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桃子寨,尋找桃花源。

閃宏恺 2024-05-17 03:23:50

雲南的每一個山頭,都有個神奇美麗的名字,比如冰島、昔歸和薄荷塘。初聽桃子寨,便被名字深深吸引。

作爲金庸小說深度迷,時常幻想能夠駐足金老筆下的一片片桃花林。

但桃子寨一行,打破了我的幻想,這裏一棵桃樹都沒有,而且還是我走過最難走的茶山之一,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個大跟鬥!

桃子寨古茶園位于古六大茶山的蠻磚,具體位置是勐臘縣明鄉曼莊村下轄的新曼拱和小曼竜兩個寨子裏,藏于深山的國有林中,是蠻磚普洱茶的巅峰代表。

蠻磚桃子寨國有林古茶園中,高杆古樹茶數量超過百棵的發現,讓蠻磚在普洱茶界聲名大噪。

國有林代表的是原始森林,是人迹罕至之地,也是奠定一款茶與衆不同最核心的山場環境。

我在網上查閱桃子寨名字的由來,有人說這裏以前是一塊寨子,只是後面人遷走了,這裏也就荒蕪了。

但我前往桃子寨時,發現這裏一點人居住過的行蹤都沒有,比如說破牆斷瓦啥的都沒有,完完全全的原始森林。

或許是曆史時間太長了,讓這一切蹤迹都消失殆盡,又或許這個寨子根本就沒有存在過。

對于愛茶的人來說,逛茶山不只是因爲茶,更是因爲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從小曼竜到桃子寨古茶園,都是連綿的山路,開車根本就上不去。我們只好借了當地村民的摩托車,嘗試驅車前往。

但摩托車也只能走半途,後面又得步行,這個路確實難走。不過周邊生態非常好,高大的樹木聳入雲端,像一根根電線杆。

我們去的時候正值初春,天氣幹旱,這片古茶園也不例外。我們在路上可以看到枯死的古茶樹,連茶葉都有點蔫吧。看到枯死的古茶樹,我不免心疼,對于茶友來說,這些都是寶貝。

提醒一下茶友,今年來天氣太幹了,當地政府對一部分國有林茶區進行了封山管理,連擁有采摘權的茶農也禁止進入,所以大家想走走茶山的需要找好時機。

補充一下,易武茶山也是,所有進入茶園的人都需要嚴格登記。

進入古茶園這一路可謂是長途跋涉,坡度非常陡,林子中鋪滿碎葉,一踩上去咯吱咯吱的響。

我們一行人都得互相攙扶著,就怕摔倒。越往林子深處,越難走,連羊腸小道都看不見了。當地茶農帶了一把鐮刀,把擋住我們前行的小樹杈或者小灌木叢砍倒,好一個入山開路!

到後面,只能手腳並爬上陡坡,才到高杆古樹茶邊緣,我這一路上也是摔了好幾跤,衣服和手上都沾滿了泥土。

這裏的高杆古樹茶獨立生長,高聳入雲,目測得有十幾米高。古茶園裏林木遮天蔽日、藤蔓縱橫。海拔接近1200米,看著郁郁蔥蔥的茶樹,聽著林間的蟲鳴鳥叫,內心都澄淨了。

如此之境,何嘗不是茶人心中的桃花島?

大家看到這裏也應該明白爲啥桃子寨的價格居高不下了,原因就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其茶葉采摘極其困難,而且這裏的茶葉産量有限,一年出産量也就幾百公斤。

桃子寨這一兩年一直穩坐蠻磚國有林的交椅,口感上更接近易武一脈,香氣濃郁,湯水綿柔。

原始的蠻荒環境使得這裏的生態良好,豐富的物種保持了土壤的營養成分。樹上的茶葉長了又落,落了又長,自顧自的生長了數百年,也沒人爲了采摘他們而來刀砍斧伐。

我之前在古樹村落中談過,好的生態環境對于古茶樹的生長十分重要,也就是高山雲霧出好茶,所有的茶都不例外。正是桃子寨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就了其獨特的品質。

我第一次喝桃子寨還是很多年前,當時是想喝另一種普洱茶的,小夥伴很大氣地說:“給你喝一個比那好喝的茶。”

于是,他拿出了桃子寨。當時喝桃子寨的第一口就愛上了,味道豐富變化有層次,慢慢沖泡品飲就像在觀一場好戲。

當然後面我還是纏著朋友讓他拿另外一種茶給我嘗嘗,不是說不好喝,而是在桃子寨出場之後,感覺稍稍遜色。

果然,好茶是不怕被比較的。

其實,在目前市場上,賣桃子寨的茶也不少,而實際上,真正的桃子寨古樹茶只在少數藏家手裏,市面上多數桃子寨基本上是冒充的。

所以,各位茶友在購買桃子寨古樹茶一定要小心謹慎。

現在線上做茶的,動辄就說自己茶幾代,實際上就連一些基本的樹種都分不清。還有就是標榜自己承包某些名山名寨茶地多少畝,實際上拿著牌子拍了照就跑。

良心一點的,在産地三四環區域包了幾畝地,就拼命往名産地上靠。

這些年其實我喝茶也交了不少“學費”,家裏有一堆不好喝不想喝的茶,扔了又覺得可惜,只能放著。

作孽啊~~~

0 阅读:5

閃宏恺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