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還會繼續“失控”下去

天下車論 2022-11-18 18:37:52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特斯拉又“失控”了。

只要特斯拉還暢銷,就會繼續“失控”下去。

事故發生,如果車輛是特斯拉,一定要把它放在標題裏。

如果是其他品牌,可以用小轎車,小客車等等詞語概括;也可以不報道。

因爲,真的沒人關心。

在此之前,懂傳播的人還喜歡把“女司機”單獨拎出來放在標題裏。

因爲,這是流量密碼。

在凡事都有KPI的時代,一個“標簽”,帶來的不僅僅是流量紅利。

11月18日,網絡瘋傳又一輛“特斯拉刹車失靈”。僅僅幾小時後被證實,原因是大貨車撞掉了限高杆,砸中了剛好經過的特斯拉。

事故中,特斯拉是受害者。

但沒關系,不影響相關文章閱讀量迅速10萬+。

幾天前,廣東潮州,一輛特斯拉Model Y狂飙2.6公裏,最終造成2死3傷的交通事故。

車主家屬發長文稱,“車子突然加速,中途猛踩刹車毫無作用,車速越來越快。”

特斯拉出面辟謠:車輛電門被長期深度踩下,並一度保持100%。

是不是踩錯了,只有車主知道;後台數據有沒有問題,只有特斯拉知道。雙方各執一詞,群衆只能等警方的結論。

最新消息是,潮州警方已委托上海某機構對車禍車輛進行第三方鑒定。第三方機構由警方指定。

車主家屬發聲:不接受、不相信第三方結果。

劇情似曾相識。

2021年,一位女車主在上海車展時站上特斯拉車頂維權,迅速成爲了名副其實的“頂流”。

一年多過去了,案件依舊沒有最終結論。

原因相同:女車主不接受、不相信第三方結果。

這兩個案件都將特斯拉推向輿論風暴中心,也是目前尚未畫上句點的特斯拉“失控”加速案件。

不同于事故發生初期各類媒體的報道熱情如火炙熱,對于調查結果,關注者寥寥。

科技新秀特斯拉早早背上“刹車失靈”的指控,但直至今日,仍沒有一個案件鑒定出特斯拉“失控”的實錘。

此前,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特斯拉失控加速的調查報告顯示:246個案例全部都是踩錯踏板造成的。

如果說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特斯拉失控加速的調查報告,不具備國內的特殊性,那麽國內其他幾樁特斯拉失控案件最終結果如何?

最近的一件就發生在11月18日,一起特斯拉“失控”事故在網絡瘋轉。

視頻畫面顯示,一輛特斯拉撞在渣土車上,車頭已面目全非,彈起的安全氣囊可見血迹。另一邊,隔離帶上還有一輛雷克薩斯。

一則視頻裏的人說:看,又是特斯拉。

另一個視頻裏的人不停地重複著:特斯拉刹車失靈了。

幾小時後,事發現場的目擊者發文稱:是因爲大貨車把限高撞掉下來。砸中了前面的特斯拉,駕駛室正上方。司機當場估計沒了意識,然後撞到了雷克薩斯和貨拉拉。最後撞到渣土車停了下來。

目擊者稱:才緩過神,嚇哭了。

原來,特斯拉只是事故的受害者。

而近日,特斯拉與河南溫先生的糾紛案已經宣判。

河南溫姓車主此前駕駛特斯拉Model X行駛在從阜陽回鄭州的路上,車速突然從100km/h降低到60km/h。

隨後溫先生多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特斯拉刹車失靈”、“花了150萬買了個殺人玩具、自殺玩具”,並要求特斯拉“退一賠三”。

在一段被曝光的錄音中,溫先生發表“頂多就是換個件的事,我車沒有啥毛病,我就是要退一賠三”、“我做局,美國特斯拉,我一口一個美國特斯拉,看看這個誰受得了”的言論。

最終,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人民法院認定溫先生的言論侵害了特斯拉汽車(北京)公司的名譽權。法院判決,溫先生需在《河南法制報》上向特斯拉公開道歉,並支付賠償款1萬元。

另一個案件則是“溫州特斯拉刹車失靈”事件。

據車主稱,車輛突然失控自動加速,引發輿論關注,但經過專業鑒定和司法審判,法院最終判定是車主錯把油門當成刹車,特斯拉勝訴,車主需向特斯拉賠禮道歉並賠償5萬元損失。

判決書顯示,事件發生後,溫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一大隊委托溫州市汽車工程協會對事故車輛進行鑒定。2020年10月13日,《鑒定意見書》出爐:經對汽車碰撞數據進行分析,結合其加速沖進停車場時制動燈未亮的狀況,發生事故碰撞前5秒內制動踏板均未工作(處于未踩下狀態)。

每個人似乎都猜到了故事的開頭,但沒能猜到結尾。

在交通事故中,因操作失誤而産生的車輛失控案件並不少見。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表示,其實,其他汽車品牌也有類似的車輛失控案例,但這些案例大部分沒有被外界關注。

十次事故九次快。追尾、碰撞等等都可能因過快的車速導致駕駛員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或慌亂中操作失誤。

同時,目前不管是哪個品牌,能夠證明車輛真正存在“失控問題”的案例也寥寥無幾。

如剛剛過去的10月,上海市闵行區發生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一輛電動車突然失控,連撞多車和行人,現場一片混亂。

不是特斯拉,所以沒有成爲爆款新聞。

而關于事發原因,通報表示,範某在啓動車輛時因操作不當,導致車輛失控撞向行人。事故導致多人被撞,所有受傷人員已經送醫治療,均無生命危險。

或許許多人又會說,油門當刹車,是新能源車主的專利嗎?

2016年5月,佛山禅城區江灣路與季華路交界處,一輛小轎車疑因將油門當刹車,連撞2輛公交車,小車司機當場死亡。

2017年9月,順德女司機在停車的時候,油門當刹車踩,連人帶車飛入河裏。

……

事實上,燃油車類似的案例也非常多。

懂新聞懂傳播規律的人都知道,在事故報道中,“特斯拉”與“女司機”一樣,都是流量密碼。自從有了前者,後者都“失寵”了,除非聯系在一起。

但數據證明,女司機交通事故概率並不比男司機高。同樣,特斯拉的交通事故概率也並不比其他品牌多。

一組2020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數據顯示,特斯拉品牌汽車三年內每售出1000輛車的死亡率最低,僅爲0.019%。相比之下,三菱、福特、別克等傳統品牌的死亡率普遍在0.3%-0.4%。其中,道奇汽車的事故死亡率是特斯拉的31.5倍,本田汽車則是特斯拉的18倍。

特斯拉事故死亡率爲0.019%,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但特斯拉事故卻用了95%的媒體資源來報道,所以“特斯拉經常出事”。

但是,這些數據不會被人記住。畢竟現實中這樣的對話無處不在:你看前面那車開成那樣,肯定是“女司機”。

他們也會在特斯拉事故中先入爲主地說,特斯拉刹車失靈。

摘掉一個標簽很難,讓人們摘下有色眼鏡更難。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最出圈的台詞,除了“我命由我不由天”,還有一句,“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麽努力都休想搬動”。

在網絡上,罵特斯拉特別容易。老司機怎麽可能犯錯?罵一個美國汽車企業,更是異常正確。

而每個理性分析事故原因的博主都都倍感壓力——他們不僅會招來吐槽與謾罵,也不可能從特斯拉那裏拿到一點點投放或好處。

目前,特斯拉是市值最高的企業,而馬斯克作爲每年登上熱搜最多的人,憑借一己之力便爲特斯拉省去整個公關與廣告的費用。

在馬斯克的理念中,廣告與營銷都是他討厭的內容,不如將這些錢用來研發。

特斯拉中國團隊處理問題的方式,都遵循著馬斯克的理念。既然産品沒問題,就不會息事甯人,哪怕事情鬧大讓品牌蒙塵、市值大跌,也“絕不妥協”。

在此之前,沒有哪一家汽車品牌如特斯拉這樣,不肯花一點“小錢”來安撫車主,而願意用更多的費用、更大的代價來“硬剛”。這打破了媒體和車主的認知習慣,令特斯拉始終格格不入。

不過,特斯拉也不當自己是車企。

所以,超出汽車本身的巨大關注度,使特斯拉身上的每一個細節都會被外界拿著放大鏡審視。

這或許是一種苛責,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如果真的有問題,在全民的審視下,特斯拉一定無法回避。

不過,可以預見,就算所有的案件都都被證實特斯拉“無罪”,下一次事故發生,特斯拉還是會沖上熱搜。

還會有人說,你看,又是特斯拉。

天下一言:

看山高月小,等水落石出

1 阅读:96
评论列表
  • 2022-11-19 23:51

    特斯應該強制加裝踏板的視頻監控。有事就清楚了!

  • 2022-11-19 01:03

    沒看內容只看了標題!我相信你說的對!

  • 2022-11-20 08:44

    收了多少錢呀?

  • 2022-11-20 00:22

    這麽多人踩錯踏板,至少設計存在缺陷且沒有有效糾錯的措施,

天下車論

簡介:有關汽車的一切,盡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