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孩子內驅力本質,父母的努力可能都在表面!真正落地3大條件

內驅力談家教 2024-04-17 08:46:42

8-16歲孩子拖拉不自律,內收不自信,想做不執行,應付學習沒動力……若要“根治”,!

我是一名內驅力教練,主創“五感內驅力”法,最大特點是“落地”,消除“知道但做不到”通病,使孩子自律自信有動力。衆多家長見證有效!()

孩子學習拖拉沒意願,總要催,缺少主動性,

脾氣暴躁,膽小不自信,不合群,

學習習慣不佳,磨蹭拖拉,不想作業,

親子關系緊張,叛逆…

有的父母在嘗試改變孩子這些情況時,就會發現,什麽話都說不進,什麽道理都說不聽,來軟的無效,來硬的更不行……所以就陷入焦慮、無奈、無力甚至痛苦中!

其實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基本都在內驅力和內心能量。

如果你對內驅力還不夠了解,今天說一下其本質,同時分享落地內驅力的三大條件,你一定要知道。

01

感覺“啥都沒勁兒”

缺乏內驅力的孩子,一般可能會有如下表現:

學習和做作業,對孩子來說是件難過的事兒;對于興趣班沒有什麽興趣,每次都要催著去;興奮的時刻越來越少,沒有特別熱愛的活動;學習過程中,很容易放棄,碰到困難就煩躁;做事情總是三分鍾熱度……

如果做個對比,區別就在:

沒內驅力

有內驅力

興趣單一(或無興趣)難專注

興趣廣泛愛折騰

性格急躁,磨蹭拖延

有條理、獨立自律

害怕困難、情緒易低落

迎難而上、樂觀積極

學習是父母的事

學習是自己的事兒

一句話來說,就是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沒勁兒,具體表現爲“不想做 + 不能堅持做”。

學習不想做,運動不想做,社交不想做,不感興趣的不想做……實在要做也是父母或老師讓我做,內心的聲音是“我是被迫的”,那本身不是我的事,而是父母或老師的事!

02

內驅力本質

究竟什麽是“內驅力”?

心理學上,“內驅力”就是孩子出于內心真實需要,産生一種做事的動力。通俗來講,就是做事的動力來源于內在,是爲了享受樂趣,提高自我,與自己的體驗有關。

這解釋還是術語化了!我覺得內驅力的本質就兩個字,這是經過幾年的研究和實踐得出來的結論。

這兩個字就是——【感覺】。

感覺好就是內在動力,感覺不好就是內在阻力。

想要提升孩子內驅力,如果不圍繞“感覺”這個本質去做(比如一個勁兒地給孩子講道理),那你的努力可能都是表面功夫,也基本注定徒勞無功。

就像給一壺水不斷加熱,溫度自然而然就會升高,當孩子能感受到好感覺不斷增多時,內心的動力自然而然就會增強。

這種動力,會使得孩子在即使沒有外界要求或獎勵時,也會自發自主地想要變好,想要行動。而這種面對任何事情都想自己試試,碰到困難都想自己解決的態度,正是孩子“主動性”的內因。

03

內驅力的最大好處

擁有內驅力最大的好處,直白講就是孩子可以“正向地自覺運行”,他有正向的目標和追求,並且能夠自己管理自己的行爲。

如果說有的孩子是“要我做”的類型,那麽有內驅力的孩子就是典型的“我要做”的類型。有內驅力的孩子,你會發現其特點:

對生活和學習充滿激情和興趣;對困難無所畏懼;做事積極主動,願意承擔責任;學習更高效,行動力更強;過程開心並結果有獲,成功和幸福兼得;

孩子一旦有了內在動力,他的基礎感覺和對事的感覺都非常好,孩子自動自發地做事,這幾乎能掃平家庭教育中所有的問題。對家長來說,堪稱是一勞永逸。

相反,如果孩子失去了內在動力,他的各種感覺不好,就啓動了一個循環的鏈條:孩子沒有自覺性,家長就只能介入幹涉,越是幹涉管理,也是沒有自覺性……惡性循環。于是,親子摩擦不斷,孩子煩躁,父母抓狂,全家人徹底失去了安甯平靜的生活。

04

如何培養孩子內驅力?

其實,內驅力本是與生俱來。

你一定有看到,孩子小的時候,對世界充滿探索欲望,對所有事物都感到新鮮有趣,勇于去做任何嘗試…那時候的孩子,就是一個內驅力充沛的孩子。

但是,在孩子成長曆程中,很多父母一直用“自認爲有用”或“自認爲爲對孩子好”的教育方式(比如批評、否定、包辦、控制、高要求等),不知不覺中、日積月累中破壞了孩子的內在動力,以至于到今天,呈現出開頭的那些行爲和狀態。

那要如何才能提升孩子內驅力呢?

關鍵就在于“養”。養什麽?養感覺,准確地講是“好感覺”。

好感覺就是動力,壞感覺就是阻力。優秀的父母制造感覺,糟糕的父母破壞感覺。

好的感覺能夠從心滋養孩子,讓孩子擁有好的狀態;好的感覺能夠激發孩子,讓孩子擁有探索欲、求知欲,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好的感覺能夠成就孩子,也能成就父母,讓親子關系更加和諧融洽。

又該如何塑造好的感覺呢?

想要真正做到這點,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個:換位感受

也就是切換到對方的角度,感受對方的感受和動機,所有的溝通都應該以此爲基礎。這個過程是在你心裏完成的,瞬時,無形,但非常重要。

第二個:教育分寸

對教育有一定程度的正確認知,尤其是對一些微妙的關鍵點的認知和分寸的把握,因爲但凡教育落地行爲,一定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第三個:“營養溝通”

向孩子進行適合特定場景的、顧及孩子心理感受的溝通,不僅包含語言和行爲,更包括眼神、表情、語氣、語調等,如此給到孩子的就是“好感覺”。

以上三點就是內驅力落地的三大關鍵,其實也是“五感內驅力”咨詢的核心要點。

--

更多內驅力落地辦法,請讀下面文章,針對性地幫你“教育落地”和“做到”(不只是“知道”)

【這2篇必讀】

1.內驅力培養三步驟,我是"過來人":

2.“五感內驅力”落地型方案:

/ END /

原創 | 一點老師

內驅力咨詢師,健心教練。愛看本質、喜講系統、力求實效。點個關注,一起共修。

1 阅读:228

內驅力談家教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