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萊蕪戰役中所謂的“美械”第73軍

浮沉聊曆史 2024-03-25 00:15:11

抗日戰爭中,通過美國的軍事援助下,國民黨軍隊先後裝備了22個美械或半美械軍,其中第73軍爲美械軍。第73軍這支所謂的美械軍,與遠征軍新1軍和新6軍這樣真正的美械軍相比,裝備差距就有點大了。

抗日戰爭勝利後,第73軍除了原有的裝備,又接收了大量投降日軍的裝備。以該軍第77師爲例,根據時任第77師營長王泰邱的回憶:我們用大量日方最好的裝備充實了部隊,接收了20門日本九四式山炮,連、排級幹部配發了200多支各種型號的日本手槍,還有軍用汽車、通訊器材等其他軍事物資。

由于第73軍是通過空運到山東濟南的,直到萊蕪開始戰役前,第73軍的炮兵團以及大量軍用汽車和騾馬還滯留在上海、青島等地,這極大限制了第73軍彈藥的攜帶量和重火力優勢。

根據解放軍戰後發布的第14號公報顯示,整個萊蕪戰役期間我軍繳獲了國民黨軍各型號火炮298門,其中包括野炮4門、山炮34門、92步兵炮5門、火箭筒34個、臼炮1門、迫擊炮48門以及60炮180門。由此可見在萊蕪戰役中,國民黨第73軍和整編第46師並沒有攜帶太多的重型武器,但是話又說來了,萊蕪一帶地形崎岖,加之我地方武裝破壞交通,汽車通行極其困難,國民黨軍隊實際上也帶不了太多重裝備。

盡管第73軍的裝備水平大幅度提升,但隨著被調往山東內戰前線,士兵逃亡數目與日俱增。王耀武利用士兵逃亡産生的空額,在淄博又成立了1個下轄3個團的警備旅,這個警備旅的軍官士兵都是從第73軍中抽調過來的,每當部隊發軍饷時,這些人又回到原來的部隊領軍饷。因此,第73軍參加萊蕪名義上是完整的3個師,實際還得扣除3個團的力量。

除了這個衆所周知的空額外,第73軍內部除了軍長韓浚不吃空饷外,其他軍官根據級別不同全部都吃空饷,數名也是很大,這在國民黨軍隊內部是常態。抗戰勝利後雖然接受了這麽多好裝備,但由于第73軍人數的減少,實際上也無法增加太多戰力。

還有一點就是第73軍自來到山東後補充的新兵比較多,以至于萊蕪戰役期間還鬧出了一個笑話。當時整編第46師師長韓練成在沒有通知第73軍的情況下想要強行進入萊蕪城,守城的第73軍官兵見有人要硬闖就直接開火,韓練成和他的參謀長楊贊谟差點被打死。

後來誤會解除,韓浚不好意思的說:“真對不起,部隊新兵太多。”楊贊谟嘴上沒說,心裏卻想著,還好新兵比較多,如果是老兵槍打的准一點,我們就交代在這裏了。事實上,如果韓練成那天真的莫名其妙被打死,也就沒有後來韓練成故意拖延國民黨軍隊從萊蕪突圍的事情了,而壞處就是兩支部隊的矛盾就深了。

第73軍畢竟是王耀武的基本部隊,經曆過抗戰,內部盡管存在有很多的問題,萊蕪戰役之前在膠濟路上也能混的風生水起,沒有吃過大虧。由于沒有見識到解放軍主力部隊的戰鬥力,第73軍大部分官兵傲氣十足,看不起解放軍,但很快就要在萊蕪戰役中挨上我華東野戰軍的鐵拳了。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