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億巨頭,又被警告!

花椒房企 2024-04-29 22:24:44

中金公司最近領了一張“罰單”,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

事情本身並不算大,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低級錯誤”。

經查,中金公司的合規管理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公司存在未取得從業資格的人員開展相關證券業務;二是公司多名員工曾存在買賣股票、出借個人證券賬戶的行爲。

處罰也不算嚴厲,中金公司只是被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也就是警告一下的意思。

但這件事背後暴露的問題卻非常值得思考:

作爲國內投行天花板,中金怎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4月10日,中金公司剛剛完成換帥。任職僅5個月的總裁、首席財務官吳波卸任。目前由董事長陳亮代履中金公司總裁一職。

陳亮也是去年11月才接任中金公司董事長。

2022年、2023年,中金公司面臨收入和利潤的持續下滑。不論是董事長陳亮,還是未來的新任總裁,都有著不小的壓力。

01

連續被罰

去年12月,陳亮上任後不久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到,要堅守底線,持續完善內控和風險管理體系。

但今年,中金公司就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問題。

中金公司這次的兩個問題都出現在合規管理方面:從業人員無資格證和員工違規炒股。

北京證監局要求中金公司引以爲戒,認真查找和整改問題,加強對從業人員行爲管理,切實提升合規管理水平,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這件事發生後,市場出現了兩種聲音:

一種是認爲問題不大,只是合規方面有所疏漏,改一下就好了;

另一種是覺得,合規是基本要求也是底線要求,這種低級錯誤和原則問題,中金公司不應該出現。

中金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因爲這樣的低級錯誤領到罰單了。

2021年3月:中金公司因使用成本法對私募資管計劃中部分資産進行估值,以及存在對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資品種采用的估值技術不一致的情況,被證監局責令改正。

一年後的2022年3月,中金公司又因同樣的問題,被證監局要求接受監管談話。

2022年4月:中金公司因管理11只私募資管計劃,投資于同一資産的資金均超過該資産管理計劃資産淨值的25%,違反相關規定,被出具警示函。

2022年11月,中金公司因子公司管理的15只産品相關産品涉及底層項目較多,且産品間存在嵌套投資、交叉投資底層項目的複雜情況,未按期完成整改等情況,被責令改正。

今年2月,中金公司又因爲同樣的問題,再次被責令改正。

02

中金薪酬屬于行業第一梯隊

屢次在合規上出現問題的中金公司,堪稱國內投行頂流。

中金公司全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官網介紹,中金公司成立于1995年,集團總部位于北京,並在上海、深圳、廈門、成都等地設有分公司,另在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東京七個國際金融中心設有子公司或分支機構。

中金公司最新市值超過1600億元。按照投行業務收入來算,中金公司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投行。

如果說投行人是金融圈中的精英,那麽中金公司的投行人無疑是精英中的精英。

中金公司員工長期以來給外界留下高學曆、高收入的印象,事實也的確如此。

根據年報,2023年,中金公司約有1.5萬名員工,其中“核心精英”投行部門有多達2370人。

中金的員工,56%以上是碩士及以上學曆。

薪酬方面,根據Wind信息,2020年中金公司人均薪酬高達115萬元,位列券商第一。

2021年,即便經曆了降薪,中金公司也仍以人均百萬年薪,蟬聯行業薪酬第一。

中金公司的高管,曾經拿的更是妥妥的天價薪酬。

比如2020年,中金公司有7名高管薪酬超過1000萬元,僅僅7個高管就領走了超過1億年薪。

時任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投行部負責人王晟年薪高達1860萬元。時任管委會成員,後任中金總裁的吳波年薪1145.7萬元。

可以說,中金公司既是行業頂流,也是行業頂薪。

2020年以來,中金公司包括員工和高管都已經經曆了大幅降薪。

2023年,中金公司的高管年薪普遍降到了100萬元-300萬元。

但由于前兩年高薪階段的遞延薪酬還在持續發放中,他們的實際薪酬下降會比預期的慢。

2022年5月,中證協發布的《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指引》明確,券商在制定薪酬制度時,應當對董事長、高管、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分支機構負責人和核心業務人員建立薪酬遞延支付機制。

年報顯示,2023年,中金公司向13名董監高,發放了以往年度的遞延薪酬,合計超過了3000萬元。

其中,現任管理委員會成員的王曙光,2023年年薪只有178.4萬元,但往年遞延薪酬領到了490.7萬元。管委會成員王建力,2023年薪酬只有138.5萬元,領到的遞延薪酬也達到413.8萬元。

中金公司員工的平均薪酬也降到了約70萬元的水平,但似乎還有下降的空間。

2023年,中金公司的薪酬在行業內位居第二,比行業中遊水平還高出不少。

近期各大社交平台已經傳出不少中金降薪的消息,傳聞中金投行base降幅達到25%。

03

中金離國際一流還有多遠?

券商降薪有沒有底?降到什麽水平才是適當的?

這些問題,去年3月證監會的《〈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中已有答案。

按照文件中提到的,證券公司的薪酬最重要的是科學合理。薪酬水平和結構,要與公司長期經營業績相匹配。

而2023年,中金公司營業收入229.9億元,同比下降了11.87%;淨利潤61.56億元,同比下降了18.97%。自2021年來,則已連續2年下降。

券商想要拿到更高的薪酬,只有做得更出色才行。

此前,有關部門已多次提及,要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更是提出明確目標,即力爭通過5年左右時間,推動形成10家左右優質頭部機構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對于中金公司這樣的國內頭部投行來說,市場的期待自然會更高一些。

中金公司過去也屢次提及,要努力打造成爲中國的國際一流投行,要做“中國自己的國際投行”。

但現階段,不論是收入規模和業務結構,它們與國際投行都還有巨大鴻溝。

比如從收入來看,全球頂級投行摩根士丹利2023年營業收入高達503億美元,今年一季度收入也達到151億美元。

說中金與國際投行存在巨大鴻溝,並不過分。

再如國際化收入,包括中金公司在內的國內投行一直難以取得突破。

中金公司通過中金國際若幹子公司開展海外業務。2021年至2023年,中金國際的收入分別爲103億港元、94.2億港元、116.7億港元;淨利潤分別爲51.5億港元、31億港元、36.2億港元。

由于中金公司自身收入持續下滑,近兩年,中金國際的收入貢獻在提升,但這不意味著中金公司的國際化水平的提升。

國內投行要達到國際一流,要走的路還很長。至少在合規方面,要少犯一點低級錯誤。

0 阅读:240

花椒房企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