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要長久遠離汽車口

天下車論 2022-05-26 23:08:33

急流勇退,謂之知機

文/四郎

這幾年,企業家壯年“離場”開始被頌揚。83年生的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80年生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峥,都選擇了在2021年浮華轉身。

當年段永平與小霸王的恩怨被反複重提,他在40歲時遠走海外享受人生,留下無數傳奇的故事被人們津津樂道。他的門徒之一黃峥也在同樣的年紀做出了相近的選擇。

人們對企業家的崇拜之情,不複當年。網絡發達後曾經給予企業家們的流量,早晚會反噬。

還不到十年的時間,資本就成了人人畏懼卻又渴望的怪獸,企業家卻從全民偶像逐漸變成了令人咬牙切齒的民賊。

倒退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裏,李嘉誠還是白手起家的典範,馬雲仍是受人尊敬的導師,任志強可以任性開炮,王石代言大切諾基的廣告裏說著“領略人生寬度”。

後來,李嘉誠成了國內賺錢國外投資的罪人,馬雲因“996是年輕人的福報”被全網問責,任大炮被判有期徒刑18年,王石在“寶萬之爭”後日漸低調。

前輩們的經曆多多少少地影響著後來者,但企業家們可選擇的路實在太多了,一個決定之後,會走向何方,沒有人能真正預判。

近十年來,造不造車,大概也是企業家們都曾扪心自問的一個問題。

在《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特斯拉CEO馬斯克已經連續兩年登頂世界首富;造車短短幾年的蔚來,市值一度超過寶馬這樣的百年車企,李斌的財富也達到355億;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的身家更高達700億;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的身家也有465億。

雖然上百個汽車新品牌,最後只留下十個左右,且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成爲“頂流”,但手握重金,功成名就的老板們,誰肯承認自己不是笑到最後的天選之子呢?

2014年4月,馬斯克的私人飛機空降北京,向第一批中國用戶交付Model S。

8位老板從馬斯克手中接過車鑰匙,包括UC優視董事長俞永福、汽車之家總裁李想、合一資本董事長許亮等。此外,未到場的雷軍等,也是特斯拉首批車主。

據說當時汽車之家的不少員工,都去公司地庫圍觀過李想的這輛Model S,彼時李想還是汽車之家的總裁,特斯拉的擁趸也還主要是IT人士。

當時的馬斯克或許也沒想過,從他手中接過鑰匙的幾位老板中,竟有人是懷著“取而代之”的心思,頗有幾分劉邦見到秦始皇出巡時脫口而出“大丈夫當如是也”的意味。

盡管當時已經有了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但市場仍是燃油車爭霸的天下。傳統車企對造電動車一事態度平平,直到特斯拉這條鲶魚被放進來,直到各方老板都開始下場造車。

時勢造英雄,在任何一個行業裏都適用。

2014年年末,易車創始人李斌拉來了龐大的投資人團隊,包括劉強東、李想、馬化騰、雷軍、張磊,創辦了蔚來汽車,但這件事並沒有引起大衆的圍觀,因爲同一時期的另一位老板風頭更盛。

那時的樂視正是如日中天,創辦十周年,樂視全生態業務總收入近100億元。創始人賈躍亭意氣風發,宣布了樂視“SEE計劃”,打造超級汽車以及汽車互聯網電動生態系統。

不同于後來加入造車的老板們對標的都是馬斯克,當時的賈躍亭,外號可是“賈布斯”,在眼含熱淚喊出“爲夢想窒息”時,無數人期待著與他一起成就偉大和光榮。

直到現在,仍然有人會認爲,如果賈躍亭多一點運氣,完全有可能成爲中國的馬斯克。

李斌顯然被認定是有運氣的,雖然造車伊始並沒有受到關注,但他的出圈也很快,2016年摩拜單車上線,共享單車一時風頭無兩。這家新創公司“背後的男人”李斌,隨即被冠以“出行教父”的美譽。

後來摩拜被美團收購,共享單車成了一地雞毛,李斌也不再提及這一段過往。當然,後來蔚來創始人這一身份已經足夠背書,但在“蔚小理”抱團之前,摩拜這一段往事對李斌的流量賦能是不可小觑的,傳奇指數堪比段永平之于黃峥。

同樣在2014年成立的小鵬汽車,當然更不被注意。創始人之一的何小鵬,在三十出頭的年紀實現財富自由卻內心空虛投身造車再度追夢的故事,也是在小鵬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站穩腳跟之後才廣爲流傳。

2015年,作爲蔚來股東之一的李想,卸任汽車之家總裁,創辦了理想汽車。

“蔚小理”創辦到車輛上市交付這幾年間,江湖上一片血雨腥風。

回過頭去看造車的路上,資金更雄厚、語錄更驚人、人設更豐富的老板們,大多“缺了點運氣”,沒能成爲新一屆的造車“頂流”。

這大概是老板們最願意接受的理由了,一如王朝末路,所有君主也只想說自家氣數已盡。

2016年的樂視超級汽車開啓了瘋狂挖人模式,行業大咖輪流登場,在數不盡的概念之後,樂視發布了首款超級汽車,盡管自動駕駛的演示並不成功,賈躍亭仍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同年,董明珠因“130億元估值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收購方案被否決,在股東大會上大發雷霆。但終究不肯放棄,後來自掏腰包,拉上劉強東和王健林,共同入股珠海銀隆。後來經過不斷加持,至2017年,成爲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

此時,經曆過“寶萬之爭”的姚振華,也把目光聚集到了汽車。姚老板也選擇了收購這一捷徑,寶能斥資收購觀致汽車51%的股份,並開始在全國建設汽車産業園,姚振華豪情萬丈,要助力民族汽車工業崛起,投身于新能源造車。

可惜的是,這一年,已經發布了超級汽車的樂視沒有蒸蒸日上,反而不斷傳出資金鏈斷裂的消息,隨即恒大、萬達甚至珠海銀隆都被傳出將接盤。

龐大的樂視轟然倒塌,大量高管離職,“生態化反”終究沒有成就另一個傳奇,賈躍亭本人也在2017年7月留下“下周回國”的傳說後,在美國繼續他的造車夢想。

而沒有接盤躲過一劫的恒大老板許家印,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于2019年召開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峰會,親自上陣脫稿講了半小時“恒大造車路”。

也不怪老板們前赴後繼,即便只有幾個造車品牌走到最後,成果也實在誘人。2020年,只有三款量産車的蔚來市值一度近千億,一舉超過通用、戴姆勒和寶馬。

李斌、何小鵬、李想,成爲新的創業明星,坊間盛贊他們的目光如炬、敢想敢幹,冒著傾家蕩産的風險,也要實現夢想。

夢想的另一面,是更名爲銀隆新能源的珠海銀隆在2020年多次現身阿裏拍賣網,且董明珠早在2018年底就控告銀隆集團實際控股人魏銀倉等涉嫌侵占公司利益。2019年,魏銀倉出逃美國。

自2017年開始迅速擴張的寶能汽車,卻始終沒能讓觀致崛起,更在2020年後相繼傳出裁員、欠薪等消息。即便如此,在2022年初的新車品鑒發布會上,姚振華仍表示將在5年內推出至少16款車型。

恒大在經曆了全球瘋狂收購後,在2020年發布了六款恒馳汽車,可謂氣壯山河。恒大汽車的市值更是一路飙升至全球車企前三,這家尚無量産車的企業,市值一度達到了母公司的兩倍。

今年以來,賽麟、寶沃、漢騰、觀致相繼傳出破産、重組、拍賣的消息,但造車依然令人瘋狂。

所以直到2021年,依然有老板下場造車。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出身的天才、26歲就擔任華爲副總裁的李一男,也創辦了牛創新能源,命名爲自遊家。

今年以來,觀致頻傳“人去樓空”,姚振華也被“下落不明”,本人出面回應後,仍難抵人們對于寶能汽車的質疑;恒馳按計劃應于近日開啓預售,卻反複傳出無限期推遲的消息,恒大的債務危機更是引發擔憂;賈躍亭的8年造車夢,仍在苦苦支撐……

幾家看似意氣風發的造車新勢力,也仍在虧損中掙紮,但這些都不重要,畢竟特斯拉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

所以即便已經有多位老板折戟于造車,也無法阻擋後來人。

或許,在爲夢想瘋狂這件事上,老板與普通人也沒什麽區別。

就像很多人不明白,那些終其一生都在片場做群衆演員的人,追求的是什麽。

據說,他們的夢想,是成爲下一個王寶強。即使這個被稱爲奇迹的發迹故事,已經過去了近二十年之久。

人生如戲,商場如戰場。

天下一言: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0 阅读:23

天下車論

簡介:有關汽車的一切,盡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