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漂“窮飽族”,把晚9點的超市,逛成了“窮鬼樂園”

微光看社會 2024-05-08 02:02:00

窮飽飯,意指窮人吃飽飯。深漂窮飽飯,指的是自诩“貧窮”的深漂,花最少的錢買最多的食物,吃飽吃好。

那些每天晚上去超市蹲點折扣食物,低價搞定一日三餐的“貧窮深漂”,就是當之無愧的“窮飽族。”

表面上,他們很容易被誤解爲摳摳搜搜地將就活著。實際上,他們靠著超市夜晚促銷,每天吃得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比叫外賣和自己做飯更加省時省力省錢。

而且,他們還能隨時犒勞自己,撿漏到10元的三文魚刺身、18元的刺身壽司、5元的鮮榨果汁......是不是窮鬼不一定,最起碼是一個吃飽喝足的飽死鬼。

跟風的深漂們以搶到折扣食物爲榮,畢竟在“折扣時代”面前,這是他們暴打消費主義的印證,也是他們遁入“窮飽族”的鐵證。

01

深漂窮飽族

爲何總是吃不好飯

曾經,有網友整理過“一周窮鬼套餐”,把“西式白人飯”安排得明明白白:

周一麥當勞13.9元隨心配,周二塔斯汀買一送一,周三漢堡王9.9元套餐,周四肯德基瘋狂星期四,周五華萊士買一送一。

可是,到底有誰能夠做到每個工作日都吃這幾家口味相當雷同的店?

一個星期吃一頓還能接受,要是天天在辦公室當牛馬,飯點一到,雷打不動地吃點味同嚼蠟的漢堡,任誰都得感歎一句:這輩子完了啊。

深圳的窮飽族不一樣,他們在挑選“窮鬼套餐”上造詣頗深,任憑美食家蔡瀾來了,都得尊稱他們一聲“老餮”,會吃!

最便宜的中餐都集中在超市的熟食區,這是深漂窮飽族們多年來實踐的經驗。

打折的燒鴨、烤雞、涼拌、鹵菜......食材是應有盡有,每天吃都能一個月不重樣。一個人吃不完一大份,買回去和家人一起吃,直接雙倍省錢。

有人每天晚上去沃爾瑪熟食區,蹲點買兩份三素一葷的快餐,一份13塊錢,兩份26塊錢。

一份是當天的晚餐,當天解決。一份放在冰箱裏,第二天拿去公司的微波爐加熱一下,就是葷素搭配、營養到位的便當。

一頓飯13塊錢,在市中心打工的深圳人都沉默了:性價比這麽高,還要什麽自行車?

畢竟南山福田的打工人常年有感:吃飯難,難于上青天。

公司樓下多的是偏貴的餐廳,一杯果汁30+,米飯要50+,在這種地方吃飯主打一個內循環,上班賺點錢全炫肚子裏了,錢包和吃好終究得淘汰一個。

地下商場的餐飲店,也幾乎都要30+往上,口味還不一定好,因爲好吃的店在下班時間永遠是大排長隊,午休和午飯總得淘汰一個。

叫外賣吧,即使用上滿減券了,分分鍾也得一頓30+,有門面的店面外賣會更貴,便宜一些的又看不見後廚,衛生和便宜總得淘汰一個。

自己帶飯,主打一個幹淨、衛生、難吃。平時下班回到家已經兩眼無神、精神麻木,再加上還得買菜,做飯技術又有限,還得清理鍋碗瓢盆和竈台,簡直就像打了第二份工,休息和幹淨不可兼得。

只有超市的熟食便當挺身而出,只需要把表面的塑料薄膜輕輕一撕,在微波爐叮5分鍾,筷起勺落,風卷殘雲,5分鍾吃完,飯盒丟垃圾桶,幹淨利落。

打工人好好吃飯、平價吃飯的心願,在這一刻完美實現了。

02

在深圳“窮鬼天堂”

過上輕奢生活

有句話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沙縣小吃。晚上9點後的深圳商超,就是當代深漂的沙縣小吃。

大到沃爾瑪、天虹、大潤發,中到永旺、永輝、Ole,小到711、羅森......大大小小數十家超市和便利店,都會在晚上固定時間後開始打折。

想想也挺有意思的,晚上8點後的深圳,到處都是“錢大媽模式”,哪裏都是“窮鬼天堂”。

沃爾瑪的熟食區,9點一過,雞鴨鵝魚熟食對半打折,還有蒸菜、饅頭、蔥油餅、甘蔗汁、玉米汁......各地美食,應有盡有。

沿著打折區一路走下去,20塊錢湊齊四菜一湯。老餮們在就餐區大飽一頓後,還能順便拿上五折的面包和水果,當第二天的早餐。

天虹不僅熟食區廣受歡迎,生蔬更是yyds,幾乎全部五折。

當天新到的牛肉、雞肉、魚肉,放在冰櫃裏看不出變質的可能,新鮮的蔬菜還綠到發光。保質期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還有一天,時間把控得剛剛好。

大潤發把“夜市”搬上了台面,被稱爲打工人的折扣夜市。

臭豆腐、烤面筋、蛋撻、雞翅包飯、豆腐花......各式小吃齊上陣,夜宵都能讓人挑得眼花缭亂。

因爲在幹淨衛生的環境裏,對比起地鐵口的攤販,超市更像是上了一層濾鏡,符合對衛生條件有要求的“挑剔”打工人的要求。

永旺,通常是更升一級的存在,因爲去永旺,並不是一種將就,有的時候,更是對自己的一頓犒勞。

在永旺,還能簡簡單單地過上一把輕奢生活:10元一盒三文魚刺身、18元的壽司拼盤、5元的果汁。日料店分分鍾數百元的餐食,這裏幾十塊的價格就能拿下。

這裏,被稱爲“深圳最好逛的超市”,7點半開始打6折,所以很多人專門蹲點平時舍不得買的食物。

一日三餐這個難題,終究是被家附近的超市給解決掉了。

雖然打工人在對窮飽飯的態度上,有一個就近原則,但是仍然擋不住各大超市的兵家必爭之價。

在超市蹲降價,趕著下班的阿姨還會偷偷先把價格給你打上,貼上象征著折扣榮譽的黃標,變成親民的低價。

深圳打工人阿玲算了一筆賬,她胃口小,每天下了班去超市買飯和面包,一天最多花25塊錢,一個月的夥食費不超過1000元。對比去未挖到超市寶藏的朋友,一個月能省下1500元左右的錢。

“反正上班時間吃什麽都無所謂,能填飽肚子就好了,攢錢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03

深圳“窮鬼”

折扣降級,智商升級

在萬物均可賦予定義的時代裏,有人習慣把夜晚超市的促銷食品定義爲“窮鬼套餐”,把習慣晚上蹲點超市折扣的“夜淘族”稱爲“窮鬼”。

但是,“窮鬼”這個稱呼,只是追求性價比、暴打消費主義的深圳人的一種自嘲,而並非是一個用來定義資産的範疇。

在深圳夜晚的超市折扣區,能看到圍著售貨員貼標的人群,居多的並不是老年人多,而是年輕人。女生喜歡圍觀在烘焙區、水果區和生鮮區,男生大多在熟食區,性別喜好倒是分明。

在當下的折扣時代,超市對夜間販賣往往有更吸引力的價格,促進夜晚消費和調整庫存,對剛好下班的打工人來說,正是一本全面的“窮鬼生活指南”。

阿玲在蹲點超市折扣的這半年裏,感受到和她一樣的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多,有些熱銷的東西以前還能慢慢拿,現在就是手慢無,“吃飯也得拼速度”。

她之前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掐著點去超市買打折商品,自從體驗過打折商品的快樂後,她就一直心心念念。

半年的修煉,她已然是一位老手。當新手還在唯唯諾諾不知道怎麽進貨時,老手已經學會挑重點,先把打折商品放進推車裏等到點了。

新手還在猶豫拿太多打折的東西會不會很丟臉,別人怎麽看待自己只買折扣的東西,阿玲已經到達了下一個階段:

“我就是愛撿便宜,我每天都幹這事,打折的牛肉雞肉不要太香。”

在這種氛圍裏,撿漏不丟人,花雙倍價格買同樣的東西的怨種才丟人,阿玲調侃,這就是一種“窮人樂”吧。

實際上,深圳各大商場的“折扣之爭”並不局限于實體店,線上采購的小程序,同樣也在夜晚的時候進行打折促銷。

像在深圳使用率比較高的小象超市、樸樸、叮咚買菜,幾乎也在盡力用低折扣,吸引夜晚的消費者。

對于受益的消費者來講,這未嘗不是一種消費覺醒,掙脫了“消費主義”的捆綁?畢竟現實裏的食材價格基本固定,打折只是消除了過多的溢價,讓食材恢複到最基本的價格而已。

但不得不說,有時也有“便宜沒好貨”的情況。

有人質疑那些熟食區的快餐放了一天,米飯又散又硬,購買的人到底是怎麽下得了口的?

在阿玲這群人的眼裏,好吃是應該的,難吃就當踩雷,變質了,哦豁,賺到了!拿回去對峙,還能得到一筆賠償。

“臨期食品,可以騙我的感情,但是不能騙錢,騙錢可就太暧昧了。”

你很難質疑他們的精神狀態,說是擺爛吧,人家能吃好喝好,說是積極,但又糊弄了事。只能說,他們已經遁入空門,進入了深圳“窮飽族”的最高境界。

比如,前兩天大暴雨,他們最關心的甚至不是風雨中艱難前行。而是,今天這麽大的雨,來搶購打折的人應該少了很多,好事啊!

備注:文中人物爲化名。

文丨白粥

部分圖片來源ShenzhenWeekly

本文由深圳微時光原創發布

轉載需授權,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0 阅读:0

微光看社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