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堅決反對“兩個凡是”,43歲被越級提拔,57歲擔任遼甯省委書記

茶閱史記 2024-04-19 15:54:05

2021年7月27日,原遼甯省委書記聞世震于北京逝世,享年81歲。 聞世震主政遼甯之時,正是遼甯經濟社會發展最爲困難的時期。

那段時間,他的辦公室牆上一直挂著一幅字,上面寫著“不到長城非好漢”,足見這位父母官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

土生土長的省委書記

聞世震出生于1940年1月,是土生土長的遼甯人。他自幼家境貧寒,長期在基層摸爬滾打,將大好的青春年華貢獻給了大連油泵油嘴廠,從技術員一直幹到廠長。

這種經曆,練就了聞世震埋頭苦幹、紮實進取、任勞任怨的性格。大連油泵油嘴廠的老工人曾評論說,他是一個不說大話、注重實幹的人。

粉碎“四人幫”之後,聞世震積極投入批判“四人幫”的鬥爭,並堅決反對“兩個凡是”的錯誤思想。

由于他思想先進、工作務實,得到了組織的越級提拔,在1983年被任命爲遼甯省機械工業廳副廳長。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聞世震長期在遼甯擔任副省長、省長、省委書記等職務,是遼甯主政時間最長的省級幹部之一。

他把人生最寶貴的時間全部奉獻給了這片土地,奉獻給了老工業基地建設事業,爲促進遼甯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上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國企遭遇嚴重危機,遼甯曾有上百萬職工下崗。

1997年,中央提出在三年內讓大多數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擺脫困境。遼甯省是老牌工業基地,也是國企改革攻堅戰的“主戰場”。剛當上省委書記的聞世震自然深感責任重大。

那段時間,他形容自己“當了省長覺睡不著、當了書記睡不著覺”。

在國有企業改革攻堅形勢最爲嚴峻的時期,聞世震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主張重要文件不過夜。他一般晚上12點到才能睡覺,早晨6點半就醒了,有時在中午飯時也是邊吃邊研究工作。

多年來,聞世震極少過節假日,私下裏被身邊工作人員稱爲“工作狂”。特別是在他出國訪問時,每天睜開眼睛就是項目、談判,談判、項目,其工作量之大、效率之高,令工作人員都難以適應。

1997年5月,聞世震做了一個喉部息肉切除手術,還沒等到痊愈,就飛赴加拿大洽談合作事宜。這種敬業精神,令加拿大合作夥伴都感到敬佩不已。

主政遼甯地區多年

聞世震生于遼甯,長于遼甯,後來又做了遼甯的“父母官”,對家鄉的百姓有著十分深刻的感情。

多年來,遼甯無論是抗洪搶險、抗旱救災,還是三年國企“攻堅戰”,人們都能在基層看到聞世震那高大魁梧的身影。

有一次,聞世震在農村考察時發現有些窮苦孩子因經濟困難而上不起大學,心裏一陣酸痛。他回到省裏後,立刻發起了“寒窗基金”,並幾次帶頭捐款助學。

改革開放以來,遼甯取得了巨大成績,同時也積累了無法忽視的矛盾。

聞世震是大時代變革的親曆者和推動者,不得不應付一個接一個的矛盾和問題:社會轉型、企業轉軌、工人下崗、官員腐敗……

他親眼目睹了許多同事被雙規、被判刑,甚至被送上斷頭台,內心十分痛苦:“看到他們一個個走入歧途,很難過。”

在這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慕綏新、馬向東腐敗大案(又稱“慕馬案”)。

面對這起震驚全國的腐敗案,聞世震痛心疾首,又怒不可遏,在反腐敗鬥爭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保證了這場鬥爭的全面勝利。

他從政多年,素來最痛恨幹部腐敗、賭博:“我有時很不理解,你們工作都忙不過來,怎麽能去賭博。”

慕綏新和馬向東分別被法院判處死緩和死刑後,聞世震發表講話說,主政一方,位高權重,一定是非分明,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頂住各種各樣的歪風邪氣。

2005年,聞世震離開遼甯。此時的遼甯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他說:“我一生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了遼甯,相信繼任者會比我做得更好。”

作爲遼甯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曆史見證者,他的名字將永遠爲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銘記。

3 阅读: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