引不起關注

莽畫車說 2024-03-16 11:02:14

日前,網上有消息傳出,爲了降低成本以及針對品牌進行調整,上汽集團已經展開裁員,其中,飛凡品牌的裁員規模或將達到70%以上,高階智駕團隊將迎來全員被裁的命運。此外還有消息稱,即便本輪沒有被裁退,後續飛凡品牌員工也將大概率降薪。

調整只因銷量不佳

其實有這消息並不讓人驚訝,早在2024年1月份便有網友爆料稱,上汽研發總院負責飛凡品牌智能駕駛業務開發的團隊PP-CEM負責人,即上汽智駕首席産品官Pia Hu已于日前離職,且PP-CEM團隊全員面臨調整。根據最新的消息,未來上汽的智駕研發工作將主要放在零束科技。

還有知情人透露,從一系列做法來看,上汽已經放棄飛凡這個品牌了……目前出口到歐洲的飛凡F7車型,也已被更換爲MG標、作爲MG9在進行銷售。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飛凡品牌都沒有必要繼續運營下去了。

而飛凡汽車方面出名辟謠,前述傳聞爲不實信息,“裁員70%以上肯定是假信息”;針對“飛凡被集團重新整合到上汽乘用車體系內”傳聞,其稱,目前飛凡汽車依然爲獨立運營。

此外,上汽飛凡品牌的銷量確實並不理想。網傳,飛凡汽車2023全年銷量僅約爲1.4萬輛左右,實際官方並沒有公布詳細銷量數據,只公布了2023年12月飛凡R7銷量已經突破3000輛,但按照上汽宣傳的習慣,相信數據並不好,甚至在上汽內部統計中智能歸入“其他”。

即使曾經簽上周傑倫等大牌明星,飛凡品牌的銷量都不理想,飛凡品牌可能得好好複盤。

多次更名,消費者難以適應

提及飛凡品牌的營銷,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在短短四年間進行了三次更名,或許這是上汽內部的問題了。

飛凡汽車的前身是上汽R汽車,而R汽車則更早之前是上汽榮威旗下的獨立新能源品牌。自2020年起,榮威品牌進行了戰略調整,推出了全新的“獅標”和“R標”。獅標代表了榮威品牌的“煥新”,主要針對燃油車型;而R標則代表著中高端純電動品牌。

市場上很多品牌和車型講究的是曆史、口碑、以及保值率,這都是需要時間去建立的,但飛凡品牌似乎沒有意識到這問題所在。就這樣,飛凡品牌錯過了新能源市場初期樹立品牌口碑的時期。

飛凡F7降價未引起關注

當然,飛凡也是有過努力,在本輪“價格戰”之初,爲了刺激銷量,飛凡F7曾推出限時購車優惠政策:2024年3月31日前,飛凡F7進階版、進階Pro版、長續Pro版、性能Pro版的售價均迎來下調,都市版車型售價保持不變。

其中,進階版車型限時钜惠價爲20.49萬元,免費升級原價7000元的舒適升級包。進階Pro版和長續航Pro版的限時钜惠價分別爲22.49萬元和23.99萬元,兩款車型均可免費升級原價7000元的舒適升級包、原價5000元的20英寸星瀚輪圈;性能Pro版的限時钜惠價爲27.99萬元,標配原價12000元的豪華升級包以及原價7000元的舒適升級包。

與此同時,官方還推出了限時金融禮、限時智駕禮、限時流量禮、代步無憂、救援無憂等權益:可選擇最低15%首付,至高5年的金融産品;終身免費使用價值3萬元的RISING PILOT高階智駕系統軟件包;3年免費RISING OS智艙交互系統流量;提車後出險,無限次代步車(一年有效期、每次至高三天);質保期內可享受免費救援服務(不含高速路段)等。

但這降價消息似乎沒翻起多少風浪,主要還是在這個追求起售價足夠低的“價格戰”中,飛凡F7對比哪吒 S、零跑 C01等車型價格不夠震撼;而對標特斯拉 Model 3、比亞迪漢和小鵬 P7i等熱門車型又缺乏亮點;對比傳統車型的“德系雙雄”帕薩特、邁騰,以及“日系三傑”雅閣、天籁、凱美瑞,又顯得底蘊不足和口碑缺乏。

最後:按照目前飛凡品牌的表現,傳出大裁員或換名再戰等消息也不足爲奇。當初說不接受華爲,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上汽也接受華爲了,這一次讓步和裁員消息傳出,是不是證明著上汽策略存在著問題。

上汽集團發布銷量數據顯示,2023年,上汽集團實現銷量約502萬輛。與600萬輛的目標相差近100萬輛的缺口,只實現了目標的83%。據悉,接下來的2024年,上汽只公布了海外銷量目標爲增長11.75%,或許飛凡品牌的重心將轉戰海外,給品牌作最後的努力。

0 阅读:0

莽畫車說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