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周天:是“天人合一”傳統中醫各分科的統一主線

炎黃國粹 2024-05-11 09:08:31

傳統中醫有很多分科,比如宋朝時曾分“十三科”。傳統中醫流傳至今,仍有接骨、針灸、按摩、推拿、點穴、氣功治病、草藥治病、刮痧、拔罐等多種分科分類形式,雖然與西醫的分科不同,但畢竟也是一種分科形式。

那麽,這麽多的中醫分科有沒有統一的主線呢?

傳統中醫的統一理念是“天人合一”,而體現“天人合一”理念的具體目標則是人體經絡的“通周天”。

因此,可以說,傳統中醫的所有分科,都是圍繞如何將人體經絡打通周天來展開的。

針灸、按摩、推拿、點穴等這些中醫分科不必說了,都是以人體經絡穴位爲著手對象的,無論其具體操作方法如何,但都是爲了最終能打通人體十二經脈、奇經八脈、365個經穴,以及其它奇穴、阿是穴等去展開的。

在傳統中醫理論中,人體十二經脈左右各一加起來共二十四條經脈,再加上奇經八脈中的督、任、沖、帶四脈,共二十八脈,正好對應中國傳統天文學的“天球”上的二十八星宿;而人體365個經穴,正好對應中國傳統天文學的“天球”的365度(注意不是360度),正好對應一年365天,也就是說,正好是一個“周天”。

傳統中醫的中藥方劑學,也是以“通周天”爲最終追求的。

中藥最古老經典《神農本草經》輯錄的藥共365種,正好對應一個“周天”循環,就如同人體有365大穴一樣——天地精華,凝煉成形,顯現在地,分布在八方九州之中,共365種“藥精”。人類借助天地生成的這365種“藥精”,正好能幫助人體打通自身的“周天”365大穴。藥用之奧秘,一言已揭之。

遣藥組方,合劑爲治,莫貴于經方。中醫經方之祖,乃伊尹的《湯液經法》。

南北朝時期修道人、中醫學家陶弘景寫的《輔行訣》中,明確說到經方也分三品——上品、中品、下品:

陶隱居雲:依《神農本經》及《桐君采藥錄》,上中下三品之藥,凡三百六十五味,以應周天之度,四時八節之氣。商有聖相伊尹,撰《湯液經法》三□,爲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藥,爲服食補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藥,爲療疾去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藥,爲殺蟲辟邪癰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實爲萬代醫家之規範,蒼生護命之大寶也。

注:這裏的“三□”應是“三卷”;這裏說“三百六十首”應是省略了零頭的說法,實際上應是“三百六十五首”。

陶弘景明確說到,“上中下三品之藥,凡三百六十五味,以應周天之度,四時八節之氣”,即是說,藥味完全是對應周天的。同時也說到,商朝聖相伊尹撰寫的《湯液經法》,“爲方亦三百六十(五)首”,意思是說,伊尹經方三百六十五首,也是對應“周天之度”的。

人類運用這365首經方,正好能幫助人體打通自身的“周天”365大穴。經方之奧秘,一言已揭之。

傳統中醫的其它分科形式,也都是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以“通周天”爲最終目標,使人體血脈通暢無礙,最終達到完全健康無病的狀態,甚至能在“通周天”的基礎上,使生命升華至更高更好的狀態……

這樣理解中醫,一通百通,理法圓容,妙用無窮。

炎黃國醫研學者吳越

2024年5月11日

中醫博大精深,本文只是發表了筆者感悟的一點點所知所見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達所有的思想,還需聯系筆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來理解。

請關注炎黃國醫公衆號,隨時能獲取更多中醫精義。

或掃二維碼加微信,不失聯,方便獲取更多中醫精義。

文中所述,如有不當,歡迎指正。

經方是中醫的核心,想要學習更多更深的中醫知識,特別是想深入學習伊尹經方與張仲景經方的朋友,請關注筆者的其他作品。筆者的經驗:學中醫經方,從伊尹經方開始著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確的開啓方式!有興趣者,可參閱筆者的著作、文章或課程。

吳越心願:爲想學中醫又不得其門而入者提供一個完整的中醫學習階梯,爲學醫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問難解者提供系統明析的透徹解惑,爲從醫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難以應對疑難痼疾者提供以醫入道的升華指引。

附1:炎黃國醫課程體系

A、普及系列:《“陽主陰從”高效養生法》等自助中醫普及課程。

B、針灸系列:《周天針灸法-針灸入門一日通》與《周天針灸法-針灸入道一點通》等

C、經方系列:包括由淺入深的《分類講病》《經方易用》《經方直用》《經方邏輯》等階梯

其中,《經方邏輯》特別系列:中醫經方核心課程-中醫經方的底層邏輯

第一部分、《伊尹經方課程:破解伊尹經方體系,掌握中醫真正核心》(共五單元)

第二部分、《仲景經方課程:理解仲景經方運用,提升中醫實踐技能》(共十一單元)

……

附2:炎黃國醫著作總目錄

第一系列:“炎黃國醫”經方破解系列著作(邏輯嚴密,階梯遞進,須按順序學習):

C1、《“伊尹經方體系”課程講義(彙編)》(對《傷寒論》之前的經方起源的准確破解)——有配套講解視頻:“伊尹經方課程”(破解伊尹經方體系,掌握中醫真正核心)。

C2、《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所用古經方探索》(用伊尹經方理解傷寒金匮如同數學規律般明晰)——有配套講解視頻:“仲景經方課程”(理解仲景經方運用,提升中醫實踐技能)。

C3、《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所用古經方探索(續)》(繼續運用伊尹經方理解傷寒金匮其它藥方,至此,傷寒論113方與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畢)

C4、《從經方中歸納用藥規律》(從伊尹經方體系和仲景經方體系中,歸納出100多種中藥的用藥規律)

……

0 阅读:3

炎黃國粹

簡介:傳統文化精髓善解人生疑難;炎黃國醫要妙呵護心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