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車,大佬都愛“打嘴炮”

天下車論 2022-06-20 21:47:40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文/雲中子

一板一眼多年,汽車圈從來沒有過這樣“放飛自我”。

與傳統車企掌門人“謹言慎行、規規矩矩”的行事風格相比,造車新勢力的大佬們似乎個個都“口無遮攔”。

造車領域最典型的“大嘴”,非大洋彼岸的“鋼鐵俠”馬斯克莫屬。

馬斯克宣稱特斯拉不需要公關團隊,自己卻在推特嬉笑怒罵。

一句“預期經濟糟糕,特斯拉裁員10%”的言論,讓特斯拉市值在一夜間蒸發了近5000億元。

今年年初,馬斯克發帖詢問粉絲是否應該出售他在該公司10%的股份的推特,也曾導致特斯拉股價下跌近四分之一。

馬斯克的嘴太值錢,奈何沒人能阻止他亂說。

這麽看來,馬斯克收購推特的操作著實並不值得驚訝。

一邊開炮轟掉市值,一邊還不忘與總統互怼。

美國總統拜登在被記者問及馬斯克“經濟糟糕”的言論時,直怼“希望馬斯克的月球之旅一路順風”,期間還不忘表揚福特和通用。

掌握最高權力的人和掌握最多財富的人相互攻擊,已經不是一次兩次。

2022年3月,拜登發表國情咨文演講,在大篇幅提到新能源汽車行業時,重點表揚的就是福特和通用,對看似風光無限的特斯拉只字不提。

馬斯克聞訊大怒,在發給CNBC的郵件中諷刺道:沒人看國情咨文。並在推特上評價拜登爲“人形木偶”。

不知這是不是一種假象,風光無限的馬斯克在美國政客口中,完全沒有當年亨利福特的地位。

但這又如何,馬斯克及其背後特斯拉、SpaceX的成功,並不需要更多證明。

不知是不是馬斯克開了一個“壞”頭,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掌門人,也多爲“嘴炮王者”。

在國內,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就曾和馬斯克隔空“互怼”過好幾個回合。

2020年年末,馬斯克曾在其個人社交網絡賬號發表了直指小鵬的言論:“他們有特斯拉的舊版軟件,而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

並直言:“是的,他們也偷了蘋果的代碼。”

何小鵬當然不服,一連甩出“pigu ”、“造謠”、“被我們打的找不著東”等頗具情緒化的詞彙,毫不示弱回怼。

“看來昨天我們發布的包含激光雷達的小鵬下一代自動駕駛架構,讓西邊的某人很不爽,連續用 pigu 發聲。我想說的是,造謠早就證明是無法打敗任何競爭對手的,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准備被我們打的找不著東,至于國際,我們會相遇的。”

在有迹可循的新聞裏,光何小鵬與馬斯克的互怼就不止一次兩次。

不過這並不影響何小鵬看好並持有特斯拉的股票。

何小鵬曾表示,自己在幾年前購買了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股票,並賺了一筆:大概兩三架飛機!

何小鵬被輿論質疑“嘴炮”絕不止與馬斯克的互怼。

再往前兩年,一頁在發布會上寫出“智能汽車的核心在運營,而不在制造”的PPT也讓他一夜之間成爲了衆矢之的。

彼時的何小鵬也感到意外,他並沒有想到這句話竟然會火出圈,畢竟在此前他所在的科技圈,這樣的說法並不值得驚訝。

多年過去了,如今的何小鵬依舊時不時“口出狂言”。

在前不久的2022 年粵港澳車展上,華爲的余承東在演講中稱問界M7將帶給消費者超越百萬豪車的舒適智能體驗。

這一說法隨即引來何小鵬的調侃:“聽老余講M7超越百萬豪車,我都想扔個鞋子上來了。”

如今,小鵬汽車已經穩居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第一陣營。

同在第一陣營的,還有理想與蔚來,這從外界習慣性地稱呼三者爲“蔚小理”便能看出。

兩年前,三家造車新勢力處于發展最艱難的階段,何小鵬還曾在微博曬出與蔚來創始人李斌、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的合影,並稱“三個苦逼,在憶苦思變……”

三位創始人私交甚好,他們共同投身于造車這條坎坷之路,惺惺相惜。

三位大佬還有一個共同經曆,都曾被媒體質疑“口無遮攔”。

“你40歲的時候仍然口無遮攔、惹是生非、令人討厭,沒有活成別人想要的成熟穩重、心胸寬廣、理性客觀。”去年年底,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微博上寫下這樣的話。

看來,李想對自己的脾氣有著非常清晰的認知。

從泡泡網到汽車之家,造車是李想的第三次創業。但李想選擇的增程式電動車還是遭到了一些質疑。

如大衆(中國)CEO馮思翰曾在2020年9月的某次新聞發布會中表示:“增程式電動是最糟糕的方案”。

外界都認爲,大衆在否定理想。

2020年成都理想汽車用戶日,李想在公開演講中大爆粗口:

“我先說難聽的話,TMD一幫搞臭技術的,天天沖我們bb,什麽增程電動是個落後的技術,請問他們TMD搞出來屁技術了?讓一群毫無用戶思維、完全不關心用戶的這幫人,天天地研究技術路線,TMD什麽技術路線啊?胡說八道!”

面對接踵而來的質疑,李想顯然不能壓制怒火。

2021年,理想汽車又遭遇“水銀門”。作爲CEO的李想親自上陣,硬剛媒體:“造謠我們用水銀的,祝願你們腦子裏裝滿了水銀”。

而瑞幸咖啡營收造假風波中,管不住嘴的李想又在微博上跨界問候,直言瑞幸董事長陸正耀爲“詐騙犯”。

這樣對比起來,李斌在三人之中的形象似乎更加溫文爾雅一些,但他也多次因爲“言論”而被推上輿論風口。

其中,一句“我簡直就完全不明白,現在大家爲什麽還買燃油車?除了能聞點汽油味,別的還有什麽好?”的言論就曾引起軒然大波。

有人批評李斌作爲公衆人物觀點片面;有人說李斌爲了炒作,沒有下限;當然也有支持者稱,電動車確實更好開。

但不管怎樣,李斌這番看似無心插柳的操作,引發了巨大的爭議,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了蔚來汽車。

向燃油車開炮的又何止李斌。

華爲余承東更是擅長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方式來叫板整個行業。

在 2022 年粵港澳車展上,余承東直言:“純燃油車時代會迅速結束,現在還買燃油車就像智能手機時代買功能機一樣。”

而一直聲稱不造車的華爲,造車的路徑也日漸清晰。作爲汽車行業的“後來者”,余大嘴豪言:“華爲進入汽車行業的目標就是做到第一,因爲沒人會記住第二。”

余大嘴稱華爲誓做第一,並在言論上爲燃油車判了“死刑”。

汽車媒體們還是不能適應:說自己好就是了,幹啥拉踩別人。

或許是此前的汽車圈太過“保守”,新造車多來自科技圈跨界。而這些大佬的很多言論在科技圈中或許都屬于“見慣不怪”。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九死一生的造車領域,吹一場牛,挨一次罵,換一個熱搜,引來資本市場的關注,然後再去融資找錢,沒有比這更低成本的營銷了。

“黑紅”也是“紅”,如今無論是大洋彼岸的馬斯克,還是國內的小鵬、李斌、李想,都已經成功站上了造車舞台的中央。

相比擁有百年造車積澱的傳統廠商,造車新勢力們更像是無所畏懼的毛頭小子。

創始人們親自下場自帶流量這件事,在創業前十年裏,所帶來的話題和宣傳是肉眼可見的。但是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當年說過的那些大話,到底未來成了“神話”還是“笑話”,一切也難說得很。

畢竟,這麽多企業家下場造車,多數都被看了笑話。

天下一言: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

0 阅读:21
评论列表
  • 2022-06-21 15:49

    平時開慣530,突然開電車,感覺好輕啊,這也是我買P7的原因之一。

  • 2022-06-21 15:48

    對比其他品牌的電動車,小鵬的車性價比算高的了

天下車論

簡介:有關汽車的一切,盡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