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浴中心”品牌推出200萬級豪車,竟然有人排隊買?

我行車行 2024-02-27 18:03:50

什麽?凱迪拉克出了一款對標勞斯萊斯和賓利的車型?大家看到這個新聞會不會感到震驚!事情的確是這樣的,前不久,有海外媒體透露了凱迪拉克新車CELESTIQ開啓量産,訂單排到了18個月之後,讓人意外的是,這款車的起售價竟然高達34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40萬以上,每年的産量預計在100至150輛。一個在中國和洗浴場所綁定的牌子憑什麽可以出幾百萬的豪車?這車有什麽特別之處讓人願意去花幾百萬買它,還需要排隊預定?別著急,這些答案還要從凱迪拉克的曆史說起。

高端工業造車的世家,真正的美國脊梁骨

凱迪拉克的起源可追溯到1899年,當時由精密工程師亨利·利蘭德領導的底特律汽車公司成立。利蘭德對于汽車的質量和標准化有著極高的追求。到了1902年,爲了紀念1701年建立底特律城的法國探險家安東尼·凱迪拉克,利蘭德將公司更名爲凱迪拉克。我們如今看到的凱迪拉克的徽標就是凱迪拉克家族的盾形紋章,象征著皇室貴族的尊貴與榮耀。

在1920年代,凱迪拉克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相繼推出了多款高端車型,包括搭載V8、V12和V16發動機的豪華轎車,以及由著名設計師哈雷·厄爾傾心打造的LaSalle敞篷車。這些車型不僅擁有強大的動力性能和優雅的外觀設計,還融入了衆多尖端的科技配置,如同步齒輪系統、安全玻璃、自動變速箱和氣候控制系統等,爲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舒適與便捷。凱迪拉克的車型迅速受到了全球衆多名人和政要的熱烈追捧,包括美國總統、好萊塢明星以及歐洲王室成員等,成爲了他們彰顯豪華與尊貴地位的象征。

1950年代,凱迪拉克在汽車技術領域持續保持領先地位,不斷推出創新的功能,如動力轉向、動力制動、空氣懸架、自動駐車以及自動調節鏡等,這些技術不僅提升了駕駛的便利性和舒適性,也進一步鞏固了凱迪拉克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同時,凱迪拉克還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曆史意義的車型。1953年的Le Mans跑車,憑借其流線型外觀設計和記憶座椅功能,引領了美國跑車設計的潮流,被公認爲美國跑車的先驅。而1959年的Coupe de Ville轎車,更是憑借其極端尾翼和巨大尾燈的獨特設計,成爲了美國汽車設計史上的巅峰之作,其影響力深遠且持久。

除此之外,凱迪拉克也致力于提升車輛的座椅舒適性和安全性。1974年,Fleetwood Talisman的問世,標志著凱迪拉克對車內舒適性追求的巅峰。這款車型配備了四個獨立座椅,每個座椅都精心設計,配備了頭枕、扶手以及燈光和音響控制等,爲乘客提供了極致的舒適體驗。而在1977年,DeVille的推出則進一步彰顯了凱迪拉克對車輛安全性的重視。該車型配備了防撞梁、防爆胎、防盜系統等先進的安全技術,爲駕駛者和乘客提供了更爲全面的保護。這些舉措不僅展示了凱迪拉克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和快速反應能力,也奠定了其在豪華車市場的領先地位。

到了90年代,凱迪拉克開始了重大轉型。這段時期凱迪拉克開始推出符合新的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喜好的車型。比如1999年的Escalade(凱雷德)作爲凱迪拉克首款豪華SUV,搭載V8發動機和四輪驅動,贏得市場認可和消費者信賴,重塑豪華車市場競爭力。Escalade也是無數好萊塢明星以及商業巨鳄的出行座駕,網紅十億美金俱樂部富豪金·卡戴珊就擁有一輛銀色的Escalade。這可以說凱迪拉克這豪車品牌的地位做得穩穩的。

夢醒:以“大”爲“豪”的時代結束了

上世紀70年代的凱迪拉克,就像是活在夢裏夢裏一樣,歐洲高端車企尚未大批進軍美國,凱迪拉克當時擁有美國豪車市場1/3的市場份額,這個數量堪稱可怕。但是現在呢?答案是7%。所以我們聽到了兩個關鍵詞:1. 歐洲車企 2. 美國的龐大市場份額。這其實就是爲什麽凱迪拉克在現在中國市場,甚至是海外市場都顯得定位持續走低的原因——美國豪車的時代在歐洲車企的競爭下終結了,而迫于市場壓力和全球化進程緩慢的凱迪拉克也因此逐漸失去了它原有的地位。

從1980年開始,歐洲車企開始正式競爭美國市場,與凱迪拉克一貫大車美學不同的是,歐洲車擁有精巧靈動的外形,而且相較于凱迪拉克的一家獨大,歐洲車企堪稱“群魔亂舞”,BMW、保時捷等衆多品牌入局美國市場,而80年代多次金融危機的到來也讓消費者開始更加偏好小且省油的車款。更不用說後來把省油buff疊滿日系車更是在美國大受歡迎。凱迪拉克的“巨型燃油猛獸”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開始敗下陣來。

進入21世紀到今天,凱迪拉克爲了進一步應對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挑戰,開始了一次全面的擴張和變革,並推出了一些更加適應不同地區和不同人群的産品。比如2013年推出的具有輕量化的車身結構和優化的空氣動力學的ATS,是一款專門針對歐洲和亞洲市場的緊湊型轎車;2015年推出更大更豪華的CT6,是一款針對中國市場的行政豪華級中大型轎車。這些産品在各自的細分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要知道,凱迪拉克真正在中國市場成爲“爆款”已經是2016-2017年的事情了,而歐系豪車早已占據中國市場多年,凱迪拉克作爲新能源時代真正來臨之前做後一個吃中國這塊蛋糕的海外傳統車企,固然爲了市場份額割肉,且在中國豪車市場已經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時代成爲了“二線品牌”。

總結一句話,對于美國人來說,凱迪拉克誠然是政要、名流和大亨都認可的美國工業脊梁,一個承載著“美國夢”的豪華品牌,只是對于當今這個既全球化還碎片化的市場而言,這個市場地位,除了美國,無法獲得其他國家的認同。凱迪拉克CELESTIQ是一輛面向美國的豪車,它的出現本質上對于它的消費群體而言順理成章,甚至能說是等待已久。

什麽配置能支撐百萬售價?

所以這輛CELESTIQ又有什麽“花頭”能支撐它240萬的售價呢?我們再從産品的角度來審視CELESTIQ這款車型,突顯豪華與現代結合的優雅外觀更是其經典設計的傳承,燈光語言運用最新的科技通過藝術的方式來诠釋。動力方面也絲毫不容小觑,配備雙電機全輪驅動系統,綜合最大功率447千瓦,綜合扭矩867牛·米,0-96公裏/小時加速時間爲3.8秒,續航裏程爲483公裏。更重要的是,凱迪拉克宣布該車沒有標准配置,通過與用戶共創的方式進行,並采用純手工打造而成,確保每一款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CELESTIQ百萬售價的底氣所在,凱迪拉克所彰顯的這一切並不是其開啓超豪華品牌的新篇章,而是通過近百年汽車工業的積澱和經驗,重新展示在豪華汽車領域刻在血脈中的雄心與實力。

另外內飾部分也毫不含糊,一體式的中控台區域設計與凱迪拉克經典車型(Deville等)呼應,但這次,品牌直接給它做成了一塊55英寸的屏幕,而且帶有電子百葉窗功能,這樣駕駛員不會被副駕駛屏幕上的內容所幹擾。另外車內包括車窗開關、把手和中控台裝飾等115個部件均由3D打印技術完成。而後排座椅在保證了加熱、通風、傾斜和安博的功能之余還通過人體工學的設計向設計經典Eames躺椅致敬。

凱迪拉克代表美國汽車品牌走進了美國千家萬戶,也走出美國,譜寫了非常輝煌的傳奇經曆。一個品牌能成爲一個國家的驕傲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凱迪拉克的發展史也可以給我們中國汽車品牌帶來一些啓示,做品牌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創新並且堅持自己的設計風格。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中國汽車品牌已經靠技術實現了“彎道超車”,跑在了全球市場的前列,而諸如上汽集團在內的部分車企也開始拿著自己的品牌開始走出中國,一切漸入佳境,就差一個佼佼者的誕生。接下來,就需要靠不斷地技術革新和設計層面上的堅持,創造出能撐起民族脊梁的品牌。

1 阅读:1339
评论列表
  • 2024-02-28 13:31

    首先“彎道超車”,然後“彎道翻車”

我行車行

簡介:談論一切關于汽車個性化、定制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