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已經被李世民封爲了太子,爲什麽他最後還是選擇了謀反?

鄉間曆史 2024-05-05 07:22:51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後長孫氏的嫡長子,武德九年李世民繼位,同年8歲的李承乾被立爲了皇太子。不出意外的話,李承乾就是下一任皇帝,可貞觀十六年二十三歲的李承乾卻走上了謀反的道路,最終被李世民廢爲庶人。李承乾已經是太子了,他爲什麽還要謀反的呢

影視劇中的李承乾

因爲能當上皇帝和能當上太子,其實是兩碼事,特別是在唐初那種背景下。要知道李承乾謀反前,他的同母弟弟魏王李泰,已經都督了22個州的大權,也就是說掌握了唐朝八分之一領土的實際權力。而且李泰還當上了雍州牧,這個職位是李世民當年幹過的

李世民讓李泰當雍州牧,李承乾心裏是很哆嗦的,他難免會想到上一個太子,也就是他伯伯李建成的經曆,再往前看隋文帝的太子楊勇,也是兄友弟恭,被自己的親弟弟楊廣所殺。在李承乾之前,上一個沒有被骨肉相殘的太子是陳後主陳叔寶

而陳叔寶在魏晉南北朝就是極少數的個例,可以說在李承乾出生之前,那混亂的幾百年太子被廢、被殺、被弑、被篡都是常態,而李承乾出生之後,他熟讀史書,又目睹了他伯伯的悲慘下場;而我們以今人的視角往後看,整個唐朝也基本上都是玄武門繼位法,嫡長子以太子身份成功繼位的少之又少

影視劇中的楊廣弑兄

李世民弑兄

即使是能成功繼位的太子,在這之前也是經曆過政變的,如李世民、李顯、李旦等等,第一個正常繼位的皇太子是安史之亂後的唐代宗李豫,但唐代宗本人也差點成爲了政變的犧牲品,至于唐代宗以後,繼位的是誰就不是皇帝或者皇太子本人說了算的,而是宦官、大臣、藩鎮等多方勢力支持下的皇子來角逐

其實曆史上的皇太子都不好做,不管是哪個王朝,即使是明朝朱元璋也沒有下放特別多的權力給太子,碰上朱祁鎮臨了還會猜忌太子。因爲在封建時代,皇帝和太子本身就有敵對的風險,要麽是相互猜忌相互爭奪權力,要麽是治國理念的不同進而成爲政敵

即使是父子感情比較好的,有時候也難免關系緊張,尤其是在唐初。雖然當時誕生了科舉制,官員不再被世家大族壟斷,皇帝掌握了選官權。但當時朝堂上,主導權力的依舊是那幾方勢力,皇帝、宗室、世家大族、勳貴、豪族

安史之亂

影視劇中的唐代宗李豫

這幾種勢力在朝堂上相互奪權,表現出來的狀況就是他們支持的皇子們相互奪權,皇子和皇帝奪權,太子和皇帝奪權等等。李承乾在當時的那種環境下度日,自然知道自己的位置很多人虎視眈眈,自己當了太子也未必能坐上皇位

再加上李世民對李泰的過于偏愛,李承乾很難不會聯想到玄武門之變,爲了不步他伯伯李建成的後路,李承乾最終決定先下手爲強,只有自己坐上了皇位,李承乾才會感到心安。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