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醫藥2023年報印象:向創新藥轉型的拐點初現

閑來一坐 2024-04-20 03:46:49

一、關鍵數據

淨資産收益率(加權)10.58%,同比9.51%,提高1.07個百分點;

收入228.20億,同比212.75億,增長7.26%;

淨利潤43.02億,同比39.06億,增長10.14%;

扣非淨利潤41.41億,同比34.10億,增長21.46%;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76.44億,同比12.65億,增長504.12%;

淨利潤含金117.68%,確確實實賺到了真金白銀,爲年報亮點之一。

淨資産404.66億,同比378.24億,增長6.99%;

總資産437.85億,同比423.71億,增長3.34%。

點評:

公司收入與淨利潤,2021年、2022年均是負增長(收入分別爲-6.59%、17.87%,淨利潤分別爲-28.41%、-13.77%),2023開始轉入正增長,企業恢複增長的拐點初現。

毛利率84.55%,同比83.61%,提高0.94個百分點;

淨利率18.75%,同比17.93%,提高0.82個百分點;

點評:

2020年之前,連續多年保持在保持在23%左右,2021年、2022年分別下降至17.31%、17.93%,目前淨利率仍未達曆史平均水平;

銷售費用75.77億,同比73.48億,增長3.12%;

銷售費用率33.20%,同比34.54%,下降1.34個百分點;

管理費用24.17億,同比23.06億,增長4.79%;

管理費用率10.59%,同比10.84%,下降0.25個百分點;

研發費用49.54億,同比48.87億,同比增長1.38%。

研發費用占收入比21.71%,同比22.97%,下降1.26個百分點。

收入構成:

醫藥制造收入223.77億,增長5.49%;

其中:

1、抗腫瘤收入122.17億,同比增長7.99%;

占收入比54.60%,毛利率91.82%,同比提高1.63個百分點;

2、鎮痛麻醉37.43億,同比增長12.21%;

占收入比16.73%,毛利率85.22%,同比提高1.68個百分點;

3、造影劑27.42億,同比增長0.50%;

占收入比12.25%,毛利率61.14%,同比下降4.38個百分點;

4、其他收入36.74億,同比增長-4.20%;

占收入比16.42%,毛利率77.05%,同比下降0.54個百分點。

按地域:

國內:收入217.60億,同比增長6.49%,毛利率85.53%,同比提高0.24個百分點;

國內收入占比97.24%;

國外:收入6.17億,同比增長-20.83%;毛利率49.22%,同比提高7.57個百分點;

國外收入占比2.76%。

點評:

雖然國際化是公司發展的戰略之一,但目前國外收入僅占制藥收入的2.76%,且毛利率低。

研發投入:

費用化研發投入49.54億;

資本化研發投入11.96億;

合計研發投入61.50億;

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比爲 26.95%;

研發資本化比例19.45%。

資産負債:

貨幣現金207.46億,比上期151.11億,增加56.35億;

現金占總資産比爲47.38%;

應收賬款51.94億,比上期58.91億,減少6.97億;

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均無。

分紅情況:以分紅派息登記日股本(扣除公司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持有股數)爲基數,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2.00 元(含稅),合計分紅21.02億,分紅率29.62%。

二、業績亮點

1、爲保證創新産出,公司持續加大創新力度,維持較高的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公司累計研發投入61.50億元,其中費用化研發投入49.54 億元(占收入比21.71%)。

2、2023 年公司創新藥收入達106.37億元(含稅,不含對外許可收入),雖然面臨外部環境變化、産品降價及准入難等因素影響,仍然實現了同比22.1%的增長。創新藥占收入比爲46.61%。

3、報告期內公司3款1類創新藥(阿得貝利單抗、磷酸瑞格列汀、奧特康唑)、4 款2類新藥(鹽酸右美托咪定鼻噴霧劑、醋酸阿比特龍納米晶、鹽酸伊立替康脂質體、恒格列淨二甲雙胍緩釋片)獲批上市。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在國內獲批上市15款1類創新藥、4 款2類新藥,涉及抗腫瘤、鎮痛麻醉、代謝性疾病、感染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

4、報告期內,瑞維魯胺、達爾西利、恒格列淨 3 款創新藥正式執行醫保價格,平均價格降幅達 65%,滿足了更多患者的臨床需求,收入貢獻進一步擴大。

5、仿制藥集采對銷售仍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第二批集采涉及産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醋酸阿比特龍片因多數省份集采續約未中標及降價等因素影響,報告期內銷售額同比減少7.02億元,2022 年 11 月開始執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産品報告期內銷售額同比減少9.11億元。

6、報告期內,公司已達成5項對外許可交易,交易總金額超40億美金。

7、報告期內研發管線進展包括:共有14項上市申請獲 NMPA 受理,12項臨床推進至期,35項臨床推進至期,30項臨床推進至期。

8、研發情況。

公司在連雲港、上海、美國和歐洲等地設立14個研發中心,全球研發團隊達 5000 余人。研發投入催生豐碩創新成果,目前,瑞維魯胺、卡瑞利珠單抗等14款自研1類創新藥、4 款2類新藥和2款引進創新藥在國內上市,另有90多個自主創新産品正在臨床開發,近300項臨床試驗在國內外開展,形成了上市一批、臨床一批、開發一批的良性循環。

公司還建立了 PROTAC、分子膠、ADC、雙/多特異性抗體、AI 分子設計、γδT、耐藥、體內藥理、分子動力學、生物信息等一批國際領先的技術平台,爲創新研發提供強大基礎保障。

報告期內公司累計研發投入達到61.50億元,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26.95%。

三、行業信息

從仿創産品結構看,以仿制藥爲主的化學藥品制劑仍占據我國藥品市場容量的主導地位。根據米內網信息,我國仿制藥市場規模約占整體醫藥市場規模的近七成。隨著國家帶量采購的持續推進,仿制藥價格大幅降低,重複、低端仿制藥將逐步被市場淘汰或被優質産品替代,仿制藥市場規模將逐步下降。中國創新藥市場覆蓋規模目前較全球創新藥市場還有較大差距,根據BCG及EVALUATE PHARMA數據,2021年我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僅占整體醫藥市場規模的11%,同期美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占比高達79%,差距明顯。隨著國內創新藥的不斷獲批上市及支持創新政策的逐步落地,預計創新藥占整體醫藥市場規模的比重將持續提高,我國創新藥市場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隨著國內醫藥企業發展壯大,參與國際競爭是必然趨勢。雖然中國創新藥行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創新成果也開始加速湧現並逐步受到國際學術界認可,但中國本土制藥企業在全球醫藥市場的分量和影響還相對有限,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醫藥品出口金額僅360億美元,海外市場成長空間廣闊。

四、2024年第一季度

收入59.98億,同比增長9.20%;

淨利潤13.69億,同比增長10.48%;

扣非淨利潤14.40億,同比增長18.06%;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125.46億,同比增長486.35%。

五、總體印象

1、從2023年收入增長看,雖然增長幅度不高,但這是自2021年、2022年錄得負增長之後出現的正增長,說明公司最困難的時期大概率地已經過去。

公司的創新藥占比,一直是我關注的關鍵指標。2023年創新藥收入占比已達到46.61%。公司向創新藥轉型的拐點初現。

在2023年個人投資總結時,我指出:判斷公司未來二三年創新藥占比有望達到60%左右的比重,今天自己仍維持這一判斷。

2、公司賬上貨幣現金資産占總資産比爲47.38%,並且無短期、長期負債。雖然近些年研發投入占收入比一直在20%以上,但是公司自身現金流充沛。

僅僅依靠內生性增長便可滿足研發要求。這種實力,在國內藥企中是不多見的。可以說,恒瑞不愧爲行業龍頭老大!——國內另一家很“牛”的創新藥企百濟神州就是大筆融資負債搞研發,且年淨利潤仍然大幅虧損。

3、閱讀恒瑞的年報,差不多就像閱讀學術報告一般,因爲年報中充滿著大量的專業語言和藥品語言。如實說,自己對恒瑞藥品的名稱甚至都記不下來,更不要說對其研發管線的展望。但正如巴菲特購買波仙珠寶這家企業,並不是因爲他懂得如何挑選、經營珠寶,實際上他說自己在這個方面也不懂行,一切的經營均交給其管理層打理就可以了。同樣,投資于恒瑞,就要相信以孫飄揚爲董事長的管理團隊就可以了。——雖然孫總今年65歲了,但是我感覺他仍然是寶刀不老!

自己對恒瑞醫藥的印象一直較好,因爲早在十多年前,國內藥企還更多地在仿制藥領域進行競爭之時,孫總就前瞻性地在國內率先展開創新藥的研發。今天公司的創新藥成果叠出,就是公司多年積累下的結果。

看來,成功任何事情都有這麽一個天道,即下笨功夫、慢功夫,反而才會練出真功夫,正所謂慢就是快。

4、公司分紅率29.62%。雖然這個分紅率並不高,但是對于成長性藥企來講,不應該苛求。實際上公司多年來保持每年進行一定的分紅,這說明管理層對股東還是友好的。

5、估值。公司當下市值2635億,按2023年扣非淨利潤41.41億計算,市盈率64倍。這個市盈率估值水平,我估計又會讓一些“價投”們驚掉下巴,但是公司曆史上的市盈率估值少有掉下40倍的時候,結果多年下來,也成爲一個大牛股、長牛股。——只是近幾年因爲集采等政策的原因,造成它有點“王子遇難”的味道。

那麽,究竟是自己錯了,還是市場錯了呢?這個事情是值得思量一下的。

這裏,我今天就毫不保留地說出自己多年研究的一個“小秘密”:即公司保持了多年的較多研發投入,對這個研發投入怎麽看呢?即研發這一塊的資本投入究竟是生産性的,還是固定資産性的呢?顯然是生産性的投入,或者叫擴張性的投入。研發投入自然是有風險的,但是同樣未來也將會産生效益的。我個人認爲,實際上過去的“恒時高估”,就包含了這個因素。

所以,我們說,市場先生是愚蠢的,這是就短期來講的,但長期講,這個家夥也有著聰明的一面,我們也不可不察也。

當然,我這樣說,也並不是主張“市夢率”也值得買入。

0 阅读:81

閑來一坐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