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內驅力,簡單實用的三個方法,父母一定要用起來

內驅力談家教 2024-05-05 09:22:43

8-16歲孩子拖拉不自律,內收不自信,想做不執行,應付學習沒動力……若要“根治”,(點擊)!

我是一名內驅力教練,主創“五感內驅力”法,最大特點是“落地”,消除“知道但做不到”通病,使孩子自律自信有動力。衆多家長見證有效!()

我反複說,內驅力本質就是感覺,好感覺就是動力,壞感覺就是阻力。如何讓孩子有好感覺呢?

下面這三個方法簡單、實用、高效,只要真正用到位,一定會有成效!

01

“優點清單”法

你一定要寫出孩子的10大優點,然後最好可以做成一張照片,將其過塑並貼在孩子的床頭。

爲什麽這麽做?因爲這是一種強大的肯定和暗示。

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原來爸爸媽媽是這樣看我的!”、“原來我有這麽多優點呀!”,既是對孩子的關注,更是莫大的肯定。

另一方面,也是給到孩子“暗示”,假設其中某個優點孩子目前還不是非常明顯,但是他整天看著這張紙,也會因爲他的“持續關注”而相信,並慢慢形成,這就是暗示的力量。

就這一個簡單小動作,就會給孩子帶來好感覺——成就感,成就感就是一種內驅力。

02

“學科自信”法

你小時候有沒有這個感覺,你喜歡哪個科目哪個科目成績就飙升,你討厭那個科目那個科目成績就下降,那要怎樣孩子才會有學科自信?

一定要記住我下面說的這類話術:

“哇塞,你語文作業怎麽這麽快就搞定了?”

“哇塞,這題數學這麽難我都不會,你竟然完成了!”

“唉,我發現你數學好像找到方法了喔~”

“看樣子,你最近是不是很喜歡化學”

“哎呀,你物理老師說你很有天賦勒~”

……

像這樣的話術,你必須准備30條,每天一條,每個月專攻一個科目的自信。孩子一定是先有自信,再有成績,沒有自信就沒有成績。

需要知道,自信並不依賴外在的成績好,更不是依賴外在穿耐克阿迪,有手表、有汽車、有房才有自信,那個叫“他信”。什麽叫他信?就是依賴外在擁有的,才有信心。

真正的自信是什麽?接納自己的缺點,欣賞自己的優點,找到“我一定行”的感覺。

這是勝任感,勝任感就是內驅力。

03

“老師好感”法

既然內驅力就是好感覺,如何讓孩子對老師有好感覺呢?

可以嘗試下面的做法。

比如“借花獻佛”,老師微信聊天,聊完後故意跟孩子說:“老師今天誇你了,說你現在的學習狀態越來越好了。”(說的這個點,最好你自己對孩子狀態略有覺察,而不是純粹的編造)。

又比如“親近老師”。孩子放學後,創造和老師見面的機會,讓孩子在操場玩一會,讓他看到我們和老師聊天聊地,讓他感覺我們和老師關系特別好,回來還故意告訴孩子:“我前幾天和你數學老師一起打球了”,“昨天晚上和你語文老師吃飯了”……(這是關于你自己的事,可以相對隨意一點)

反正就是讓孩子感覺到,老師和我爸爸媽媽關系挺好。慢慢地,孩子也會更喜歡這個老師,並喜歡他上的課,對應成績自然會跟著提升,因爲“好關系就是好成績”。

同時,我也呼籲所有的老師,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好感覺:這個老師對我很好,而不只是特別的苛刻嚴格,叫人不願接近。否則孩子一定開始討厭老師,逃避學習。

以上所有做法的核心目的只有一個——都是爲了給孩子創造好的感覺。

孩子的好感覺有多重要?好感覺就代表好成績,就是孩子對學習有好感覺,就會有高成績。

我們需要記住:“欣賞出天才,打擊出廢材”,智慧的父母制造感覺,愚蠢的父母破壞感覺。

更多內驅力落地辦法,請讀下面文章,針對性地幫你“教育落地”和“做到”(不只是“知道”)

【這2篇必讀】

1.內驅力培養三步驟,我是"過來人":

2.“五感內驅力”落地型方案:

/ END /

原創 | 一點老師

內驅力咨詢師,健心教練。愛看本質、喜講系統、力求實效。點個關注,一起共修。

0 阅读:62

內驅力談家教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